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以“抖音進口超市”為切口下場,能否改變當前的行業競爭格局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進口超市中所售賣的商品進口稅已經包含到商品價格中,由國內的綜合保稅倉,經內地海關檢查,再發至消費者手中。
正是由于“兩強”的存在,部分中小跨境進口電商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過去數年,洋碼頭人去樓空、美麗說HIGO關停、豐趣海淘倒閉、淘全球倒閉、網易考拉賣身等等消息也從側面反映出“海淘”賽道的不易。
新市場的“鯰魚”
因國內網購人群已觸及人口天花板,國內電商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競爭已是不爭的事實。
存量市場博弈之下,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貨架電商、種草電商等各類電商形態正在走向深度融合化,這也導致當前電商平臺的玩法上逐漸趨同。
而跨境電商是一個公認的經濟增長點。7月13日,海關發布初步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在“買全球、賣全球”方面的優勢和潛力繼續釋放,進出口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出口8210億元,增長19.9%,進口2760億元,增長5.7%,繼續保持了好的發展勢頭。
另據京東國際數據顯示,2020年到2022年,京東跨境進口購物成交額增長64%、跨境進口購物用戶數增長了近三成、跨境進口商品數增長43%。
也就是說,無論在供給端還是需求端,我國進口消費品線上市場均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
在此背景下,抖音自然也想從跨境進口電商中分得一杯羹。
而且抖音做跨境進口電商的確也有很多優勢。一方面,目前抖音逐漸完成流量去中心化,并且借助算法推薦機制+直播電商+種草電商的閉環形成打造爆品的能力。這種打造爆品的能力,未來能很好地復制到進口商品上。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旗下TikTok(抖音短視頻的國際版)在海外已本土化運營多年,并且在多個國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比如說,TikTok目前在拉美的巴西、墨西哥用戶量分別為7407萬和1100萬,這些用戶數據可以幫助TikTok快速了解當地消費者的喜好和習慣,也為將當地商品引入國內打下了基礎。借助當地多年的運營經驗和人脈關系,TikTok在海外采購商品時也能避免很多“坑”。
而且從整個行業角度,如上文所述,目前國內跨境進口電商競爭格局也趨于穩定,抖音此時入局,可以暫時忽略中小型競爭者,只需直面天貓國際和京東國際兩大對手即可。
中小“海淘”為何遭遇“團滅”?
廣義上的跨境電商概念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而真正意義上的跨境進口電商(嚴格來說,應該叫“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是指中國境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經營者自境外購買商品,并通過“網購保稅進口”或“直購進口”運遞進境的消費行為。
過去數年,國內層涌現出一批跨境進口電商明星企業,但是在過去三年特殊的背景下,全球供應鏈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再加上電商巨頭們的先發優勢,讓不少中小平臺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2017年,洋碼頭以26.3%的市場份額位居跨境電商第一名,將阿里、京東等巨頭甩在身后。但隨后幾年,洋碼頭業務發展受阻、訂單下滑。2022年9月,洋碼頭被曝上海總部“人去樓空”,一個明星創業項目就此隕落。
除了洋碼頭,此前曾風光一時的跨境進口電商明星企業如美麗說HIGO、豐趣海淘、淘全球、GMALL全球購、海天下等都已銷聲匿跡。
一位分析人士總結,擺在一眾跨境進口電商面前無法調和的現實矛盾,才是引發“洋碼頭們”“團滅”的根源所在。
其一,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高獲客成本和國內市場尚不成熟的矛盾。國內某家廣告公司的廣告優化師劉明告訴我們,和大型綜合電商平臺相比,因海淘平臺對用戶的精準度要求較高。在實際廣告投放過程中,其獲客成本往往是大型綜合電商平臺的2-4倍。如劉明所言,即使按照2019年京東、阿里獲客成本均價390元/人的兩倍計算,海淘平臺的獲客成本也接近800元/人。
但在高成本投入下,跨境進口電商APP卻存在著用戶復購率低、滲透率低的問題。
再加上最近幾年國貨日益崛起,眾多平臺也面臨著用戶訂單大量流失的困境。
其二,平臺引以為傲的商業模式和持續虧損的矛盾。這些跨境進口電商多以買手制為主要模式,而買手模式下最大的風險在于商品質量的難控。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洋碼頭的投訴高達4000多條,很多投訴都和洋碼頭的商品質量有關。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商品同質化價格戰也從未停止。比如2015年開年,洋碼頭、蜜芽寶貝、考拉海淘等進口電商網站紛紛宣布產品大幅降價促銷,標志性母嬰進口產品花王紙尿布的價格從年前普遍的120-150元,降到了100元以下,3月份甚至降到68元的最低價。
大幅降價和巨額補貼下,整個行業如烈火烹油般迎來高潮,但是也正是這種“低價搶用戶”的方式,讓很多企業出現嚴重的資金壓力。
其三,資本要求的高增長和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的矛盾。“燒錢換市場”是互聯網行業在資本推動下最為常見的打法之一,但這對于本身獲客成本就高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而言,無疑透支了行業。
資本“斷血”之后,不少平臺或轉型或賣身或最終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最終行業資源也愈發集中到京東國際、阿里國際手中,形成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
抖音短期內沖擊力有限
日活7億的抖音(2022年11月數據),自然無須像中小跨境進口電商平臺那樣為流量和用戶而感到焦慮。但在與京東國際、阿里國際競爭時,供應鏈能力仍是制約抖音電商的一大短板。
據公開信息顯示,京東物流現有保稅、直郵以及海外倉共90個,占地面積90萬平方米,通過合作方式獲得的航空貨運航線1000條。菜鳥跨境倉庫300萬平方米,包機貨運航班245架次。今年6月,菜鳥每周有8班貨運包機從中國飛往巴西,并在巴西、智利及墨西哥等拉美國家建設自動化分撥中心、海外倉及自提柜等,本地快遞倉配網絡覆蓋巴西全境,未來菜鳥會將“巴西模型”復制到更多國家。
但是抖音在倉儲、物流等關鍵環節上的布局顯然比不上有多年經驗的京東和阿里。
另需要說明的是,在電商平臺價格戰愈發激烈的背景下,一旦未來京東國際和天貓國際引入類似的“百億補貼”策略,大部分商品的價格將伴隨補貼而下降,抖音的跨境進口電商定價策略也將受到沖擊。
因此綜合來看,抖音短期內對國內跨境進口零售電商的市場份額沖擊有限。
有多年電商行業經驗的王帥指出,抖音現階段做跨境進口電商業務最需調整的是需放棄內部的“快進快出”文化??缇成唐焚|量的難控,此前不少中小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均在質量問題上吃過虧。京東國際、阿里國際市場份額得以擴大的基礎也在于二者對商品均形成了完整的質量管控流程。
因此抖音現階段應當從某一細分品類出發,待內部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規范的、流程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后,再橫向擴充到更多品類,畢竟相較于京東國際、天貓國際而言,抖音的電商業務仍處在“幼年期”。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