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品類中,西式烘焙、平價咖啡&茶飲、粉面館、潮牌、商超“退潮”程度尤為嚴重。

圖片來源:pexels
又一批門店,上演告別戲碼。
快時尚巨頭GAP多地撤店清倉,4000萬美元甩賣大中華區業務,等來了“接盤人”寶尊;
掀起新能源汽車進Mall大潮的特斯拉,關閉了位于北京僑福芳草地的中國首店,轉戰郊區;
曾經的“香港美妝集合店王者”莎莎國際,褪去光環,7-9月關店近30家。
統計時間:2022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
統計范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杭州、天津、武漢9個城市的標桿購物中心(上海、北京部分購物中心暫時性關閉,2季度開關店統計不納入)
“品牌門店開關店比”=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擴張狀態(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持平(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收縮狀態(開店數<關店數)
西式烘焙
一邊閉店,一邊狂投
*“千層蛋糕愛馬仕” Lady M與代理商“分手”,關閉中國內地市場全部授權門店;
*素有“面包界星巴克”之稱的初代網紅面包新語,季內食安問題翻車、規模收縮;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連續9年虧損,門店總數從2013年的1052家萎縮至目前240余家;
*更有甚者,成立24年的南寧本土烘焙品牌蒂麗雪斯資金鏈斷裂,走向倒閉。
口味、玩法創新乏力,被年輕人拋棄??死蚪z汀“老三樣”被嫌棄多年,面包新語被嘲“難有新語”。如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言,“烘焙老品牌的倒閉與自身缺乏創新、機制僵化、團隊老化有關;
賽道競爭白熱化,遭群雄搶食。玩轉國潮、頻出爆品的新中式烘焙扶搖直上,大打健康概念、第三空間的高端面包坊層出不窮,創新推出“茶飲+面包”的茶飲選手跨界而來,傳統西式烘焙品牌生存境地愈發艱難。
平價咖啡&茶飲
廝殺地帶,洗牌嚴重
-
平價茶飲圈:落寞者僅成立兩年半的喜茶子品牌喜小茶,關閉最后一店;CoCo都可、快樂檸檬、伏小桃等茶飲界前輩,季內均有數家門店關閉。得意者則包括季內27店同開的霸王茶姬、僅9月就開店近300家滬上阿姨。
-
平價咖啡圈:3年內融資5輪的時萃咖啡門店幾乎全線關閉,僅剩佛山嶺南天地店正常營業;同樣曾是資本寵兒的魚眼咖啡則在季內關閉全國最后一店。反差強烈的是,瑞幸咖啡、幸運咖、挪瓦咖啡等卻在快馬加鞭,攻城略地,業績口碑雙豐收。
得意者:定位鮮明、爆品強、供應鏈完善,擴張穩健。高頻上新、擁有頂級供應鏈的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均在今年拓店百家以上;霸王茶姬、滬上阿姨則分別以“原葉鮮奶+東方新茶鋪”、“五谷茶飲”健康飲品的鮮明標簽圈粉用戶,逆勢擴張;
失意者:差異化、產品力不足,可替代性強。關于魚眼咖啡閉店,有用戶評價,“魚眼咖啡論品質比不過真正的精品咖啡店,價格競爭力比不上Manner和瑞幸,店內裝修和座位數量也比不過隔壁星巴克。”
粉面館
賽道降溫,近六成品牌未開新店
賽道融資降溫,面館生意回歸理性。經歷了上年估值過高的賽道虛火階段,今年投資人“下注”尤為謹慎。一度高舉高打的面館“新貴”不得不按下暫停鍵,放緩拓店步伐。
承租能力弱,商場、寫字樓渠道生存難度大。面館“新貴”選址多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核心商圈購物中心、寫字樓等,租金遠高于社區街邊店,而作為剛需品類,前期盈利難度大,單店模型難打通。出于降本增效的目的,品牌紛紛收縮戰線。
消費降級,打不贏變潮的街邊小店。動輒三四十塊一碗的新式粉面館,定價比街邊小店高出一大截,日式面館更甚。消費降級、街邊小店變潮之下,新貴面館喪失優勢。
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忠誠度低。與飯食品類相比,面食品類創新難,品牌同質化嚴重——用餐環境,免費續面的營銷手段、高度相近的口感,品牌忠誠度弱、品牌復購率低。而日式面館的產品創新、口味、消費體驗固化,都跟不上中國消費者升級的需求。
潮牌
新舊勢力交替,老化品牌出局
初代潮牌老化問題突出,品牌價值折損。長時間沒有再誕生爆款,在不少消費者心中已成“時代的眼淚”,BOY LONDON甚至被稱為“土潮代表”。疊加著黃牛丑聞、國內外差異性定價、服務態度差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品牌流失老粉絲,圈不動新粉絲;
潮牌后浪兇猛,生存境地遭擠壓。WE11DONE、A-COLD-WALL*等海外新興潮牌扎堆而來,LOOKNOW、ROARINGWILD、KNOWIN等本土潮牌不斷崛起,它們以打造地標性門店、玩轉沉浸式體驗、推出城市限定等創意單品圈粉年輕人。傳統潮牌在有限的規模和愈發激烈的競爭下,競爭優勢不再明顯。
商超
遭線上線下夾擊,集體陷入寒潮
電商平臺和社區團購興盛,零售商超生存考驗加劇。年輕人的消費逐步向線上傾斜,線下實體超市的客流遭到瓜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百強超市企業客流和客單價整體呈下降態勢,同店可比銷售減少,庫存周轉天數延長;
傳統商超體驗性不足,遭倉儲會員店圍剿。商超在中國發展了20多年,還是原來的店面格局、陳列,運營體系陳舊,不符合年輕人的購物體驗和需求。與此同時,以極致性價比、高體驗為特點倉儲的會員店加快搶食,山姆會員店、Costco等在中國的加速布局也讓大賣場壓力陡增。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