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越來越活躍且成熟的消費市場,未來按 “興趣” 來爭奪消費人群才是關鍵。

圖片來源:unsplash
來源:Vogue Business(ID:VogueBusinessChina)
根據天貓國際公布的數據,自今年以來,以 “陸沖板” 為代表的進口滑板品類正受到年輕消費人群喜愛。該平臺進口滑板品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三位數,其中 95 后、00 后消費增速最快。
作為最簡單上手的滑板項目,陸沖正在吸引大批非街頭愛好者入局。
另據新紅數據,陸地沖浪板在小紅書平臺的筆記數量從去年第二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增長了 312%。消費內容社區 “什么值得買” 數據同樣證明了這一增長趨勢,自 4 月 1 日至 5 月 16 日,該平臺站內 “陸地沖浪” 關鍵詞商品 GMV 同比增長了 1786.13%。
作為最簡單上手的滑板項目,陸沖在中國反而是 “后起之秀”,但借著戶外熱的春風,正在吸引大批非街頭愛好者入局。隨著 “陸沖” 的持續火爆,它是否會成為下一個 “飛盤” 運動,憑借其低門檻特質,幫助滑板運動進一步出圈?
01
入門級滑板運動
卻吸引了非街頭愛好者
滑板最早是南加州的年輕人將其作為沖浪在陸地的替代品。1950 年代,在沖浪風靡但遠離海浪的圣地亞哥,滑板開始流行起來。如今,滑板已經成為美國青年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街頭潮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注研究滑板文化的專欄作家 Nic Dobija-Nootens 曾給《大西洋月刊》寫了一篇評論,在他看來,即便如今滑板這項運動已經成為奧運會項目,但滑板的街頭屬性依然不會改變。他寫道:“與傳統運動不同,滑板比賽并不被視為成就的巔峰?;鍚酆谜叻炊鵁嶂杂^看那些經過精心剪輯、節奏快速的專業人士在街頭玩板的視頻。尤其是那些在樓梯上、扶手上和壁架上炫技的 ‘違法’ 行為更是令人興奮。”
廣義上的滑板運動包含了 “陸地沖浪板”、“長板”、“雙翹板”、“魚板”。但 “陸地沖浪板” 同其他滑板類型有所不同,陸地沖浪板的橋可以活動,玩家需要依靠身體擺動和模擬沖浪來控制重心前后移動來前進,這和街頭滑板靠蹬地前進有所不同。這也因此誕生了許多專門制作陸地沖浪板的滑板品牌,比如來自西班牙的 Yow,還有來自美國的 Carver,以及來自澳大利亞的 Smoothstar。
“陸地沖浪板” 同其他滑板類型有所不同,玩家需要依靠身體擺動和模擬沖浪來控制重心前后移動來前進。
根據 the Indian Face 的信息,盡管滑板最早便是被稱作 “陸地沖浪”,但如今的陸地沖浪和街頭滑板卻面向了不同的興趣人群 —— 前者吸引的人群傾向于擁抱運動戶外,后者傾向于擁抱街頭文化圈層。
相較之下,玩街頭滑板的人,是為了一種反叛性,追求自由,他們想要呈現不一樣的姿態;但現在玩陸沖的人,卻更多單純地將其當成一種娛樂和社交方式。
《電商在線》的報道指出,陸沖板的火爆源自這兩年的 “滑雪熱”,這一體驗感同滑雪極其類似的運動成為了滑雪愛好者的夏季 “代餐” 。該報道還表明,許多滑雪俱樂部和實體店為了拓展滑雪生意,都在夏天推出了相關的滑板項目,而陸沖板成了最好的替代。
陸沖板的火爆源自這兩年的 “滑雪熱”,這一體驗感同滑雪極其類似的運動成為了滑雪愛好者的夏季“代餐”。和滑雪一樣成為年輕人 “社交貨幣” 的沖浪也是這次助推陸沖走紅的 “元兇” 之一。長期在海南居住的杜冠韜表示,自己是因為沖浪才開始接觸 “陸沖”,并非出于對街頭文化的向往。
沖浪在社交媒體上被視為年輕人的 “破產三坑”(連同精致露營和路亞釣魚這兩個項目),其在海南等地的商業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據《懶熊體育》的報道,光是在海南三亞的后海村,沖浪俱樂部已經激增至 80 多家。
在專業簽約滑手姚俊文看來,入門門檻較低且極具時尚潮流度的陸沖運動,在沖浪和滑雪的熱潮持續帶動下,即將成為下一個 “露營” 般的大眾級運動項目。
02
同城市空間緊密相連的 “圈層” 運動
陸沖的發展,既是戶外的延續,也或將成為推動街頭文化發展的新源頭。而滑板運動向來都是同城市空間緊密相連,和街頭息息相關。
滑板愛好者 Tate Gieselmann 曾給文化媒體 Radii 寫道,隨著美國對街頭滑板設立越來越多的限制,許多專業滑板手將中國視為新的滑板天堂。像深圳和上海這樣四處充滿了大理石地面但又有大面積廣場的城市,成為了他們眼里名副其實的滑板天堂。
導演 Charles Lanceplaine 曾制作了兩個紀錄片講述上海如何成為新的滑板之都,其中便記錄了人民廣場南邊靠近上海音樂廳的一塊小地方,曾一度是這座城市聚攏滑板青年的中心地點。但隨著城市限制的增加以及滑板運動化,都開始逼迫滑手離開街頭,走向公園和商場。
在姚俊文眼里,徐匯濱江、世博濱江這些寬廣的公共空間都被視為陸沖最佳目的地。除了公共空間,綜合商業體也已經嗅到商機。北京 SKP-S 此前同國產滑板品牌 Avenue & Son 合作,在商場內打造了一個滑板公園。上海松江印象城則聯手了另一個國產滑板品牌 Fly Streetwear 打造了一個占地面積達 1350 平方米的專業滑板場地。
上海松江印象城聯手國產滑板品牌 Fly Streetwear 打造了一個占地面積達 1350 平方米的專業滑板場地。
隨著滑板這項運動的專業化和運動化,品牌在公共空間上的發揮也越來越大。Vans 曾邀請 California Skateparks 同上海黃浦區合作,在黃浦濱江建造了一個占地面積達 4000 平方米的滑板公園。Vans 曾邀請 California Skateparks 同上海黃浦區合作,在黃浦濱江建造了一個占地面積達 4000 平方米的滑板公園。
但相比其他街頭滑板項目,因為依傍街頭文化,以及入門門檻度高,所發展出來的圈層性質不同,陸沖的社群屬性更具包容性,大多數玩家也看中了陸沖的時尚度。姚俊文對此,總結了兩個除疫情影響外的推動因素 —— 易上手和社交屬性。
03
一個激增的 “社群” 生意
姚俊文在 2018 年成立了 “魔都陸地沖浪滑板俱樂部”,如今迎來了兩千五百多名成員。他并非是一個街頭文化愛好者,四年前,他也只不過把 “陸沖” 當作一種可以代步的運動。
“陸沖相對簡單,而且扭一扭擺幾個動作,就挺好看。” 姚俊文指出,除了易上手,陸沖的 “顏值” 吸引著女性玩家的加入。他透露,俱樂部成員性別比例在 4 對 6,女生遠遠多于男生。
這和另外一項同樣極具社交屬性的 “出圈” 運動類似,根據《南方周末》的報道,一些以新人為主的飛盤俱樂部,性別比是 1 對 9,女生占比 90% 以上。但爭議也隨即而來,部分網友評論認為,一些玩家將飛盤視為一種社交手段,改變了這一運動的本質。
對于這樣的結局是否會被陸沖復制仍然未知。但姚俊文提出,陸沖所具備的社交屬性和大眾性只會讓這項運動走向更受歡迎的狀況。
他所運營維護的陸沖社群已經成為上海最大規模之一的社群,加入社群并不需要任何會費。作為一項入門門檻并不高的運動,陸沖俱樂部更多地提供了一個供會員們社交的場所和機會。
姚俊文透露,他們每次舉辦戶外活動或者集體掃街,通常參與人數在 80 至 100 人不等,主要內容除了一起練習陸沖之外,“基本上一起聊天吃東西,一些非常休閑的活動。”
這和飛盤俱樂部一樣,同樣是一門沒有太高門檻的運動。飛盤俱樂部在過去兩年迎來高速增長,單就上海一座城市,數量已經從個位數上升至 30 多。《界面新聞》的報道更是指出,在中國目前有超過 200 所高校擁有了飛盤社團,關于飛盤及周邊售賣的公司在 2021 年一年內的銷售額更是突破了 5500 萬。
跟隨飛盤火爆的還有抓拍攝影師,這是幫助這項運動實現社交裂變并出圈的重要手段。飛盤俱樂部的商業化也開啟了摸索之路,但相比陸沖,飛盤俱樂部經營成本更高,因為還涉及到場地租賃和教練費用。像 Adidas 這樣的運動品牌以及像 Niko and… 這樣的生活方式品牌已經物色上了飛盤俱樂部的 “社群” 生意,兩個品牌此前聯手邀請了 Yonseed 飛盤俱樂部舉辦了會員活動。
陸沖這樣一項同城市空間融合的項目,則沒有場地成本的顧及。姚俊文告訴我們,像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和酒類品牌科羅納等都已經開始同他們社群洽談活動合作,一些商場也開始聯絡他,邀請他們俱樂部參與商場活動。戶外品牌 Patagonia 也已經開始針對 “陸沖” 這一項目開設了社群活動。截至目前,“陸沖俱樂部” 這一詞條在小紅書上也已經突破 1300 條。
隨著陸沖、飛盤、滑雪、騎行等一個又一個小眾興趣的走紅,這不僅僅昭示著一個蓬勃的中產消費市場,也揭示了正步入高速發展期的青年文化市場。而對品牌來說,簡單的人群劃分來做營銷和定位將不再是萬能藥。
在一個越來越活躍且成熟的消費市場,未來按 “興趣” 來爭奪消費人群才是關鍵。按年齡世代來劃分消費人群過于簡單粗暴,但不同的興趣圈層卻會精準聚集各類同好,在不同的圈層內部又會有自發的社群組織。這種興趣所延伸的觸角又是伸向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