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植物奶的高熱度,植物基的另一大方向——植物肉在經歷了2020和2021年的爆紅之后,在國內市場卻日漸“平庸”。

圖片來源:unsplash
8月2日晚,網紅燕麥奶品牌OATLY公布了上半年業績,疫情下亞洲市場依然實現4成以上的增長。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備受市場關注的植物基產品熱度正在分化,植物奶的熱度在上升,而植物肉卻在降溫。
植物奶持續升溫
財報顯示,OATLY2022年上半年實現收入3.4億美元,約合2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2%,第二季度單季收入1.8億美元,同比增長21.8%。
亞洲依然是OATLY增長最快的區域市場,雖然受到疫情的沖擊,但亞洲市場上半年貢獻了7250萬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1.5%,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長了66.3%,增速還要高于第一季度。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OATLY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產能和銷量的同步增長,2021年底,OATLY在安徽馬鞍山啟用了亞洲產能最大的新工廠,并計劃在中國投建第二家新工廠。隨著產能的釋放,2022年第二季度,OATLY的產成品量為1.24億升,同比增長了17%,銷量1.21億升,則上升了27.4%。雖然OATLY并未公布中國市場的收入數字,但在此前618期間,OATLY曾透露其全渠道銷售額突破5300萬元,同比增長超150%。
財報中,OATLY公司CEO托尼·彼得森稱,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已經影響了公司在餐飲服務和新市場中擴大分銷的速度。同時,目前亞洲疫情影響仍存,因此餐飲渠道的復蘇也比預期要更慢。此外,彼得森也認為,要從乳制品消費者中轉化植物蛋白飲料消費者,進度比預期更長。
不過記者了解到,雖然受到疫情的沖擊,但目前國內市場植物奶的熱度還在不斷上升。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燕麥奶的市場規模為17.5億元,同比增長153.6%,2021年同比增長141.7%。預計未來4年中,中國燕麥奶的市場復合增長率將在50%左右。國內企業中,從頭部乳企伊利、蒙牛,到新植物基品牌奧麥星球、一番植、每日盒子等都推出了燕麥奶產品,電商平臺上銷售的燕麥奶品牌超過60個之多。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上,雀巢大中華大區首席市場官曲向明則透露,雀巢正在中國市場加速植物基領域的投入和布局,也將推出新的植物蛋白飲品豌豆飲等植物基新品。
據介紹,豌豆飲的蛋白質含量與牛奶接近,消化利用率達到98%,雀巢也希望能夠借此在火熱的植物基飲料市場上分一杯羹。
植物肉銷售遇冷
相比于植物奶的高熱度,植物基的另一大方向——植物肉在經歷了2020和2021年的爆紅之后,在國內市場卻日漸“平庸”。
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兩年植物肉賽道頻獲融資,2020到2021年,植物肉賽道共發生21件投融資事件。截至今年8月初,國內植物肉相關現存企業共100余家,2022年植物肉賽道共發生8件投融資事件,資本熱度依然可觀。
但從市場看,植物肉的熱度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2020年,包括雀巢、星巴克、肯德基、喜茶等多家餐飲食品企業在國內布局或推出相關產品,國內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涉足人造肉領域。但記者近期發現,植物肉產品已經從上述企業的菜單中“消失”。
一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憶稱,上一次銷售植物肉產品還是2020年,當時銷售情況只能算一般,目前也沒有再銷售植物肉產品的計劃。相對產品持續銷售時間較長的,是喜茶與星期零合作推出的未來肉田園三明治,后者一直到2021年還有銷售。但喜茶方面回應表示,目前這一植物肉產品因為口味迭代已經暫停銷售,后續是否有新產品還沒有準確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涉及植物肉概念的國內上市公司相關業務成績寥寥。
美盈森曾宣布與江南大學合作,推出了多款包括人造肉餅和植物蛋白雞柳等產品,2021年財報顯示,其蛋白類產品收入只有104.8萬元。2019年底,金字火腿發布公告稱,已完成植物肉產品標準備案,并陸續上線了四款植物肉產品。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金字火腿公司曾表示,植物肉將是公司確定的未來業務重點。但在2021年財報中,公司并未透露植物肉相關的數據。
8月5日,植物肉的頭部企業Beyond Meat即將公布半年報,不過其此前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并不樂觀。2021年第四季度,Beyond Meat公司凈營收約為1億美元,同比下降1.2%;2022年一季度Beyond Meat營收約為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增長明顯放緩。
在行業看來,植物肉和植物奶同為植物基產品,但國內市場表現存在差異,問題仍在消費者認知上。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植物奶屬于飲料、休閑品類,而植物肉屬于食材,對于兩者消費者認知截然不同。而且目前飲料行業的口味研發、工藝等都很成熟,而且植物奶與新咖啡、新茶飲等下游合作,在產品口感上也更容易取悅消費者。相比之下,植物肉很多基礎的問題還沒解決,比如口感,也成為阻礙植物肉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曲向明表示,目前國內植物基的市場確實存在波動,但并不會影響雀巢在可持續營養領域的整體布局,2021年雀巢于天津建設亞洲首個植物基食品工廠,也在加速本土化研發。在市場調研中,雀巢也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植物肉的口感有更高的需求,因此雀巢也在試圖通過HME高濕蛋白擠壓技術,針對中國消費者做一些配方的改良,推出比如生產香腸、四喜丸子、餃子等新產品。
不過行業依然看好國內植物肉賽道的機會。數據顯示,國內61.3%成年居民肉類攝入過量,但植物蛋白攝入比例低,比如大豆類蛋白僅占5.9%,這一趨勢可能會帶來肥胖、超重等健康問題,而植物基食品可以替代動物食品;同時植物蛋白的二氧化碳當量比動物蛋白更低,也更符合低碳的行業發展方向。
《2021中國植物肉行業洞察白皮書》指出,中國對植物性肉類的需求將在未來5年內增加200%,據 Euromonitor 預測到2023年,中國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達到130億美元。
不過雀巢方面也表示,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植物基產品的接受程度還沒有那么高,植物基產品還需要逐步引入。
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ID:cbn-yicai),已獲授權,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CBNData「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活動季」即將盛大開啟
白皮書早鳥優惠 數據庫會員體驗資格 報告下載特權 …… 多重福利等你來領!
歡迎大家掃碼入群,共同交流探討新消費“真”相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