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咖啡已然成為一個熱門風口品類,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入局,似乎都把咖啡當做了“萬能解藥”。

圖片來源:pixabay
賣包子不香了?
實際上,早在2015年,狗不理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就以600萬澳幣拿下了澳大利亞連鎖咖啡品牌“高樂雅咖啡”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董事長張彥森當時曾表示,要在5年內開200家連鎖門店。
如今,狗不理想卷土重來,這可能也是無奈之舉。作為老字號,狗不理近幾年在餐飲市場上的口碑并不理想,“價格貴”、“難吃”等一些負面評價一直沖擊著品牌形象。尤其是經歷了2020年王府井店的“差評”事件后,狗不理開始收縮戰線,關閉線下門店。2021年3月,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門店關門歇業,徹底退出北京市場。
咖啡是萬能解藥?
咖啡賽道火熱
寫在最后
聯商網顧問厲玲直言中國的咖啡市場很大,做咖啡的進入門檻不高,模式也不復雜,毛利率很高,前途是光明的。
但目前來看,線下市場仍被星巴克等國際咖啡品牌主導,無論是在品牌影響力、渠道、供應鏈掌控力還是核心產品方面,這些傳統品牌都有著相當優勢。
面對星巴克的“一枝獨秀”,厲玲稱,如果靜下心來,咖啡是有得做的。既然星巴克已經做大,后來者要尋找它的“弱項”,而不用比強。
這次狗不理的入局,或許能因“老字號”的名頭帶來一些新鮮感,但挑戰性仍然存在,不過無論如何,咖啡最終還是要靠產品力獲勝,用心經營,未來能活下去的,一定是那些真正認真專注做好咖啡的品牌,若將入局咖啡當作萬能解藥,盲目入局,必然走不長遠。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資訊(ID:lingshouzixun),已獲授權,版權歸聯商網資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