在社交驅動的營銷時代,只要我們深究那些爆款案例,刷屏的背后往往都離不開一個消費群體——年輕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章來源于:派讀寵業參考,如需白名單請聯系原作者
一個貓窩,整垮了麥當勞的小程序,也讓麥當勞成功霸榜了今天的微博熱搜。
漢堡盒“貓窩”套餐,一款看似不務正業的產品,為什么能順利出圈被鏟屎官們一搶而空?一個餐飲品牌,又是如何拿捏住一眾鏟屎官的?這背后的營銷邏輯,我們又要如何“復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找到其中的答案。
為什么是貓窩?
在社交驅動的營銷時代,只要我們深究那些爆款案例,刷屏的背后往往都離不開一個消費群體——年輕人。
在寵物行業,最不缺的,就是年輕人?!?020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80、90后為養寵人群的主力軍,占了養寵人群的74.3%,年輕人依舊是行業目前和未來消費市場的主力人群。這也就為我們解釋了麥當勞這次看似“不務正業”的營銷事件的核心目標——抓住年輕人的心。年輕人愛什么,你就給什么,就是不敗的法門。
消費品的發展規律,從來都是:貨品從不豐富到豐富、從無品牌到有品牌, 從有品牌到是不是更有意義、 更適合我、更屬于我、更好體驗去轉變。
而這一點,在經歷著生活質量急速提高、商品泛濫的年輕養寵人身上,尤為明顯。因此,他們的需求早已由“只能用”轉向了“選擇性使用”。
因此,這屆年輕人的生活日常,永遠離不開有話題性的“社交貨幣”。因此現在的品牌為了跟年輕人玩一塊,推出了五花八門的社交貨幣營銷,積極與消費者建立連接,建立信任,建立關系,為他們提供喜聞樂見的談資,避免與消費者尬聊。
而貓窩,就是麥當勞為年輕人提供的那枚社交貨幣——拿捏了鏟屎官們的愛貓,愛萌,愛可愛的心態,可以拍照,可以曬貓,可以在社交平臺斬獲新一輪的曝光和信息互動。
這種創意設計,給人感覺恰到好處的合適,有貓沒貓都被萌到,出圈效應自然明顯。
如果說過去是介入熟人/陌生人社交,那現在麥當勞還想要介入寵物社交。用這樣的方式,更滲透到年輕人的生活終端。
滿足真實的需求,才算好營銷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麥當勞第一次跨界寵物圈了。去年,麥當勞在大薯日就發布了一組變貓神器——喵喵薯夾。
再到最近,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推出了只送不賣的「萌寵盲盒」蛋白霜,購買任意麥咖啡大杯飲品即可隨機獲得,全國限量 200 萬份。
然后就是今天的漢堡盒貓窩,滿足了年輕人的社交需求的同時,還洞察到了貓貓喜歡鉆紙盒子的特點,滿足了貓咪的真實需求。
同時,從活動策劃本身來說,搞套餐?鞋盒紙板子貓窩,對人對貓,都是最安全,而對品牌方來說,成本也最好量化和控制的活動。
一次可以同時滿足貓、人、品牌三方需求的營銷,想不刷屏我想都難。
營銷要有顏值和儀式感
對于大多數想要借勢“寵物經濟”的品牌,邁不過去的還有“顏值經濟”。我們會發現,那些“火透半邊天”的新消費品牌在產品設計、服務設計、營銷設計的時候不再效仿過去的審美習慣,不管是從產品形態,還是服務方式,還是營銷呈現,都跟過去有了大相徑庭的表現,更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因此,品牌在營銷時需要注意的就是,無論是產品賣點,還是品牌形象上,都要更符合年輕人喜好,一方面產品賣點科學化,品牌形象專業化,另一方面產品要好看、要萌、有設計感、有儀式感,才能真正引起用戶的情感共鳴。
以麥當勞的推出的喵喵薯夾為例,不僅推出了貓里貓氣,搞笑玩梗的使用指南。
同時還推出了一組貓貓海報,慵懶治愈的同時讓人耳目一新,讓用戶不由得為這份顏值和儀式感買單。
一次營銷的傳播節奏很重要
麥當勞本次營銷,可以以一款「貓窩」出圈,前期的營銷傳播鋪墊也是功不可沒。誠然,品牌出圈并非偶然而是有著必然的因素,整個營銷路徑的走向,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首先,麥當勞通過微博、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平臺等內容分發,營造了濃厚的懸念氛圍,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新品聯想上;隨著用戶關注度的水漲船高,麥當勞邀請KOL/KOC提前深度體驗了這款貓窩新品,再通過KOL們的內容輸出提前為用戶營造出了沉浸式體驗感,增強用戶對本次營銷事件的代入感,提前為活動攢足了人氣。
由此可見,隨著內容傳播形式的豐富及觸達人群的擴大,品牌應該適應社交媒體催生出的網絡寵物文化,多渠道,多形式地去傳播自己的聲音,要根據自己品牌調性和目標人群,和專業的代理商進行合作,合理科學地選擇平臺、內容、KOL,以及不同的創意傳播形式,讓品牌真正走進用戶的心里。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