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少上市公司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相比以前的天雷滾滾,此次頗有點兒“陰轉晴”的意味。
千禾味業上半年財報業績不錯。和上年同期相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66%~86%??鄯莾衾麧櫛壬夏晖谠鲩L60%~80%。
從去年開始,調味品的原材料相繼上漲,直接影響其成本價格,不少品牌也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因原材料上漲,價格不得不上漲。
而千禾味業的業績回暖,一方面,是由于大豆、豆油、小麥等價格均有回落空間所致,其具體幅度是10%~20%;另一方面,餐飲等消費場景的明顯修復,使餐飲供應鏈板塊相關企業有連帶好轉的跡象。
除了外界因素之外,在千禾味業的業績預告中稱,公司強化產品品質、積極開拓市場、優化營銷渠道,市場競爭力提升,銷售規模擴大;公司2021年同期支出了大量廣告費用,2022年上半年度未發生該類大額廣告費用支出,銷售費用同比減少。
過去,千禾味業的擴張路徑離不開其對營銷的“依賴”,冠名熱門綜藝節目,持續投放廣告,在線下門店依靠大量導購地推,此前,還因營銷費用過高而遭到行業的詬病。
如此看來,“開源、節流”依舊是經濟下行時,所有企業不變的主旋律。
消費行業的邏輯非常簡單,因為疫情,大家都不怎么去餐館吃飯,所以調味品的銷售減少,但從二季度開始,疫情有所緩解,調味品下游餐飲占比較大,因此,動銷必然會同步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全國社零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降幅環比收窄17.1%,展現出復蘇趨勢。一位調味品的經銷商告訴《靈獸》,海天味業、恒順醋業、天味食品等這些品牌,在二季度的銷量都有很大改善。
即便如此形勢逐漸變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下消費信心尚未完全修復,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更難以復制2020年下半年的盛況。
除了調味品行業,二季度不少大眾商品也表現出向好的成績。
三全食品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00%~60.00%;鹽津鋪子則比上年同期增長152.97%~167.37%;而上個季度業績“爆雷”的金龍魚,則在業績說明會上稱,“公司二季度業績預計比一季度要好,產能利用率較好,訂單穩定增長。(今年食用油產品)已調過兩次價格,面對國際食用油大漲環境,近期還在考慮第三次調價。”
一方面,經濟復蘇預期之下,消費品價格開始回升;另一方面,在全球的通脹壓力下,國內也有一定的壓力,最典型的是,國內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6月下旬與6月中旬相比,生豬價格環比上漲11.6%。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里,豬價的漲幅已經超過50%,之前排骨30元/斤,現在漲到40多元一斤。
而豬肉又是中國人最主要的肉類食品,其價格也備受關注,核心原因有兩點:一是,中國對豬肉的需求量巨大,決定了豬肉價格的“江湖地位”;二是,豬肉價格是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甚至戲稱CPI是“中國豬肉指數”,是衡量通脹的關鍵指標。
事實上,豬肉價格的上漲的確會給居民生活增加一定負擔,但對其CPI以及后續貨幣政策的影響并不大,豬肉價格上行對CPI整體漲幅影響有限。
2
全球通脹越來越嚴重,相比之下,中國通脹還是處于比較安全的區域。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16日又發布了2022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結果。從數據里最直觀的內容就是GDP,2022年第二季度僅增長0.4%,上半年增長2.5%。這個目標離今年全年5.5%的目標差距不小。
而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
由于疫情的影響消費方面表現非常萎靡,4月份的社零增速是-11%,5月為-6.7%,6月才恢復到正增長,但也只有3.1%。相較于GDP增長目標還有差距。如果不能恢復到6%以上,很難起到拉動經濟的作用。
這兩天,超市企業也相繼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從目前發布的企業來看,大都依舊處于“虧損”的狀態,只是虧多或少的問題。
永輝超市預計2022年上半年度歸母凈利-1.2 億元,與上年同期歸母凈利-10.8億元相比,減虧9.6億元??鄯莾衾麑用?,永輝2022 年半年度凈利潤0.8億元,去年同期,永輝扣非凈利為-9.3億元相比減虧10.1億元。二季度永輝同店升7.2%,毛利率升2.2%。
中百集團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540.34%~708.71%;步步高同比下降85.58%~90.39%;華聯綜超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11%,毛利率下降2.44%,毛利額下降17,850萬元等等。
對于上半年業績預虧,永輝超市在公告中解釋稱,主要是由于“科技永輝”戰略持續投入,以及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等多種因素影響。2022年上半年,永輝科技投入達3億元。經初步測算,上半年公司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預計為稅前4.4億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永輝的利潤。
其他超市依舊將虧損“劍指”受到疫情反復的長期影響,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重大改變、消費力持續降低,對零售行業線下商超影響加大,以及外部競爭、渠道分流,甚至是政府補貼在二季度相對減少等情況。
超市的外部競爭壓力是老生常談,在前置倉、社區團購等業態涌現后,其業績受到很大影響。但今年上半年,社區團購大規模退潮,互聯網巨頭相繼收縮、撤城,不少超市的業績依舊沒有朝好的方向發展。
此外,CPI上行。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7%。在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價格下降33.2%,糧食價格上漲2.4%,鮮果價格上漲12.0%,鮮菜價格上漲8.0%。
由于通脹,導致食品價格上漲。二季度食品價格上漲2.3%,一季度下降3.1%。主要是受鮮果、鮮菜、雞蛋、糧食價格漲幅擴大和豬肉價格降幅收窄影響。其中,二季度豬肉價格下降2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0.5個百分點。
CPI上行將有利于超市同店增長,尤其是商超品類占比最多的生鮮水果、蔬菜價格上漲,會帶動商超營收增長,對其業績應是一大利好,但由于成本增加和消費力,導致增長并沒有顯現。
新華都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億元~2.5億元,2021年同期7356.04萬元,同比增長144.70%~239.86%。
新華都業績增長,一方面,是完成零售業務板塊11家子公司100%股權轉讓事宜, 產生投資收益1.25~1.45億元,該收益屬于非經常性損益;另一方面,主要是主業互聯網營銷業務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三江購物也稱,本季度業績預增主要系公司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帶來效益提升。
3
相比超市業態的起起伏伏,百貨業則“望不到底”的虧損。
幾天前,燕郊鑫樂匯廣場的新世界百貨被貼上了欠租閉店的告知函,里面提及,截至目前,租戶新世界仍拖欠開發商及物業處2022年2月至7月租金及物業費,累計逾期150多天,欠費金額近2000萬元。
并且稱,因新世界百貨不履行合同、拒付房租和物業費,燕郊本土開發商眾誠易達“忍無可忍”,無奈之下只能暫停房屋租賃和提供物業服務,直至新百足額繳納租金和物業費為止。
事發之后,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感慨,“新世界百貨又關了一家嗎?”。而新世界百貨目前的困境,也折射出整個行業的窘迫。
王府井在不久前發布的預減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上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3200萬元到21100萬元,同比減少23%到37%;而翠微股份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70%到80%;即便是大悅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84.54%~89.42%。
今年二季度,疫情在全國范圍內接連反彈,百貨業受到較大影響。不僅電影院暫停開放,就連引流的餐飲企業也無法堂食,對其流量造成巨大的影響。同時,還需要按照當地政府要求落實防疫政策,不同程度地閉店或者縮短了營業時間。
尤其是北京地區,不少百貨業都暫停營業時間長達12至30天,不少百貨業針對小微商戶和個體工商戶進行租金減免政策。這使得百貨業上半年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商品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同時,租賃收入大幅下降,導致主營業務也受到牽連。
進入6月以后,各地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公司積極開展引流擴銷工作,經營業績開始趨穩回升。
在已公布的數據中,唯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63007億元,增長3.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493億元,增長5.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9%。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5.7%、2.4%、5.1%。
綜合來看,二季度消費品有向好的趨勢,但零售業態想要恢復到之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百貨業則身處低谷中。
下半年,經濟依舊面臨增長的壓力,但從6月份趨勢已經有苗頭,將拉動經濟,貨幣政策一定會更加寬松。
盡管拉動經濟是首要任務,但通脹問題同樣需要考慮,更為關鍵的是消費能否起來,目前來看,難度不小。
本文轉載自靈獸(ID:lingshouke),已獲授權,版權歸靈獸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