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開始
說起西餐廳,環境優雅、菜單復雜、吃飯講究,似乎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
西裝筆挺的侍者穿梭往來,裝幀精美的菜單讓人眼花繚亂,昏暗的燈光打造出迷離的氣氛,搭配上古典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
一頓飯下來,人均幾百是常事,被禮貌的服務生送出門外時,心里忍不住犯嘀咕:
“人均300的西餐廳,200塊錢都是吃個精致的環境。”
但在許多一線城市里,有這樣一家西餐廳,和“精致”兩字邊都沾不上:
沒有復雜的用餐禮儀,拿筷子吃意面也不用擔心被當成異類;
明明是西餐廳,薩利亞卻把意大利菜做出了沙縣小吃的價格。
人均三十五的“意大利沙縣”
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學后,才在大學所在的一線城市吃到人生中第一頓薩莉亞。
以為來西餐廳用餐是錢包大出血,卻發現薩利亞的物價簡直堪比路邊蒼蠅館子。
13元的意面,22元一個的九寸披薩,海帶絲、烤菠菜等前菜一份只要9元。
如果你想喝飲料,8塊錢的飲料暢飲,可樂咖啡蘇打水,隨便續。
想提升下格調,9塊錢就能get赤霞珠干紅葡萄酒,還“帶有森林水果的香味”。
淡淡的芳香,帶有森林水果香味
“20塊錢能吃飽,30塊錢能吃好,40塊錢基本上就得吃到扶墻出。”
點這樣一桌用不了100塊/圖源豆瓣,已獲轉載授權
薩莉亞可能是唯一一家,進去了有底氣把菜單都點一遍的西餐廳。
薩莉亞的菜單上有沙拉、披薩、意面、甜點、濃湯、飯類、焗類、葡萄酒、飲料等11大品類,約100種產品。
圖源美團,已獲轉載授權
許多人正是在薩莉亞,解鎖了許多看上去高大上的“唬人”西餐。
第一次來吃薩利亞的客人,總會在點菜時不免心里犯嘀咕:
對大多數食客來說,薩莉亞的菜品,絕對算得上對得起價格。
“每次點薩利亞外賣都是為了焗蝸牛,以后我想住在薩利亞。”
“隔離躺了一天就吃了幾片面包,剛剛叫了些薩利亞吃,吃完培根披薩幸福落淚了。”
“在薩利亞吃過海鮮梭利多飯后,之后逛街看見薩利亞我就走不動道。”
焗蝸牛是薩利亞廣受好評的招牌菜品
什么?你說這么便宜的意大利菜肯定不正宗,事實上,有意大利博主測評過必勝客、達美樂和薩利亞三家意式餐廳,最便宜的薩利亞被認為是最正宗的意大利菜。
即使眾口難調,薩莉亞的價格也讓大家不好意思挑它的毛病。
畢竟來薩利亞吃飯的客人們,沒指望在人均幾十的菜品里吃出人均幾百的質量。
“不僅便宜,同時味道說得過去”的性價比,讓無數手頭拮據的年輕人們魂牽夢縈。
“比它好吃的肯定沒它便宜,和它一樣便宜的肯定沒它好吃。”
都這個價格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學生時期花30塊就能在薩莉亞吃飽吃好,長大后才發覺這個價格只能在一線城市點一頓味同嚼蠟的外賣。
明明是味道還說得過去的西餐廳,薩利亞為啥這么便宜?
“我真的不會把它吃倒閉嗎?”
事實上,薩莉亞的低價和創始人的品牌理念有很大關系。
1967年,正垣泰彥在日本千葉縣創辦了薩莉亞,一開始只是只有36個座位的小型西式餐廳。
彼時餐館的客流十分慘淡,正垣泰彥一番剖析后,將問題歸因于價格太貴。
果不其然,在菜品降價70%后,門店顧客開始排起了長隊,“價廉”也成了薩利亞的一大口碑。
正垣泰彥認識到,平價才是顧客的真愛,從此“性價比”三個字便牢牢刻進了薩利亞的DNA。
事實上,薩利亞不但沒有倒閉的苗頭,近年來盈利在西餐界也數一數二。
2019年,薩莉亞企業營收1540億日元(約100億人民幣)。
而根據2021年10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2年8月,薩利亞凈利潤預計將增長4倍,達到86億日元,人民幣約4.3億,算得上未來可期。
薩莉亞低價的最有力支撐,無疑是強大的中央廚房模式。
中央廚房將原料加工制作為半成品,統一配送到各連鎖店。
薩莉亞一直采用直營店模式/圖源薩莉亞微信公眾號
店員進行簡單加熱或組合后,便可以直接把菜品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和肯德基、麥當勞一樣,有了中央廚房的保證,在世界上任何一家門店吃到的薩利亞,口味都是一樣的。
除了中央廚房,薩利亞在選址和店面裝修上也極為“摳門”。
為了避免高昂的房租,薩莉亞的門店選址傾向于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的非核心地段,也就是開在高級商場的角落。
土黃色的卡座和狹窄的過道甚至看不出裝修過的痕跡,更是坐實了“意大利沙縣”的名號。
薩莉亞的裝修風格非常簡單/圖源薩莉亞微信公眾號
為了最大限度地壓縮成本,薩莉亞也非常注重效率的提升。
在拖把上裝自動加水器,服務員不需要專門打一桶水拖地,“每塊磚只能拖一遍”;
自制番茄切割機,把番茄放在機器上就能馬上切開,全程只要幾秒鐘;
服務生不會幫客人拉開座椅,上菜時省去托盤直接用手。
總之,一切耽誤干飯的儀式感,都被這家西餐廳無情拋棄。
有日本綜藝節目做過測試,一個顧客在薩莉亞點15道菜,全部上完只需要10分鐘。
供應鏈的搭建、獨特的選址策略和對效率的重視,成就了薩莉亞經久不衰的“平價”。
極致的性價比,不錯的食物,隨意點菜也不會覺得拮據。
薩利亞沒變,是我們變了
除了薩莉亞,比格、好倫哥、樂凱撒等平價西餐廳也還存在于我們的視野之中。
反觀曾經陽春白雪的高端西餐廳,反而陷入了頻頻關店、破產的窘境。
2021年底,有著20年歷史的輕食西餐廳新元素,因嚴重虧損、資金鏈斷裂,宣告進入破產清算流程。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新元素,曾是西餐界當之無愧的頂流。
自2002年開張以來,新元素每年都獲得由雜志讀者評出的諸多頂級美食和服務獎項,曾在上海被評為“最佳美式餐廳”。
作為上海“大眾點評必吃榜”前20名中唯一的西餐廳,新元素卻沒能等來2022年的春天。
無獨有偶,成立于1999年、見證上海高端西餐發展的米氏西餐廳,也在2022年迎來了落幕。
2月14日情人節,米氏西餐廳迎來了一個營業小高峰。
這是米氏西餐廳開店的第8338天,遺憾的是,也是最后一天。
日子不好過的西餐廳不止新元素和米氏,它們折射出的正是西餐界的現狀。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西餐行業品牌總數為505個,遠低于火鍋行業的2631個和茶飲行業的2256個。
顯而易見,隨著市場上的選擇越來越多,對“洋氣”追捧的退潮,西餐的光環正在褪去。
隨著西餐玩家不斷涌現,賽百味、薩莉亞、漢堡王等品牌強勢輸出,人們對西餐的理解更偏向于“快餐”,愿意為“高端”買單的人便越來越少。
本土快餐品牌的崛起,也在分食、擠壓西餐的市場份額。
去年下半年,中式快餐駛入快車道,老鄉雞、老娘舅、鄉村基紛紛沖擊上市,爭搶中式快餐第一股。其中老鄉雞、鄉村基的門店均超過一千家。
中式快餐通過特色化、多樣化、品質化,已經成為越多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1快餐產業發展報告》顯示:
2021年一季度,中式快餐在快餐市場中所占份額已超過85%,西式快餐不足15%,中式快餐門店數已是西式快餐門店數的6倍。
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沖擊著餐飲業,幾次大洗牌后,主打平價西餐的薩莉亞雖談不上爆火,卻也保留著一席之地。
沒有漂亮的擺盤,裝修簡單粗糙,味道也談不上驚艷,但卻是輕輕抬手就能觸及的存在。
它豐富了不少年輕人略顯局促的青春時光,也讓不少手頭拮據的家長,在看到菜單后多了幾分底氣。
“我不止一次在薩莉亞看到,爸爸媽媽慷慨地對孩子說,想吃什么隨便點。”
一個能讓工薪家庭的父母,對孩子說出“隨便點”的西餐廳,或許這是它最偉大的地方。
1、不相及研究所:日本人開的意大利沙縣小吃,是如何征服中國的
2、餐飲老板內參:9元喝紅酒,5元吃飽……一線城市的這些“平價”餐廳,是差異化的方向嗎?
3、餐飲深觀察:5元咖啡、8元奶茶:平價餐飲背后的生意經
4、紅餐網:不再“洋氣”的西式快餐,還能抓住國人的心嗎?
5、紅餐網:人均消費僅30多,卻年入100億元,薩莉亞意式餐廳憑啥?
8、ShanghaiWOW:紅極一時的新元素破產關門,再沒等到春天
本文轉載自槽值(ID:caozhi163),已獲授權,版權歸槽值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