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消費者還在為哪些新消費品牌買單?

圖片來源:Pixabay
當下,消費者到底還在為哪些新消費品牌買單?經歷了兩年的高速發展后,又有哪些新消費品牌成功在市場與消費者心中站穩腳跟,真正實現了對于老牌的彎道超車?
正在進行的618年中大促,或許可以給到一些答案。
以主流電商天貓為例。據悉,今年天貓618延續了“三節棍”的節奏,兩波預售+一次狂歡。
具體來看,第一波是5月26日晚八點開始進行預售,進入大促預售期,5月31日至6月3日為“天貓6.1開門紅”階段;第二波,6月4日至13日則進入第二波成交期,即“天貓品類日狂歡”;6月14日至20日便是最后的“天貓618狂歡日”。
當下,第一波預售已結束,品類狂歡正在進行中。事實上,截至當下,今年618品牌或品類的整體趨勢已經可見端倪。
因此,結合魔鏡市場情報數據,新消費Daily梳理了包括【美容美體儀器】、【美容護膚/美體/精油】、【女士內衣/男士內衣/家居服】、【寵物/寵物食品及用品】、【茶】、【咖啡/麥片/沖飲】等新消費領域代表品類的2022年618天貓銷量榜單(時間累計至2022-06-06 含預售)。
在統計范圍之內,共有16個品牌銷售額已破億。那么,今年618,誰贏了?又有哪些新品牌成功突圍?
風口上的【美容美體儀器】Ulike超雅萌、初普位列TOP1
在5月的投融資數據追蹤中,新消費Daily就曾指出,發生了3起融資的美容儀相關項目是5月為數不多的亮點。
顯然,女性抗衰市場的潛力依舊廣闊,而在宅經濟之下,家用【美容美體儀器】銷量也水漲船高。
而在今年618,就【美容美體儀器】這一類目來看,「Ulike」依舊以破5億的銷售額占據頭名,雅萌、初普分列二、三位。
事實上,在脫毛儀這一細分品類中,「Ulike」的地位早已無法撼動。2021年,京東和天貓的618數據同樣顯示,「Ulike」獲得了天貓美容儀器&脫毛儀類目雙料冠軍;京東脫毛儀類目銷量冠軍,并且連續6年脫毛儀類目銷量第一。
此外,國貨品牌「amiro」和「USMILE」成功擠入前五。
科技美護品牌「amiro」成立于2015年,從無到有創造了“美妝鏡”品類,已占據該品類超半數的市場份額。2020 年起,「amiro」陸續上線紅光波脫毛儀、射頻美容儀兩款產品,成功找到品牌第二增長曲線。據天眼查顯示,去年9月,其剛剛完成數億人民幣C輪融資。
顯然,踩在風口上的脫毛儀和美容儀確實為「amiro」的銷量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據魔鏡市場情報顯示,「amiro」商品銷量排行中,前五名均為美容儀、脫毛儀相關品類,成功打入市場的“美妝鏡”早已不見蹤影。
此外,雖然未進入前五,但銷量近6000萬的「JOVS」同樣是主打高端個護的脫毛儀品牌。在她經濟之下,圍繞抗衰等細分需求,消費者依舊有著很大的需求以及強大的購買力。
她經濟下的【美容護膚/美體/精油】夸迪、薇諾娜擠進前10
關于她經濟,除美妝外,最大且最值得關注的賽道,甚至當下,比美妝更有潛力的賽道,便是【美容護膚/美體/精油】這一品類。
在新消費Daily4、5月份投融資數據追蹤中,彩妝幾乎無人問津,護膚品牌倒是有皮膚學級新銳品牌「HEPROA海璞諾」、科學護膚品牌「青顏博士」獲融資。
具體到618類目榜單來看,前三名依舊被國際巨頭瓜分,國產品牌「珀萊雅」憑借破4億的銷售額擠進前五。
此外,前十名中,還有兩個國產品牌值得關注:「薇諾娜」與「夸迪」,而這兩個品牌都就聚焦于一個細分品類:功效型護膚品。
今年4月,有“國貨之光”之稱的「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公布了上市以來的首份成績單。其營業收入為40.22億元,同比增長52.57%;歸母凈利潤為8.63億元,同比增長58.77%;扣非歸母凈利潤為8.13億元,同比增長58.59%。同時指出,「薇諾娜」2021年的銷售收入占據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98%。
雖然其產品過度集中會帶來隱患,但某種程度上,也顯示著功效型產品「薇諾娜」的實力。
而「夸迪」則是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旗下品牌。作為華熙生物旗下最高端的品牌之一,「夸迪」也同樣使用著華熙生物旗下最頂尖的成分與原料組織,比如5D玻尿酸、CT50等。
據華熙生物的近期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旗下的功能性護膚業務營收分別為6.34億元、13.46億元和33.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112%、147%,連續三年增速超過100%。
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國內功效型護膚品行業規模已達到260.1億元,并指出,其認為未來三年功效型護膚品行業規模將以29.4%的年均復合增速繼續增高,并于2023年達到589.7億。
顯然,在美妝護膚賽道,“功效型護膚”產品會是消費者的剛需且消費潛力巨大。
【女士內衣/男士內衣/家居服】Ubars、蕉內成功突圍,優衣庫位列第十
至于【女士內衣/男士內衣/家居服】方面,「Ubras」、「蕉內」兩大新銳品牌分別拿下TOP1、TOP2,同時,也是唯二兩個銷售額破億的品牌。
另外,另一個從無尺碼內衣切入,目前品類拓展至全品類貼身衣物的品牌「內外NEIWAI」位列第七,而「優衣庫」的銷售額僅為2000萬元左右,位列第十。
周一,專注于大杯文胸的「奶糖派」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事實上,自2020年起,在“所有品類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新消費熱潮之下,無論是從消費者需求側,還是資本關注度來看,包括內衣在內的家居服賽道都是最早需要被“改造”的品類之一。
當「內外NEIWAI」來到第10年,「Ubras」來到第8年,「奶糖派」來到第7年,「蕉內」來到第6年,顯然,無論是從品牌發展還是銷量層面,他們早已完成0-1階段并且成功進入消費者心智。
它經濟下的【寵物/寵物食品及用品】PIDAN、阿飛和巴弟……國產品牌優勢明顯
它經濟賽道同樣是一個熱門賽道。
在【寵物/寵物食品及用品】類目下,前十名中,包括「麥富迪」、「衛仕」、「PIDAN」、「藍氏」、「網易嚴選」、「阿飛和巴弟」、「凱銳思」在內,國產品牌占據7席。
具體來看,除「PIDAN」外,上榜的國產品牌都聚焦于寵物食品方面。
比如,排名第二的「麥富迪」,最為暢銷的的產品為20kg犬糧、貓糧凍干以及10kg犬糧;排名第三的「衛仕」,最暢銷產品為凍干貓糧、凍干狗糧、全階段成貓糧。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品牌是「阿飛和巴弟」。
2017年4月創立于北京,「阿飛和巴弟」專注為新一代養寵人群提供“料好成分好”的寵物食品,當前主推產品為E76益生菌貓糧、純條貓條和iCan主食罐。
據公開資料報道,「阿飛和巴弟」起初從零食切入市場,在深感難以做大后在2019年底轉向主糧類目,并砍掉所有犬產品。
瞄準貓經濟,「阿飛和巴弟」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推出貓糧產品。2021年Q1每個月銷售額達到500萬元左右,Q4做到了1億元,2021年營收超過2億元。2022年現預計實現2-3倍的增長,達到5-6億元的銷售額。是寵物賽道中當之無愧的黑馬品牌。
而作為寵物用品這一品類上榜的“獨苗”,混合貓砂開創者「PIDAN」在其品牌商品排行榜中,前九名幾乎是各種不同種類的貓砂產品。不過,在第10名及之后,我們也陸續看見了貓糧、貓零食等貓咪食品的身影。
2021年底,「PIDAN」宣布完成B++輪超5000萬人民幣融資,資金主要用于建設寵物全品類定位的供應鏈支持與加強,以及產品研發投入等方面。
事實上,它經濟賽道的潛力毋庸置疑,而作為它經濟市場中最大的細分賽道,寵物食品其實是每個品牌都不愿錯過的風口。但無論是對于進口品牌還是國產品牌來講,在滿足消費者細分需求下,如何保證產品力,避免“翻車”事件依舊是重中之重。
【茶】、【咖啡/麥片/沖飲】茶里成唯一入圍的新銳茶品牌,三頓半、隅田川、永璞發揮穩定
“新”茶難喝。這里的新茶,指的是原葉茶。
事實上,相較于近兩年風頭無兩的“茶飲店”與風起云涌的即飲“方便茶”,“原葉茶”的煥新速度不如我們預想中得快?;蚴钦f,做新之后的原葉茶并沒有那么容易走進消費者心智。
在今年618天貓預售榜單中,就【茶】這一大類目來看,唯一可以擠進前五榜單的新銳品牌是「chali茶里」。
作為新消費市場中最早選擇把袋泡茶做“新”的品牌,成立于2013年的「chali茶里」顯然已經在袋泡茶這一品類中成功占據消費者心智。目前,除了袋泡茶,其也相繼推出了罐裝原葉茶等產品,同時,線下店面也在穩步開設中。
此外,還有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品牌是「茶顏悅色」。憑借其最近推出的新品自搖幽蘭拿鐵、冷萃凍干即溶茶粉、袋泡茶等產品,成功以近530萬的銷售額,位列第六。
至于在咖啡方面,國產品牌早已牢牢占據市場。此前,天貓美食發布了一份截止至5月28日18時的618咖啡預售榜單,可以看到,「三頓半」、「永璞」這兩大新銳代表品牌便已經拿下開門紅。
而在截至6月6日的【咖啡/麥片/沖飲】榜單中,「三頓半」、「隅田川」、「永璞」銷售額依舊客可觀。
本文轉載自新消費Daily(ID:NewConsumerDaily),已獲授權,版權歸新消費Daily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