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老年奶粉等面臨市場擴容緩慢的尷尬,產品功能化能否撬動龐大的銀發消費群體。

圖片來源:pexels
隨著傳統乳制品品類增長放緩,乳企又一次把目光投向體量更大的銀發消費群體。
在2022年半年報業績會上,包括蒙牛乳業、伊利股份、中國飛鶴等多家頭部乳企都表示下一步將在銀發經濟市場發力。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60歲以上消費者數量超過2.6億,市場潛力巨大,但一直以來,中老年奶粉等相關乳制品卻面臨市場擴容緩慢的尷尬,而此番乳企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
乳企重提銀發經濟
在近期舉行的業績會上,蒙??偛帽R敏放透露,疫情下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正在變得更高,這也是行業最重要的一個發展趨勢,蒙牛已經在布局銀發市場,并計劃在明年進行詳細的披露。伊利股份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回復表示,目前伊利也在關注銀發經濟的市場機會,詳細計劃尚不能透露,但下一步伊利將不只是從奶粉業務切入銀發市場,各產品線都會推出相關產品,比如酸奶、益生菌產品等。
在業內看來,乳企看重的是中國銀發經濟的市場潛力,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的銀發群體人口占比18.7%、達到2.64億人,這意味著巨大的增量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國內乳企第一次重點關注銀發經濟,在2018年前后,由于當時液奶和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增長見頂,國內乳企曾密集推動中老年奶粉配方化,試圖在銀發消費市場中分一杯羹,但幾年發展下來,中老年奶粉在乳企的業績報表上卻鮮有表現。
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6-2021年間,國內中老年奶粉價格由92.24元/公斤增加至100.1元/公斤,價格增速遠落后于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內曾預估,雖然發展多年,但到2021年,國內中老年奶粉所在的成人奶粉市場總體規模約在150億到200億元,僅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
中國飛鶴副總裁魏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內中老年奶粉市場擴容緩慢,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成人粉市場尚缺乏成熟的品牌,另一方面則與國內消費者消費習慣仍需培育有關。
澳優乳業也回應表示,國內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消費者的飲奶習慣并沒有形成,因此消費量增長有限,而且在飲奶方式上,有一部分消費者更愿意選擇液奶,這都影響了行業總量的增長。而之前的成人奶粉產品主要還是以基礎營養補充為主,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精細化的實際需求。
此外,國內中老年奶粉發展緩慢,也與消費者信任有關,由于基礎營養補充類奶粉產品門檻較低,導致市場上出現了部分以次充好、違規違法銷售中老年奶粉等情況,進而導致了消費群體對這一類奶粉產品不信任。
功能化能否實現行業破局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本輪國內乳企正在重新調整中老年產品戰略,近兩年來,各家乳企紛紛推出新的中老年奶粉或營養產品,逐步轉向關注細分營養健康需求,希望從產品“功能化”實現差異化,進而實現市場破局。
今年7月和9月,澳優在核心品牌佳貝艾特下推出兩款中老年配方奶粉,主要瞄準中老年人對免疫力和心腦血管健康的需求。2021年,中國飛鶴就一口氣推出四款成人功能性奶粉產品,主要針對中老年人對免疫力、心血管、骨骼、血糖健康等需求之后,今年下半年還會再推出2款成人奶粉新品,分別對應著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等需求。在業績會上,中國飛鶴總裁蔡方良也透露,在成人品類方面,將深入進行科技創新,包括逐步推進定制化等模式。而蒙牛旗下的奶粉上市公司雅士利國際公告中也顯示,目前已上市了多款功能性中老年奶粉,還有多款創新成人奶粉在研發進程中。
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奶粉企業的未來,依然是從嬰幼兒營養逐步向全家營養市場擴張,特別是中老年相關產品,但這也需要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和產品創新的投入,研發更多具備營養性、科學性和功能性的大健康產品。比如國外乳企已經在研發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等有針對性功能的營養品等,在上海進博會上已有亮相。
而這也和日本乳業的發展邏輯類似,1997年之后,由于老齡化和人口減少導致消費量減少,日本乳業企業也面臨較大的收入增長壓力,以明治乳業為例,其產品逐步向高附加值和功能化的方向靠攏,從1995年之后,明治乳業就開始在傳統乳制品之外,推出一系列功能酸奶,營養飲料等,并在2017年之后,進一步推出腸胃配方、運動營養等相關產品。
不過記者了解到,國內乳企中老年產品功能化之路仍有難題待解,因為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目前只有保健食品可以宣稱功能。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厲梁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乳企的創新轉型及提前進行研發投入的布局值得鼓勵,整體而言,普通食品的“功能”聲稱是對其所含營養素或成分的營養功效介紹,保健食品在注冊和備案要求下,是對產品所具有的穩定的保健功能予以標識,兩者區別明顯。
對此,魏靜也表示,現階段中國對功能性食品的生產、上市、銷售要求嚴格,但在功能性食品領域,要想培育出有標識性的中國品牌,一方面建議施行適度寬松的政策,例如擴大原料目錄、加速原料備案審批等,以提升市場主體競爭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應認識到不同國家消費者體質及保健方式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實現產品成分創新、研發創新,實現差異化競爭。
宋亮也建議,目前國內營養品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存在滯后性,也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可以盡早出臺相關規定,在抬高行業門檻的同時,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乳企加快轉型。
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ID:cbn-yicai),已獲授權,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