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跨越幾個世紀的出行方式,重新登上現代人生活的舞臺。

圖片來源:unsplash
毫不夸張,數千元只是高端自行車的入門價位。
這個夏天,騎手隨處可見,騎行蔚然成風。
小紅書上,有超過100萬人在分享騎行筆記,騎行相關裝備、穿搭、路線等話題的筆記也有上萬篇。
想要騎行更舒適,先花萬元買裝備。
在騎行運動破圈的帶動下,自行車銷量暴漲、供不應求。數據顯示,“5·20”大促期間,淘寶平臺自行車銷量增長一度超過50%,其中兒童自行車、公路車、折疊車的銷量突出;京東“618”開門紅開始后的前10分鐘,自行車成交額同比增長150%。
據捷安特、美利達等自行車品牌的線下門店負責人介紹,最近自行車的整體銷售漲幅約三成,很多車型甚至一輛難求。
除了車,高質量騎行還需要置辦一身與騎行相關的裝備,包括頭盔、護目鏡、騎行服、護膝、騎行鞋等。
有網友表示,本來覺得騎自行車可能會省錢,結果最后發現自己被“上了一課”。
萬元起步,最高百萬
作為騎行運動的“核心裝備”,動輒萬元起步的高端自行車,讓不少消費者直呼“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女朋友不同意我買自行車,怎么辦?”一位坐標四川的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感慨并求支招。該位網友表示自己非常喜歡自行車,已經把預算降到了最低,還是沒得到女朋友同意。
雖然該網友沒有明說自己的“夢中情車”究竟是哪一款,但根據其帖子下方“捷安特”、“崔克公路自行車”、“閃電自行車”等標簽,很快可以查到相關品牌自行車的價位信息。
比如中國臺灣品牌捷安特。據其天貓官方旗艦店信息,捷安特入門級別自行車在2500元左右,店鋪收藏第一名的變速公路自行車售價4998元,收藏第二名的自行車售價5998元。
毫不夸張,數千元只是高端自行車的入門價位。
知名的高端自行車品牌普遍售價超萬元。天貓數據顯示,美國品牌閃電(SPECIALIZED)產品價格在0.34-10萬之間;法國品牌崔克(TREK)產品價格在0.26-4.97萬左右。
甚至還有超高端自行車,價格堪比一輛豪華版轎車。2019年,英國奢侈品品牌戈爾德金妮(Goldgenie)打造了一款限量版自行車,售價25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26萬。
其實,并不是騎行的火爆促使車的價格走高,高端自行車賣得貴是一個多年的事實。
為什么這么貴?
首先,昂貴的制造材料直接推高了生產成本。
高端自行車車架、前叉、坐桿等部件,通常要用到碳纖維或者鈦合金這兩種高端材料。碳纖車架重量輕且能吸收地面的沖擊,鈦比鋼的質地輕55%且不易氧化,二者都是理想的自行車車架材料。
但這兩種材料都價格不斐。比如碳纖維通常噸位越大、彈性越高,價格越高,素有“黑色黃金”之稱。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12年進口碳纖維平均單價最高為3.5萬美元/噸。
其次,車子跑起來又快又省力,不只是用高端材料這么簡單,包括變速系統、風阻設計、傳動系統等在內的技術構造,還需要復雜精密的部件和工藝。
變速系統是車輛的核心之一。自行車變速器套件包括指撥、牙盤、中軸、前撥、后撥、飛輪和鏈條等,通過改變鏈條和齒輪盤前后大小的不同等配合來改變車速快慢。
騎行強度越高,變速器工藝制造越精密。一般的變速器多為鋁制,也會使用鋼材或者是鈦合金;不僅如此,專業的自行車變速器要求較高的部件,還會使用CNC(數控等離子切割)進行加工。
最后,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品牌溢價推高了價格體系。
美騎網運營總監何兆志告訴億歐,國外的不少高端自行車品牌成立時間比較久遠,早早形成了品牌溢價。比如,梅花成立于1954年,閃電創立于1974年,這些品牌通過時間的沉淀形成了品牌認知和文化輸出。當一個高端且有知名度的消費品牌同時具有較長的時間積累,其溢價能力可能會越強。
比如梅花自行車以手工鋼架聞名,其車架幾何歷經20年不變、所有車型共用,不像很多車廠換一個車型就改一次車架幾何;Art Deco風格的烤漆工藝也是梅花自行車的特色之一,而且其烤漆模型不會很快更新,可以通過繪畫來識別年份,這讓其有了藝術收藏價值。
所以梅花自行車的死忠粉通常愛買經典款,最好再配合特殊的烤漆涂裝。一輛碳纖維、烤漆工藝梅花自行車CLX DISC,售價起碼要2萬-3萬元。
中國自行車品牌,困在低端
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自行車生產國,但缺乏高端自行車品牌,似乎總也擺脫不了低端標簽。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國內缺乏生產高端自行車的技術和材料。
一方面,與自行車相關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材料等,都把持在國外企業手里。
相關人士表示,其實自行車相關部件的技術壁壘不難逾越,但國際自行車產業發展歷史久遠,歐洲、美國等企業很早就把握了核心技術,并申請了專利。在技術專利的保護下,國內的相關研發受到諸多限制,很容易侵犯其他品牌的專利。
比如自行車的核心技術——變速器。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三大自行車變速器品牌——日本禧瑪諾(SHIMANO)、美國速聯(SRAM Corporation)及意大利品牌CP(Campagnolo)的市場占有率合計達到90%。
在碳纖維和鈦合金等生產材料上,雖然近年來國內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和國外還是有顯著差距。公開資料顯示,日本的碳纖維供應約占領全球50%的市場,“三巨頭”東麗、東邦和三菱代表了世界碳纖維行業的頂級技術水平,其中東麗更是多年來占據全球碳纖維市場份額第一。
另一面,本土消費能力限制了國內高端自行車產業鏈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自行車年產量只有1.5萬輛左右,建國后自行車行業才真正開始全面產業化。彼時,國外不愿意生產利潤率低的低端產品,而鑒于整體不高的人均消費能力,中國自行車品牌定位相對偏中低端,產品和價格走平民化、大眾化路線。
于是在內外因下,中國自行車形成低端發展趨勢,并很快涌現出鳳凰、永久等一批老牌自行車本土品牌。到了20世紀70年代,“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已經是年輕人結婚的標配,永久、鳳凰也成為那個年代的國潮品牌。
但因定位低端,這些本土自行車品牌一直未能在國際破圈。2018年,鳳凰和飛鴿還因給共享單車企業“ofo”代工,遭遇幾千萬欠款的窘境。在天貓旗艦店中可以看到,飛鴿、永久、鳳凰自行車價格均集中在300元-800元。
盡管面臨種種限制,中國還是憑借人口和土地紅利等優勢,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兩輪腳踏自行車產量達到5044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是國外高端自行車品牌的主要代工地之一,形成了以華東江蘇、華南廣東、華中天津為中心的全球三大自行車代工生產基地。比如,國際自行車品牌土撥鼠(MARMOT)、泰勒(TYRELL)的產品生產地都在中國。
重回風口?
近年來,中國自行車廠商也在試水高端化。
一方面,大家耳熟能詳的老牌國貨正在謀求高端化。疫情下,大眾消費觀念向綠色健康方向不斷升級,這促使自行車消費回暖,老牌自行車國貨品牌也快速了升級。
2020年,永久自行車推出了利用碳纖維材料、搭載禧瑪諾變速器的G90公路自行車,售價在6000元左右;2022年5月,鳳凰旗下定位休閑和健康的高端品牌FNIX推出XA200山地自行車,是鎂合金一體式的車型,售價1799元。
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新消費品牌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帶火了折疊自行車、獨立懸掛又能折疊的倒三輪自行車等產品。
近期,英國品牌小布折疊自行車銷量上漲引人注目。其實,小布折疊車的成立最早可追溯到1975年,這種折疊式及底部有滑輪的設計輕便又實用,在本輪騎行大火的助力下重新成為炙手可熱的消費單品。
還有一些新業態,讓騎行賽道正成為創業新風口。
電助力自行車(E-Bike)是當下新興且發展快速的品類。電助力自行車是在傳統自行車的基礎上,依靠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實現電機、控制器、蓄電池、等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的機電一體化。
電助力自行車在國外尤為火熱。2021年9月,荷蘭電動自行車公司VanMoof獲得1.28億美元C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2021年3月,美國品牌Aventon完成數千萬美元首輪融資。
相關人士表示,在北美和歐洲,電助力自行車的市占率、發展率甚至有望超過傳統運動自行車。法國體育及健身用品行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21年法國自行車銷量為280萬輛,其中電動自行車銷量為66萬輛,同比增長28%,相當于每售出4輛自行車,就有一輛電動自行車。
國內也在追隨電助力自行車的腳步。近期,國內運動出行品牌如易騎智行、倍速出行都推出電助力自行車產品;今年2月,新消費品牌URTOPIA完成近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定位于“兩個輪子的可穿戴設備”;相關資料顯示,本土品牌大魚已經占據美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35%的份額。
數智化領域的探索也是騎行賽道相關新方向。今年6月,創新工場入股了智能騎行領域創業公司“野獸騎行”。公開資料顯示,野獸騎行產品包括騎行App和騎行智能中控設備。
除此之外,與騎行相關的周邊產品制造也開始盛行。尤其是騎行服裝備,ASSOS、CASTELLI、捷酷等品牌崛起,其中瑞士品牌ASSOS的一件騎行服可以賣到兩三千元,在奧林匹克比賽和世界錦標賽中都曾出現過。
結語
騎行,跨越幾個世紀的出行方式,重新登上現代人生活的舞臺。
一些現實的原因是,疫情下部分交通方式受阻,騎行可以靈活出街,對不少人來說更為便利。騎行也是一種健康、門檻較低的運動健身方式,幾乎人人皆可成騎手,有路即可騎行。
而從感性的角度來看,騎行更是一種內心解壓的方式,在行走的過程中與自然接觸,感受風的自由,讓騎手體驗到心靈的洗滌和放逐。
火爆的騎行,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出行方式;昂貴的自行車,也不是專業運動員才能享有的高端裝備。
當人們開始更加關心生活態度和生活品質,傳統的消費認知和商業環境已然發生改變。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