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的疫情是導火索,加劇了行業的洗牌過程,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

圖片來源:unsplash
彼時,任曉煜的身份是順豐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豐趣海淘的創始人兼CEO(首席執行官)。他在2014年入職順豐,此前在阿里工作4年,是天貓跨境物流團隊初創成員之一。
2016年4月8日,進口稅制調整,原先的紅利消散,正是跨境電商行業的低谷。
6年后,“黎明”顯現。隨著跨境電商相關政策發布,中國的進口電商平臺快速鋪設成熟。疫情又加速了線上化的規模,過去三年,進口跨境電商保持近20%的年均增長率,在中國消費市場中是一抹亮色。
但任曉煜顯然沒能沐浴其中。最近,豐趣海淘再回到大眾視野是被申請破產的消息。在隨后的回應中,任曉煜透露:公司早已解散,平臺早已停運。但順豐等大股東不同意注銷。這個意氣風發、準備大干一場的“老兵”,如今也出現在限高失信名單中,名下一處房產被拍賣。
無論是破產還是解散,確定的是,豐趣海淘沒有及時轉身找到新的位置,成了海淘平臺大部隊中消失的一員——遺憾的是,它的隱沒,也沒有濺起太大的水花。
又一個海淘平臺黃了
2015年初剛成立的時候,豐趣海淘的名字還帶著母公司名字,叫“順豐海淘”。但或許是為了不讓人們將自己與“物流公司”聯系起來,不久后即改名。改名當天,它找來了當時熱播劇《何以笙簫默》的主演鐘漢良當代言人。
成為電商基礎設施的快遞公司,總免不了做電商夢。改名顯示了順豐對它能成為一個純跨境電商平臺獨立發展的期待。
在跨境進口蓬勃興起的年代,最大的掣肘之一是物流環節。而作為中國成熟玩家的順豐,自然不放過機會。早在2014年,順豐就已經推出“全球順”服務。經過多年積累,順豐也在跨境物流上搭建了較為成熟的三層物流體系。
第一層是境內保稅倉,主要用來大規模囤放標品;第二層是臺灣及香港的近海倉,便于擴充貨源;而在遠海倉則直接與當地供應商或品牌合作,更適合走一些非標品。除此之外,它在進關方面也具備效率優勢。
在豐趣海淘簡介中,它是“國內領先自營跨境電商平臺,也是國際供應鏈布局全面領先的跨境電商,極速保稅和跨境直郵雙線并行”。
據天眼查,2015年成立以來,豐趣海淘經歷2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順豐和易成實業。翻開它錯綜復雜的股權關系可以發現,最大持股者是順豐創始人王衛,持股24.86%,任曉煜持股18.29%,另外持股者中還包括了重慶沙坪壩區國資監管委員等。
2017年,豐趣海淘上升時期,任曉煜被媒體問及營收狀況,沒有透露具體數字,而是稱“2016年營收達到預期,預期2017年增長超過170%”。
作為一家“關停了才被知曉”的跨境平臺,豐趣海淘或許擁有強供應鏈優勢,但最開始它的軟肋在于名聲不足,沒法吸引足夠的消費者。
2018年,為了打響品牌知名度,豐趣海淘在重慶最大商圈解放碑開了個線下店。在新零售風風火火的時期,這是一個前沿的嘗試。店里集合了海外買手精挑細選的商品,消費者可以現場買走,也可選擇海外直郵到家。
線下顯然沒有緩解焦慮。2019年3月,豐趣海淘成立了“抖音網紅跨境聯盟”,相當于自己出貨讓網紅幫忙賣貨。
2019年下半年,豐趣海淘傳出拖欠員工工資及供應商貨款的消息。官方微信公眾號停留在2020年4月。那時,它還發了微信群二維碼,邀請粉絲加入任曉煜建的VIP客戶服務群。
如今豐趣海淘深陷債務糾紛。任曉煜已被限制高消費、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他位于江西南昌的一處住宅被拍賣,標的作價983萬元。
一個共同的劇本:倒閉,被并購
不止豐趣海淘,跨境電商領域的“鼻祖”洋碼頭也在遭遇困境。
“最早沒有人說跨境電商,也不說海淘,叫‘倒爺’。當時很多人質疑跨境進口電商,甚至形容我們是‘瘋子’。”2010年9月,曾碧波懷揣數十萬元,借了硅谷朋友的車庫作為貨倉,成立了洋碼頭。
曾碧波很早就想清楚跨境電商產業的瓶頸在于供應鏈,難點在物流。不同于其他跨境電商平臺選擇外包物流,它在移動端APP上線之前就選擇了自建物流。
基于更早的入局和布局,定位C2C買手制的洋碼頭很快成了國內跨境電商獨角獸代表,一度占據最大市場份額。2019年,靠著直播和短視頻的紅利,洋碼頭首次盈利5000萬元。跑通盈利模式后它獲得了更多融資,去年最后一輪融資完成后,洋碼頭估值超40億元,不光從線上調轉線下,計劃在100個城市布局“千店”,更是著手沖擊上市,但是隨后放棄了。
今年9月,洋碼頭突然被曝出資金緊張、人去樓空。曾碧波回應,為節約資金居家辦公,但平臺確實遇到困難,拖欠買手2億元貨款,正在尋求并購。但直到如今,并沒有買家認領。曾碧波將目前的窘境歸結為疫情、銀行抽貸、股東退股。他也同時承認自己的誤判和冒進。
縱觀國內大部分跨境電商平臺情形,這似乎是一副同樣的牌局:就此關停,或者被并購。今年7月,垂直類母嬰進口電商平臺蜜芽宣布關停APP。這個成立十多年、估值百億的電商平臺也曾布局線下,但在2019年時因擴張造成的資金后勁不足而關閉。更別提愛湊熱鬧的羅敏在兩年前推出的“萬里目”,找來一眾明星站臺百億補貼后“速生速死”,與今年他做的預制菜項目如出一轍。
據網經社統計,從2018年至2022年,跨境進口電商領域共18家企業消失,包括走秀網、HIGO、買個便宜貨、銀河進口車、海天下、佰優購、泰貨優品、海草公社、洋貨多、象米國際等——大多數還不為人熟知。
與洋碼頭同一時期誕生的獨立海淘平臺,大部分已經倒閉,被并購成了相對還不壞的出路。成立于2015年的跨境供貨平臺菠蘿蜜在2020年被B站全資收購,洋碼頭在等待“碼頭”。
玩家們的下一站:缺流量,只能擁抱其它平臺
豐趣海淘悄然消失,有人說是專做to B生意的順豐沒有服務to C的基因。但很顯然,與很多在風口中出生的平臺那樣,它并不具備在這個燒錢巨大、考驗耐力的游戲中跑到最后的能力。
這是一個十分倚賴政策的產業。任曉煜曾將跨境進口電商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是“螞蟻搬家”。2001年開始,人們通過人肉海淘和代購的形式源源不斷將海外商品“搬”回國內,C2C是主流,但總免不了一絲“灰色”屬性。
-
第二是“移花接木”。前段是傳統貿易,后段是低稅清關??缇畴娚瘫徽?,但平臺往往會陷入低價爆款混戰。
-
第三是“網羅天下”??缇畴娚痰鼗蚝煤蠛?,開始從現象走向產業,從標品到非標,從點到網。
如今整個行業正在步入第三階段。今年10月,作為中國市占率最高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天貓國際宣布旗下海外直購業務升級為“探物”。這個從2018年開始的新業務,由于貨品長尾、非標、小眾,只用3年時間就超過了天貓此前8年累積的商品數量。
在跨境電商往更高階發展時,供應鏈、資金、平臺運營能力都不可或缺,如今,還需要加上一項重要能力:對抗風險的能力。
與豐趣海淘消失在疫情爆發后一樣,洋碼頭雖然靠著充沛的糧草延遲了危機,但曾碧波也稱,疫情是一個分水嶺。海外商品供給和運輸阻滯,美國奧特萊斯不開門,日本中古店也關門了。國際航班運能較少,口岸清關時間延長,越來越多無法等待的用戶取消訂單,資金鏈危機凸顯。
近三年的疫情是導火索,加劇了行業的洗牌過程,市場集中度快速提升。易觀分析發布的《2022年第1季度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按市場份額,天貓國際份額為37.7%,排名第一;考拉海購為23.9%,排名第二;京東國際份額為20.1%,排名第三;唯品國際為9.4%,排名第四。
用戶選擇到一個平臺消費的幾個關鍵因素,一是商品豐富度和顆粒度,二是價格,三是服務,包括正品保障,物流時效等。在商品的豐富度以及其能承擔的更低毛利率、耕耘更成熟的基礎設施方面,實力更強勁的綜合電商都明顯更勝一籌。蜜芽創始人劉楠總結道:“當綜合電商擁有算法能力之后,可以讓垂直人群在綜合電商上看到垂直內容。”
更關鍵的是,平臺的引流能力相較垂直電商更強,以至于最近幾年,垂直電商的生存空間在快速收窄。
任曉煜曾稱豐趣海淘的優勢之一是運營用戶的能力,不靠廣告投放而靠口碑傳播。甚至在微信小程序流量紅利期時,他稱,不會視微信為引流工具,而是承載與用戶溝通的功能。但是很快,幾年后它就投入了抖音的懷抱,成為網紅背后的供應鏈公司。
洋碼頭也在抖音與主播合作,嘗試為App引流,但很快就發現行不通。于是洋碼頭索性放棄導流,而是專注做好供貨,為此還開了個B2B貿易公司。
蜜芽也改變了未來的方向,發力品牌與供應鏈,包括自有品牌、供應鏈定制爆款,以及提供品牌服務。2020年,前二者的銷售已經超過6成。如今劉楠在天貓和抖音都開了店。
一時鼎盛的玩家們,在一個新的時代沒有了最初的位置,紛紛尋找自己新的身份:或者退后一步成為一個供應商,或者匯入公域流量池攪動池水,用不同的方式繼續留在牌桌上。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