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精釀啤酒熱度上升,激烈的競爭正在加劇行業內部的淘汰速度。

圖片來源:unsplash
今夏,精釀啤酒賽道迎來新一輪“升溫”。
從街頭巷尾的小酒館,再到淘寶上網羅各國精釀的集合店,本土精釀品牌頻頻出圈。盒馬、美團、叮咚買菜的先后入局,推動精釀啤酒朝著大眾消費品的方向靠攏。
今年5月,盒馬精釀啤酒的同比銷量增長369%;叮咚買菜6月推出的自有精釀啤酒品牌“1972農場”,開賣兩周單日單品銷量達16000罐。在自有精釀品牌助推下,6月份叮咚買菜精釀啤酒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0%。
一路走來,精釀啤酒熱度未減。而熱度之下,行業內部的淘汰賽也正倍速上演。
夏日剛需,精釀啤酒風從何來
李立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精釀酒吧是他和朋友的固定聚會地點,大躍啤酒、京A、悠航鮮啤、大宇宙......東城區的每一家精釀酒吧他都去過。
精釀啤酒比白酒時髦,比雞尾酒隨性,精釀酒吧也比夜宵擼串的大排檔更為干凈舒適,豐富的口味能夠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對于李立這樣的年輕人來說,精釀啤酒代表著一種放松而不放縱,有格調而不端著的新式社交風格。
而精釀啤酒,就誕生于啤酒愛好者對于工業啤酒的厭倦。
所謂精釀,強調的是麥芽汁濃度、啤酒花香味和更多釀酒師個性口味的融入。相比工業啤酒,精釀啤酒的產量低、成本高、生產周期長,而風味也更加復雜。
上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流行在家中自釀手工啤酒,來代替傳統的工業啤酒,從而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精釀啤酒市場。
而中國的精釀啤酒企業,2008年左右才開始批量出現。
精釀啤酒中非常著名的一款芙力草莓果啤,混合了白啤與草莓汁,度數低,飲用體驗幾乎等同于草莓汁。對于之前沒有飲酒習慣的人來說,也很易于接受。
與國內啤酒行業整體下滑趨勢相反,精釀啤酒仍保持著高速增長。2013年至2020年,精釀啤酒消費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 (CAGR)高達35.38%。
企查查數據顯示,精釀啤酒相關現存企業共4300余家。其中,僅2021年就有1300余家相關企業注冊,同比增加25.5%。截止目前,2022年共新注冊近千家相關企業。
產品定位,與工啤“和而不同”
“一入精釀深似海,從此工啤是路人。”這是精釀圈子里的一句名言,但事實上,精釀并不能取代工業啤酒的地位。
從上?;氐嚼霞覄摌I做餐飲的章勤和霞光社分享:“在燒烤攤和夜市,啤酒幾乎上桌即空,大家腳邊放著的啤酒筐里全是空瓶。在這種場景下,走量最大的往往是最便宜的本地啤酒,百威都算貴的,精釀的價錢就更不合適了。”
精釀啤酒復雜的風味需要細細品鑒,而一手擼串,一手對瓶吹的消費場景,依然由工業啤酒主導。
例如精釀啤酒中的牛奶世濤,融合了花生醬和奶油餅干的順滑口感與酒花的焦香氣息,但如果與鮮香麻辣的小龍蝦一起入口,兩者風味未必和諧。這時,反倒是口味清爽的“大綠棒子”,在食材下肚后能夠迅速沖淡口腔中的味道,對于味道濃烈的小龍蝦和燒烤來說,更為相得益彰。
隨著精釀的不斷普及,消費者逐漸發現其并不是簡單的工啤“貴替”。兩者的價格區間和消費場景各不相同,和而不同或許是更好的行業生態。
目前,中國啤酒行業格局穩定,前五家企業的銷量占比超90%,行業處于成熟期,發展也趨于停滯。
中國啤酒行業格局分布圖。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
據《天貓啤酒趨勢白皮書》分析,2021年我國精釀啤酒的市場增速已遠高于整體啤酒行業,酸啤、果啤、IPA分別增長45%、35%、19%。
隨著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精釀啤酒為啤酒行業提供了新的市場增長點,而把握這一風口,也許意味著啤酒行業重新洗牌的可能。
八仙過海,精釀啤酒路在何方
具備高品質、多口味、和高社交屬性的精釀啤酒,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符合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的特點,是消費升級的新方向。
浙商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中國精釀啤酒滲透率僅為2.2%,對比美國12.3%的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整體精釀行業也仍然保持著小、散、亂的特性,精釀啤酒“有品類,無品牌”。
高速增長的市場份額,較低的市場滲透率,加上頭部品牌的缺失,帶來的是精釀啤酒賽道的持續熱度。
從2013年開始,精釀啤酒持續受到資本關注。頭部獨立精釀廠商在資本的助推下開始連鎖運營,生產灌裝/瓶裝啤酒,發展線上銷路。頭部啤酒大廠也紛紛推出高端啤酒產品,精釀開始進入傳統的工啤渠道。
2021年以后,獨立精釀廠商獲得的融資不斷加碼,數億元的資本入局,助力精釀品牌商業化、品牌化運營。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精釀啤酒品牌融資就超過10億元。
2021年7月,精釀品牌軒博啤酒宣布完成5000萬元Pre-A輪融資,4個月后,軒博再獲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而另一精釀啤酒品牌熊貓精釀累計完成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旗下的挑戰者資本。
精釀啤酒和線下的高度適配性,以及自帶的“網紅感”,也引起了餐飲行業的興趣。巴奴、蜜雪冰城、星巴克、海底撈等連鎖餐廳或飲品店都推出了精釀自有品牌。
其中,蜜雪冰城借由自家的芙鹿家便利店開設了“福鹿家啤酒廠”,將茶飲延伸到青年人的“早C晚A”(早Coffee,晚Alcohol)之中。該品牌目前門店數量在15家左右,在小紅書上短暫“出圈”了一把,這也佐證了精釀啤酒賽道的持續火熱。
盒馬生鮮的各類精釀啤酒中,口味豐富的果啤熱度很高。在盒馬的老用戶林玲看來:“買的時候也沒關心是不是啤酒,反正盒馬自營一般都比較好喝,不太容易踩雷,就當喝飲料了。”
精釀啤酒已經由小酒館的社區生意,轉變為商業化、品牌化運營的消費品類,行業競爭正在不斷加劇。入場的各方依托不同優勢,通過品牌、渠道等多種方式來拓寬精釀啤酒的消費場景,解決精釀低市場占有率的問題。
目前來看,隨著精釀啤酒熱度上升,激烈的競爭正在加劇行業內部的淘汰速度。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年精釀啤酒相關企業注銷吊銷量逐年上升。2016年,僅有3家相關企業注銷吊銷,但2021年,這一數字上升至323家。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仍會有大量精釀品牌不斷涌現。也許中國的精釀啤酒發展也會與美國一樣,最終占到啤酒市場總份額的1/3左右,跑出云嶺這樣的本土頭部精釀品牌。
美國釀造者協會對精釀的定義第一條,就是其年產量要小于600萬桶;第二條則要求精釀酒廠保持高度的自主性,非精釀釀造者或公司機構占股不能超過25%。在這種定義下,很多精釀啤酒的“破圈”都是一個悖論。
規矩與方圓還在探索之中,資本的規則之外,還有精釀人在爭相發聲。中國的精釀發展方興未艾,前路還長。
參考資料:
[1]《2021年中國啤酒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分析五大品牌占據啤酒行業九成》,前瞻產業研究院
[2]《中國精釀啤酒產業發展現狀》,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
本文轉載自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已獲授權,版權歸霞光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活動季」即將盛大開啟
白皮書早鳥優惠 數據庫會員體驗資格 報告下載特權 …… 多重福利等你來領!
歡迎大家掃碼入群,共同交流探討新消費“真”相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