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健風向下,5個值得關注的熱門健康趨勢:減壓安眠、腸道健康、再生農業、可持續包裝與蘑菇類新品。

圖片來源:unsplash
時至2022年4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人們在經歷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沖擊后,對健康的重視度增長明顯,在飲食需求上,根據2021年尼爾森調查數據,約有80%的受訪者表示在疫情過后仍將繼續關注相關健康類飲食,且不僅限于提升免疫力的單一類需求,在情緒睡眠、腸道健康、美容養顏等領域也有涉及。
可見,消費者對健康多元化的需求無疑推動食品飲料市場上相關功能性產品及原料的發展與創新,那么進入2022消費下半場,消費者又會關注著哪些健康問題與領域呢?
近日,美國食品行業代理公司Presence聯合食品智能數據平臺SPINS針對注重健康的消費人群的購物習慣及產品需求等調研相關數據,總結出2022健康領域的五個主要新趨勢報告,涉及減壓安眠、腸道健康、再生農業、可持續包裝與蘑菇類新品。
報告中指出,在過去幾年中,消費者不僅越來越關注健康飲食并優先考慮自身的保健需求,同時也變得愈發追求環保與生態健康。Presence的業務發展副總裁Tracy Miedema也表示:“新一代消費者的教育程度更高,并且更愿意嘗新。所以不難發現,近幾年內他們都在積極尋求促進身心健康的產品,盡可能地選擇純天然制造、能為人體提供營養并對環境友好的食品飲料。”
本文將圍繞上述五個健康領域的主要趨勢,結合海內外新品案例進行剖析,希望為食品行業在健康領域的產品開發與推進提供一些新思路,把握好當下追求健康的大風向。
減壓安眠
疫情在全球流行肆虐,無形中加劇了消費者每天所要面臨的壓力,尤其對情緒與睡眠方面造成較大影響。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有近78%的成年人都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壓力來源之一,并有超過70%的人群表示擔心長期的壓力和焦慮會影響到自身的健康。
除了通過運動等方式調劑情緒,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通過借助功能性產品減輕焦慮、保持心理健康,于是紛紛將目光轉向各類維生素和營養補充劑等功能型產品。
根據SPINS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美國情緒健康類補充劑市場在2020年1-6月的銷售額總計達到近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億元),而2019年同期僅為2.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01億元),增幅達到約36%;從2021年亞馬遜官網銷售數據中也得出,維生素和補品劑銷售額同比上年增長了43%。
基于消費者對壓力管理、情緒控制及助眠安眠等需求不斷提升,近幾年全球各地的食品飲料生產商不斷開發出相關的功能原料與產品,爭先搶占減壓助眠的賽道。
膳食補充劑生產商Pharma Linea搜集的全球新品數據庫顯示,在亞太地區涉及減壓、助眠作用的保健型食品飲料占比從2018年的0.5%增長至2021年的1.1%。同樣,在Presence分享的一份2021年保健產品報告中結果顯示,緩解壓力和睡眠的新品同比上一年增加了30%。
目前市面上減壓助眠類產品的常用成分可以大致分為三種:植物提取類,如南非醉茄、藏紅花、洋甘菊等;氨基酸類,如GABA、L-茶氨酸、乳鐵蛋白等;化合物類,如褪黑素、含鎂合成物、CBD等。
示例:
- 減壓
光明乳業和光明玖壹玖聯合開發推出新產品“優格伴”。這款新品添加了功能成分姜黃、含天然花青素的黑枸杞原汁及GABA(γ-氨基丁酸)。據悉,該產品可以為長期處于高壓力狀態而情緒低迷人群解壓和增加能量。
美國科創企業CV Sciences 在2022年1月份推出的一款名為CBD Calm Gummies的鎮靜型功能軟糖,旨在讓人們通過吃軟糖這種最簡單的方式在緊張的日子里迅速找到平靜。該產品含有優質大麻提取物,并添加了10毫克CBD、 L-茶氨酸和 5-HTP 等臨床研究成分,由處方醫師參加定制的安全無毒配方制成。同時,軟糖選用了清爽可口的草莓檸檬水風味,添加有機蔗糖作為甜味劑。該產品主要用于日常壓力排解,有利于促進人體積極的心理情緒。
- 助眠
日本Suntory(三得利)于2022年1月19日推出助眠產品“快眠セサミン(快眠芝麻素)”。該產品含有抑制褪黑激素減少的芝麻素和支持調節身心健康相關神經的茶氨酸。據悉,該產品通過兩款天然健康的“植物力量”來提高消費者的睡眠質量,能夠有效減少人們醒來時的疲勞感。此外,包裝以深藍色和黃色為基調,搭配以晝夜為主題的插圖,其設計理念是為了突顯其提高睡眠質量、改善醒來后狀況兩個維度上具有強大效果的形象。
CBDistillery在2022年2月推出的Sleep Synergy Drink Mix是一款有效改善睡眠的固體飲料。產品不含咖啡因,且每條不僅含有25毫克CBD粉末,還包括纈草根、L-茶氨酸和洋甘菊等強效成分。這些成分的協同作用下可以幫助消費者身心放松,使其獲得一夜安穩的高質量睡眠。
腸道健康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腸道中包含人體約60-80%的免疫系統與組織,如果腸道失衡,會導致進一步的免疫健康問題。受疫情影響,近幾年消費者對腸道健康的關注度持續上升,與此密切相關的益生菌市場也在蓬勃發展。
根據Presence消費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總計達到547.7億美元,預測從2021年到2028年,益生菌市場將以7.2%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穩步增長。而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全球益生菌產業市場規模在2021年已達到400億歐元左右,并仍在不斷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產業產值將超過770億美元,而其中的中國市場占比將超過25%。
在腸道健康領域,益生菌產業經歷了從“益生菌能活著到腸道”,到以益生菌名稱、益生菌數作為調理腸道功能依據,再到特定細分功能益生菌應用的轉變。從腸道健康的角度看,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在人體內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源:FDL數食主張
益生菌作為目前腸道微生態菌群中認知度較高的成分,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發酵食品中,如酸奶、茶飲和泡菜等;而益生元作為促進益生菌繁殖、提供營養的輔助成分,也可見于市面上的膳食補充劑或功能軟糖等。新一代成分后生元則是益生菌經加工處理后的有益菌成分統稱,包括菌體與代謝產物,當中含有的脂壁酸可以保護后生元不易受到酸、堿、高溫的破壞,其穩定性質有利于參與產品加工制造。
示例:
口香糖品牌Chickles Gum在2022年2月份推出首款含有ADM BPL1后生元功能性無糖口香糖Slim&Fit。據悉,該后生元由國際食品制造商巨頭ADM公司開發,可承受高熱處理,已在多項試驗中通過測試,表明其可促進消化,并能有效降低腹部脂肪等作用。
圖源:foodingredinentsfirst
雀巢孵化的益生菌新銳品牌——曼士元,上市首款“解你益生菌固體飲料”。據介紹,產品由6種“實力派”明星益生菌組成,包括乳雙歧桿菌、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每種菌株的胃酸存活率高達90%,每一口可吃進約1000億活性益生菌。除外,產品特別加入了專利D-核糖、天然雪蓮果精華與藻藍蛋白等有機成分,可有效提高益生菌活性,刺激腸道有益菌群生長并抑制有害菌,有助于腸道免疫健康。
同樣關注到腸道健康這一潛力賽道的聯合利華,在2022年1月宣布與腸道微生物專家Holobiome展開合作。據悉,項目主要研究腸道中與大腦進行交流的神經遞質成分與微生物菌種,旨在進一步確定腸道中這些微生物的具體成分與相互作用方式,后續將會作為功能食品成分,添加進食品飲料產品配方中。這項研究預計將在今年內持續進行,預計在2022年底會取得結果。
再生農業
現代農業在高速的經濟發展帶動下雖然在不斷提高生產量,但其背后的生產方式仍然存在著各種致命的問題,化肥污染、污水排放不當、作物農藥殘留等,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水體富營養化等,對自然生態環境也造成破環。根據土壤科學家估計,按照目前的土壤破壞速度(脫碳,侵蝕,沙漠化,化學污染),在50年內人類就將面臨因可耕作土地面積減少導致糧食供應數量不足、質量下降,最終危及人類健康。
發展再生農業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再生農業,顧名思義是指一項有利于生物多樣性、減少碳排放,從而促進生命系統和諧運作的產業。它主要通過針對土壤健康而做出的各項作物覆蓋、堆肥、輪作、增加作物多樣性等方式實現,整個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讓土地以自然的方式逐漸恢復土壤肥力。
同時,根據尼爾森在2021年一項消費者調查顯示,比起過往三年,現今的消費者更加關心可持續發展或環境友好的話題。其中,有近半數的美國消費者表示,會根據品牌是否承諾保護環境,來決定是否購買該品牌的產品。此外,據SPINS數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海外企業對再生農業的關注度也飆升了近138%。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希望通過再生農業來修復土壤環境,對他們而言,發展再生農業不僅可以保證高質量的原材料供應,而且能夠樹立“主動承擔自然環境保護責任”的企業形象,從而打動消費者,以滿足消費者對環境友好型產品的需求。
示例:
美國食品企業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在2020年開始與農民供應商展開有關再生農業項目的合作,100%采用可持續的生產方式進行作物栽種,并預計2030年前可以在100萬英畝的土壤上培育燕麥、小麥、玉米和甜菜。除了提供土地外,通用磨坊還承諾出資65萬美元支持非營利性環保組織Kiss the Ground,指導農民如何使土地更能適應惡劣的環境,如何保持土壤“健康”以達到降本增收的目的。
飲料巨頭百事公司在2021年4月也宣布開展“可持續農業”新目標,即在2030年前把再生農業措施擴展至700萬英畝,并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消除至少30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百事公司還倡導建立全行業的再生農業標準和衡量標準,當前百事公司主要通過溯源監測參與該計劃的英畝數和人員,及五個關鍵結果的影響來衡量其可持續農業目標的進展情況。其中包括:提升土壤的健康和肥力、增加碳的固定量和減少排放量、加強水流域健康、增加生物多樣性和改善農民的生活。
可持續包裝
眾所周知,塑料需要花費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夠被完全分解,并且在此期間內,其有害物質將分散于周遭環境中,對生態環境造成諸多不利影響,最終危害到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生命。
隨著環保主義的盛行,社會對塑料等不可再生食品包裝的弊端認知不斷加強,這反向推動著可持續食品包裝市場的增長。
根據Reportlinker的預測,全球可持續食品包裝市場預計將從 2021年的1962.6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2115.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8%,該市場預計將在2026年達到2801億美元的規模,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7.3%。
在此環境狀況下,消費者們正密切關注著食品包裝對環境的影響,并選擇購買那些符合他們環保理念的產品。據Presence稱,對于環保主義者來說,包裝產生的環境廢物仍是其最主要的關注點。研究表明,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會選擇“可食用”包裝來減少廢物的產生,以此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消費者環保主義的雙重推動下,制造商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包裝的材料。根據Presence的研究,在整個包裝供應鏈中,可回收容器的使用量較去年增加了23%,其中無菌紙盒增加了9%,玻璃增加了2%。Presence相信,在未來的食品市場上,產品的包裝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圍繞“0廢物”包裝的產品將大受歡迎。
示例:
在過去幾年里,由于疫情的影響和封鎖令的限制,澳大利亞人飲用咖啡的習慣產生了巨大變化,家庭咖啡的銷量激增。對于澳大利亞超市巨頭Coles來說,它的袋裝咖啡的銷量增長了20%,咖啡包銷量更是飆升了30%。
可持續包裝創新正值咖啡飲用習慣轉變之際,為此Coles發布自有品牌的可堆肥咖啡包,成為第一家推出自有“可堆肥咖啡膠囊”品牌的澳大利亞零售商。Coles Urban Coffee Culture Organic 咖啡膠囊的原材料是由有機可堆肥豆莢中纖維素和植物油制成,可在家庭堆肥箱中進行分解,分解時間與橘皮差不多。這些膠囊可通用于為Nespresso 風格的咖啡膠囊設計的咖啡機,并已通過澳大利亞生物塑料協會的認證。
除此之外,Coles還通過在其自有品牌產品貼上澳大利亞回收標簽 (ARL) 的方式進行消費者教育,ARL目前已覆蓋超過4,000種Cole產品。在世界基準聯盟的2021年食品和農業基準中,Coles在全球62家食品零售商的可持續商業實踐中排名第二,位列澳大利亞榜首。
據了解,Coles正在與其客戶和供應商們一起貫徹“0浪費”戰略,Coles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其所有自有品牌產品包裝100%可回收、可重復使用或可堆肥。
圖源:foodmag
蘑菇類新品
蘑菇作為“真菌”在生物學上與動植物的構成不同,屬于食物王國中“第三世界”的存在,但其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可提供植物和動物食物所共有的營養成分。美國農業部研究表明,蘑菇既能降低卡路里、飽和脂肪酸和鈉的攝入量,同時還能幫助人體增加攝入不足的營養素,包括纖維、鉀和維生素D。
Presence研究表明,隨著自然零售渠道的持續增長,2021年全球蘑菇的銷售額較2020年增長了16.1%。目前,國外各大零售商們正在開發各類蘑菇新產品,蘑菇甚至出現在調味料、即飲飲料、零食和咖啡等各個食品領域。與此同時,含有蘑菇作為關鍵成分的補充劑正在以膠囊、粉末、酊劑或茶的形式滲透人們的飲食中。
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素食主義在英國、美國等國的盛行。此外,不同種類的蘑菇具備的健康益處,這也是其大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例如,Presence的研究發現,某些品種已被證明具有刺激免疫系統、幫助健康的血壓管理、提供強大的抗氧化劑、增加人體注意力并支持整體健康等功效。根據Presence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功能性蘑菇市場達到79.8億美元,到2030年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93.3億美元。
圖源:FDL數食主張
示例:
Earth & Star近日推出了一款Super Multi-Mushroom Gummy(超級蘑菇軟糖),富含多種蘑菇提取物。這款超級蘑菇軟糖能夠幫助增強人體免疫力,含有2500mg的蘑菇混合提取物,包括香菇、靈芝、冬蟲夏草等10種蘑菇。據了解,這些蘑菇成分具有抗壓、改善記憶力和注意力、支持免疫系統、腸道和神經系統、消炎等多重功效。
為了保證良好的口感,這款超級蘑菇軟糖被設計成甜美可口的覆盆子果味,在外形上,軟糖也被設計成一朵朵小蘑菇的形狀。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支持定制蘑菇產品,如蘑菇咖啡、蘑菇巧克力等。
圖源:yahoo
此前,一家名為SuperMush的公司就曾推出了三種功能性蘑菇補充劑噴霧,消費者可以通過將其噴入口腔的方式進行補充。該系列三款產品分別是能量口腔噴霧、每日免疫口腔噴霧和每日清涼口腔噴霧,以靈芝、冬蟲夏草、猴頭菇和等蘑菇為特色,幫助維持人體健康和調節壓力。該公司表示,該系列產品的風味甚佳,一款是柑橘和綠茶的味道,一款是芙蓉花香味,另一款則嘗起來像肉桂吐司麥片。
總的來說,我國健康食品的市場總量巨大,但滲透量仍然不高,這也意味著企業們在健康食品這一賽道上擁有無限機遇。由于科技研發能力較為薄弱,我國的功能性食品在新形式的開發商具有一定的限制,推陳出新的能力有所欠缺,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通過上述趨勢可知,未來消費者將會更加關注對自身和環境有益的產品,其中天然成分、如蘑菇和鎂等元素將成為大熱選擇,企業在開品時可適當考慮上述五個類別,從多維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地擴寬受眾范圍,從而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參考資料:
1、2022 年注重健康的消費者在尋找什么?-newfoodmagazine官網
2、趨勢預測 | 2022年值得關注的五大健康領域-食研匯FTA,作者:kariya
3、拯救3億“失眠星人”,聊聊“助眠食品”這樁千億生意該怎么做?-FDL數食主張,作者:馬白果
4、光明推出新品優格伴:GABA與酸奶合體,減壓助眠食品是門好生意嗎?-FBIF食品飲料創新,作者:Vivi
5、原料界新寵兒:“死菌”后生元如何讓好菌更好,讓食品飲料更優?-FDL數食主張,作者:Little Zhong
6、通用磨坊帶頭種地,食品公司聚焦再生農業-Foodtalks官網
7、百事公司宣布再生農業目標,預計未來十年將減少至少3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美通社
8、Coles launches its own brand of compostable coffee pods
9、Next generation of mushroom supplement delivery systems
本文轉載自FDL數食主張(ID:foodatalink),已獲授權,版權歸FDL數食主張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