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因缺貨致歉,不是真誠,而是套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玲娜貝兒爆火又被爆“下頭”后,12月29日凌晨3點,5000多名游客在寒冬之下的上海迪士尼門前排起長龍,等待搶購。甚至有排隊的游客因為“憋到尿血”而在地上打滾。
據了解,當天是上海迪士尼2021“達菲和朋友們”圣誕系列商品庫存公開售賣的時間。而這屆年輕人炒完鞋子再炒玩偶,現在玲娜貝兒玩偶已堪比茅臺。
同樣為線下生意,今年在疫情反復影響下,顯得蕭條清冷。然而玲娜貝兒的爆火,為迪士尼線下帶來了生機,線上也賣得火熱。其打造IP、運營品牌的方式,的確值得商家學習一番,但在玲娜貝兒爆火的同時,卻也潛藏著未知的風險。
“利益鏈”下的做局者
迪士尼作為盛產動漫IP的品牌,能讓消費者在疫情之下仍排長隊,可見其是一個成功的“做局者”。
只是“排隊搶購”這一現象,難免讓人回想幾年前,某些茶飲品牌會請專人來排隊,來增添品牌熱度。
饑渴營銷總能吊起消費者更大的興趣。雖然迪士尼官方已回應不是“饑餓營銷”,但玲娜貝兒玩偶的生產制造,不會被芯片等原材料制約,仍供不應求,迪士尼就不免被廣大網友質疑“偷偷地”饑餓營銷,以及其真實動機。
其實,迪士尼作為品牌方,已通過網紅炒作、線下預熱、關聯營銷等方式,讓玲娜貝兒的商業價值一再升溫。
具體而言,在某二手平臺上搜索“玲娜貝兒”等關鍵詞,可以看到S碼的玩偶、毛毯、斜挎包等產品都在千元左右。圣誕款、常規穿衣款,更是高達2000左右,就連掛件都要加價1500元才能拿到。
更有黃牛喊出全套10000元天價,還有網友表示想用茅臺交換,出現了配貨的玩法。此類現象下,玲娜貝兒被不少網友戲稱為,“當前最紅女明星”。
在小紅書上,還出現了專門接單為玲娜貝兒玩偶制作衣服的店家,一般一款小裙子定價299元。店主從11月推出以來已經做了十幾條,她還可以根據顧客需求定制服裝,價格在500-1000元不等。
養起來燒錢、費勁,但養的卻是情感寄托。“對于玲娜貝兒的‘親媽粉’來說,玲娜貝兒不只是放在床頭的吉祥物,大家是會非常用心地去養她,給她買衣服鞋子飾品,打扮得漂漂亮亮,還要定期換造型。”
各大短視頻平臺上,也有代購駐扎在迪士尼商店,通過直播和線上粉絲進行溝通,根據彈幕上的要求,找到粉絲想要的玩偶,詳細地展示周邊的材質、標簽等細節。
通過各大社交平臺的傳播,迪士尼強化了玲娜貝兒的社交價值,更讓其成為當下最火的“社交貨幣”之一。
對粉絲來說,玲娜貝兒絲毫不遜色于娛樂圈的男女明星。這股粉絲情結讓他們產生自發式購買,而通過購買玲娜貝兒,粉絲也能滿足收藏、社交,甚至獵奇、跟風等心理訴求。
在粉絲經濟的帶動下,黃牛早已窺見此處“商機”。尤其是限量款玩偶,黃牛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掛出的玲娜貝兒圣誕系列售價高達3000-6000元,但這幾款玩偶的實際價格最高只有219元。
這次預售亦是如此,玩偶價格被炒得離譜。雖然迪士尼取消了活動,并向游客道歉。但黃牛行為之猖獗,仍引起不少網友吐槽:“哪里是游客啊,至少一半都是黃牛!”“我不理解,上海迪士尼饑餓營銷真的有必要做到這個份上嗎?”“建議‘達菲友你’改名叫‘迪士尼和它的黃牛朋友們’。”
這樣一條產業鏈下,玲娜貝兒的身價還在“上漲”。反觀其他玩偶,就會相形見絀了。
時代變了,IP新法
其實,迪士尼本身作為渠道品牌,每年都會推出新角色,形成IP矩陣。這些IP皆有自己的性格、人設,比如暴躁而熱心的唐老鴨、溫柔親和的白雪公主、智慧果敢的米奇等等。只是很多角色并未受到消費者喜愛,在“快餐時代”中極易消逝。
原來迪士尼的唐老鴨、米老鼠火于電視、報紙等傳統媒介,成為有故事、有內涵的IP形象。在經歷了時間沉淀后,它們又晉升為經典IP,只是沒有新形式來沖擊當下的年輕人。
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是技術主導的媒介生態,而這也在改變著受眾的信息接收與傳播方式。加之消費者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促使這位迪士尼“新人”火速成為網紅。
從定位與外形來看,玲娜貝兒在迪士尼的官方解釋里,是原有IP達菲在森林里迷路,偶遇的一個朋友。她是一只粉紅的毛絨狐貍女孩,擁有星空藍的大眼睛,和蓬松的狐貍尾巴。可見盡管審美在迭代,高顏值萌物,比如泡泡瑪特、Line Friends、寶可夢、熊本熊、小豬佩奇等IP,總能俘獲男女老少的心。
除了可人親切的外表,她的爆火,更來自于線下粉絲互動。在線下與粉絲見面時,玲娜貝兒需要真人扮演,讓人賦予她情感。她的官方設定是“聰慧、敏銳、充滿好奇心、熱愛思考”的女孩。
不同于其他玩偶的乖巧文靜,玲娜貝兒會生氣、撒嬌,甚至搗蛋。她會用豐富精妙的肢體語言與游客互動,比如接住游客的飛吻、比劃著手指為游客慶生,在真人的“二次創作”下,玲娜貝兒的設定與形象愈加豐滿。 因此,玲娜貝兒也被賦予了“國民大閨女”的稱號,圈住一眾“媽粉”“姐粉”。
甚至有不少粉絲為了玲娜貝兒合照,排隊5小時以上。他們紛紛表示,看到玲娜貝兒會有被“治愈”、以及緩解焦慮的松弛感、陪伴感。對應當下年輕人的單身經濟,也就可以理解為何玲娜貝兒大受歡迎。
此外,玲娜貝兒的一品一簇都被制成表情包,且使用率很高。隨著這些表情包、趣味視頻走出迪士尼樂園,網友還熱衷于對其行為進行解說,對視頻進行延伸創作。這些碎片化信息,都在幫助玲娜貝兒完成裂變式傳播。
可以說,玲娜貝兒的確掌握了流量密碼。
現在,這位新晉網紅的微博閱讀量已突破3億,其熱度也成功打敗了一眾知名IP,并且在持續升溫。
雖然玲娜貝兒這一IP較為成功,但過高的價格,對IP的影響未必是正面的。
潮玩“光環”,難掩憂傷
屢禁不止的黃牛“炒價”,會是迪士尼的神助攻,但其內部工作人員曾向媒體透露,黃牛泛濫帶來的市場失序,是迪士尼不愿看到的。這些行為增加了園區維護秩序、辟謠的難度。但周邊供不應求,即便是內部員工購買也頗有難度。
這種“物以稀為貴”而炒作的現狀,在當前的監管環境和價值導向中,存在一定風險。
此前“炒鞋”、“炒酒”現象就遭官媒痛批,監管部門也曾勒令嚴禁。此次央視也對“玲娜貝兒玩偶被炒至天價”進行點評:潮流玩具不是真正的稀缺產品,消費時要更加理性。
另一方面,在更為廣闊的潮玩領域,一直是黃牛“炒價”的重災區。 潮玩兼具時尚元素與藝術感,在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雕琢更增添了“稀有”屬性。在市場規律的運作下,潮玩溢價十倍、百倍的狀況頻出,甚至成為無數玩家的“收藏品”。頭部潮玩企業泡泡瑪特,一度成為市值千億的公司。
在玩偶類的經濟風口下,黃??傇谡覝蕰r機,在官方的“推動”下,預先發出“某款必備”的虛假信號,引誘消費者爭相榨干錢包購買。當大部分消費者無力購買時,黃牛又會誘惑消費者購買山寨、翻模,或劣質產品。
因此,潮玩市場的交易秩序越來越混亂。而“年輕人高價買潮玩”、“年輕人轉行做潮玩代購”的現象,也將潮玩市場的銷售模式引向極端。
在二手交易平臺,不乏未成年人高點買入、低價割肉的事件,或退坑大甩賣的案例。這引發了網友對潮玩“收藏”、“燒錢”等誘發未成年人陷入消費主義陷阱的擔憂。
實際上,單個“網紅”玩偶、潮玩的火爆,迅速收獲粉絲喜愛,成為輿論中心的戲碼,消費者已習以為常。畢竟早在2007年,Yamaha以語音合成程序為基礎開發的音源庫,包裝的首個虛擬偶像初音未來,那時就已掀起虛擬偶像的熱潮,并舉辦了大量的線下演唱會,風靡一時。
只是在玩偶的火爆、大起大落的粉絲經濟、炒出的天價之下,品牌、消費者、供應商,都面臨著挑戰與損耗。玲娜貝兒目前已經踩了幾個和炒盲盒相似的“雷區”。
不過玲娜貝兒缺乏影視作品支撐,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較弱,沒有什么內涵?;蛟S在未來,玲娜貝爾也會有擁躉們熱情散去的一天,但現在,仍會大量商家在學習如何創造下一個“玲娜貝兒”。
本文轉載自鯨商(ID:bizwhale),已獲授權,版權歸鯨商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