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音樂的無人區,無非是再走一次罷了?!?/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前三次分別是2000年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2019年網易有道在紐交所上市,2020年網易回歸港交所上市。在今天的講話中,丁磊也建議員工不要把上市放在心上,“好好吃頓飯,然后,忘掉今天。”
截止當日收盤,網易云音樂的股價定格在199.9港幣,輕幅破發,最終收跌2.49%,市值定格在415億港元(340億人民幣),與之對比,美股上市的騰訊音樂市值為718億人民幣。
被稱“社交音樂第一股”的網易云音樂,也是網易集團繼網易有道后第二家分拆上市的公司。上市后,網易作為最大股東持股57.65%, 阿里作為第二大股東持股9.98%。
2013年4月,網易云音樂在網易杭州研究所孵化上線。如今它已是除騰訊音樂之外的中國第二大音樂平臺。按收入計算,二者目前市場份額七三開。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網易云音樂月活用戶達到1.84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2752萬,比去年同期增長超93%,在線音樂付費率為14.9%——付費用戶增速及付費率均位居行業第一。相比之下,2021年Q1騰訊音樂MAU(月活)為6.15億,付費用戶6090萬。
2019年9月,網易云音樂獲得阿里領投的7億美元融資,隨后二者進行了多方業務合作。對網易云音樂來說,來自阿里的投資能夠緩解因購買版權帶來的資金壓力,而對阿里來說,來自網易云音樂的用戶、特別是付費用戶具有相當價值,可能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去年8月,網易云音樂正式與阿里88VIP打通。
就像丁磊在上市儀式里提到的,“才華與面包”的等式,網易云音樂也依舊面臨“情懷與盈利”的挑戰。2021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總營收達51億元,同比增長52%。雖然尚未實現盈利,過去三年共虧損50億元,但其0.4%的正毛利率還是給出了積極的信號。
當下,獨家版權時代結束,網易云音樂無疑是獲益者之一,它能否靠體驗和內容往前再邁一步?
最懂90后的音樂平臺
8年前,網易CEO丁磊苦于無法將一首在國外聽到的歌分享給好友,推動了網易云音樂項目的啟動。
丁磊是個音樂迷,他將熱情傾注到這款音樂產品上。一個流傳很廣的細節是,網易云音樂開發之初,丁磊親自過問產品細節,音樂播放界面黑膠片的轉速,團隊反復調試了數十遍才達到滿意效果。在網易社區“云村”中,丁磊“村齡”高達8年,擁有9.9萬粉絲,活躍得像個“高仿號”。
網易云音樂誕生時,被認為只是創始人“情懷”的承載。在音樂市場,網易云音樂是個后來者,彼時整個市場已經被百度、QQ、酷狗等玩家瓜分殆盡。上線一年市場份額剛爬過1%的網易云音樂,更像個“小而美”的存在,在早期競爭中并不被視為威脅。
但很快網易云音樂就展現出了爆發力,僅用兩年實現用戶破億。
網易云音樂“另辟蹊徑”,打一出生就自帶“小眾”標簽,并用優質歌單、算法推薦、走心評論引來眾多文青駐扎。被稱為“最懂90后”的音樂平臺,網易云音樂在年輕人中地位頗高,超過9成月活用戶是90后,滲透率遠高于其他平臺。
版權缺失一直是盤旋在網易云音樂頭上的陰影,直到最近才稍解燃眉之急。
為了擺脫版權內容的掣肘,網易云音樂在早期扶持獨立音樂人,截至2021年6月底,已經有30萬獨立音樂人入駐,獨立音樂人創作的音樂曲目占音樂播放量的47%以上。
網易云音樂第一批用戶主要以歌手、樂評人及資深樂迷組成,奠定了濃厚的社區氛圍。它的產品也在加強社交功能,譬如推出可以分享的歌單,鼓勵用戶發表評論等。在招股書中,評論區被稱是網易云“社區精神”的象征,有48%的聽眾會在聽完歌后瀏覽評論區。
用戶在網易云音樂評論區洋洋灑灑寫的“小作文”,還造就了“網抑云”的梗,一時出圈。
社交這盤棋好下嗎?
社交屬性被認為是網易云音樂的“護城河”。此前有網易高層稱,功能容易被模仿,但社區內容無法被復制。
網易云音樂并不甘于做一個“播放器”。況且,國內內容付費的用戶意識尚在培育期。如果只做一款單純的播放工具,采購音樂內容并通過會員收費變現,想象力有限。
從2018年開始,網易云音樂加速商業化探索。當年6月,升級會員服務,推出黑膠VIP;10月,LOOK直播上線;2019年8月,云村板塊上線,定位為音樂愛好者分享、交流的社區空間。招股書稱,云村是網易云音樂接下來運營的重點,為長期盈利鋪路。
目前,網易云音樂主要有兩個變現模式,一是在線音樂板塊的會員訂閱服務和廣告:這部分主要來自會員訂閱收入,“經典黑膠會員”訂閱包,定價為每月18元;基本音樂訂閱包,定價每月8元。另一部分來自直播過程中虛擬物品的抽成,單個禮物最高可抽成5200元。
2021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社交娛樂及其他板塊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5.2億元增至26.7億元,收入占比52.3%,已經超過在線音樂收入,并且占比仍在持續上升。這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于直播業務,云村、音街等一些社交功能的用戶認知則仍在培育階段。
在互聯網世界,做社交頗有吸引力但成功率相當低,但即使是頭部社區,也依然面臨變現難題,會員和廣告是最通用的解法。但這二者有矛盾之處,廣告會稀釋社區氛圍,損害用戶體驗。
網易云音樂同樣面臨這樣的難題。廣告灌入評論區,瞬間破壞氣氛。為多元化變現而塞入的直播、K歌、播客等功能可能讓APP變得臃腫。
網易云音樂的月付費用戶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但用戶付費能力有所波動。2021年前三季度,在線音樂服務的每月每付費用戶收入從去年同期的9元下降到6.8元,社交娛樂板塊也面臨同樣情況。
網易云音樂的“關鍵時刻”
上市之前,網易云音樂迎來了重大利好。
隨著獨家版權時代宣告終結,被版權扼住喉嚨的網易云音樂暫時松了一口氣。丁磊親自抓版權,并稱“只要獨家版權放開,我們就敞開買”。最近幾個月,網易云音樂正馬不停蹄與摩登天空、香港英皇娛樂、中國唱片集團等達成版權合作,曲庫加速豐滿。
但這同樣給網易云音樂帶來不小的財務壓力。
過去三年,網易云音樂的調整后凈虧損達到50個億。這其中,高額的版權內容支出是主要成本,過去三年內容成本累計支出超9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的收入成本從去年同期39億元上升到51億元,這其中有社交服務收入分成的增加,也有一部分內容授權費的增加。
招股書稱,網易云音樂此次上市融資的40%將用于深耕音樂社區,包括豐富音樂內容。
兜了一圈后,網易云音樂仍要補上最大的短板。
如今市場競爭更為復雜,網易云音樂的對手早已不止騰訊音樂。
作為視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積累內容庫還是為了避免爭議,短視頻平臺也加大了對音樂內容的布局腳步。尤其在爭搶獨立音樂人方面,抖音和快手都早有行動。
《漠河舞廳》本是一首老歌,配以視頻傳上抖音后迅速爆火,目前這個話題下的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40億。不過在這背后,創作者柳爽指出了一個事實:正版歌曲使用率極低,再傳播就“變味”了。
短視頻平臺是否對網易云音樂構成競爭,這一問題也被拋給了丁磊,他說:“短視頻只能消費一次,但音樂值得重復消費。優質的音樂內容會讓人有很強的共鳴和沉浸感。”
一個后續是,請來更專業的制作團隊和樂隊后,《漠河舞廳·2022》重制版在網易云音樂發布,也是這首歌曲首發上線的平臺。
事實上,在線音樂平臺與短視頻平臺展開內容版權合作已有先例,這或許可以為網易云音樂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當獨家版權已經不能成為壁壘,競爭的維度將更綜合深入,比如更精細化運營和更豐富有趣的內容。
現在,網易云音樂來到關鍵時刻。“中國原創游戲的無人區,我們已經走過一次。中國原創音樂的無人區,無非是再走一次罷了。”丁磊在上市后發出的公開信中如是說。
作者:章航英
原文鏈接:丁磊第四次上市敲鐘,市值340億!
本文轉載自天下網商(ID:txws_txws),已獲授權,版權歸天下網商所有,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