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背后,是資本的概念炒作,還是產業發展的必然?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狗咬膠到牽狗繩,源飛借勢起飛
源飛寵物總部素有寵物小鎮之稱的溫州市平陽縣水頭鎮,制革產業曾是這里的支柱產業,也是這里寵物用品產業的裂變之源。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狗咬膠”在這里興起頭。在源飛寵物品牌正式成立前,也是靠做“狗咬膠”起步的,與鎮上絕大多數從事寵物用品的企業別無二致。
轉折點發生在2004年,這一年,在保護環境的政策驅動下,水頭鎮有關部門啟動了對制革產業的整治整合和提升,也重新洗牌了當地的制革企業。
為在變革中求生,許多傳統制革企業不得不深化加工、延伸產業鏈,在皮具、皮帶生產以外,業已成規模的狗咬膠也成為了他們的優選,眾多競爭對手的突然涌入也讓原材料和市場進入了一個“瘋狂競爭期”。
回憶當時,源飛寵物董事長莊明允認為這是剛剛成立不久的源飛寵物所面臨的一次生死攸關的考驗,在他看來,繼續和同行在“狗咬膠”上死磕已不具意義,企業要想安身立命,必須找到的新的產品方向。
這個方向,就是寵物牽引用具?;诿翡J的商業嗅覺,莊明允和他的團隊對國外寵物消費市場以及養寵群體的行為偏好進行了詳細摸底,在充分調研和結合水頭鎮產業實際的基礎上,源飛寵物開辟了寵物牽引用具這一新賽場。
“水頭本地的皮帶、皮具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做牽引繩的產業基礎和條件已很成熟,而當時國內卻沒有一家企業進入牽引繩領域,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源飛寵物常務副總經理談云峰曾向媒體道出解釋說。
業務方向的轉變讓源飛寵物獲得了勢如破竹的發展,不僅幫它狂甩一眾競爭者,也成功圓夢資本市場?;蛟S連源飛寵物自己都沒有想過,有一天竟然能靠著賣牽狗繩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今年8月18日,源飛寵物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板,發行3410萬股,發行價為13.71元,募資4.68億元。
能成功上市,寵物牽引用具功不可沒。根據企業招股書顯示,寵物牽引工具為源飛寵物貢獻了營收的半壁江山。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源飛寵物牽引用具銷售額分別為2.37億元、3.3億元、3.52億元以及2.95億元,能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達54.81%、64.27%、58.01%、61.90%,毛利率分別達到33.15%、34.28%、34.89%、29.96%。
毫無疑問,這次業務轉型,源飛寵物,押對了。
海外年銷過十億,依然依賴代工貼牌
在飛源寵物品牌建立之初,國內寵物經濟遠沒有現在這么活躍,因而在關于“內外市場”的選擇上,飛源寵物把目光對準了市場規模更大、發展更為成熟的海外。
不出意外的,這也讓海外市場成為了源飛寵物營收的絕對主力。根據光大證券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源飛寵物外銷收入占比分別為97.4%、94.9%、95.5%,96.3%。
從地區來看,美國是源飛寵物的海外第一大市場,從2018年到2021年,分別為企業貢獻了2.5億元、2.9億元、4.1億元和7.8億元的營收,在2021年貢獻占比近八成。
表面上看,單靠寵物牽引用具一個品類就能在海外一年狂砍6億營收的源飛寵物出海成績斐然,但穿透本質,ODM業務模式之下,源飛寵物依然還是個處在生產鏈不利地位的代工者。
源飛寵物對于貼牌業務究竟有多依賴?一句話回答,它的營收幾乎全靠貼牌銷售實現。
2019年源飛寵物貼牌業務收入為5億元,占比99.74%,2020年為6億元,占比99.66%,同年隨著柬埔寨工廠的投產,2021年貼牌業務收入激增至11億元,占比99.61%,三年間,復合年均增長率達44%。
對貼牌業務的極度依賴讓源飛寵物發展自有品牌和拓展利潤空間變得十分艱難,三年來自有品牌率仍然掙扎在0.5%左右,2021年毛利率僅為22.84%,這顯然是不符合源飛寵物自身利益的。
除了對外貼牌,源飛寵物還非常依賴外協加工,靠著充當國內小型加工廠和海外品牌的“中間商”賺差價。以企業的拳頭產品寵物牽引用具為例,外協生產占比常年維持在50%左右。
自有品牌率低、營收差,高度依賴貼牌銷售和外協加工也讓飛源寵物陷入了議價能力低下的尷尬境地,即便頭頂年銷過10億的光輝業績,卻依然沒有多少屬于自己的話語權,在業務拓展上難以避免大客戶的“影響”,這一點在源飛寵物的應收賬款上就可窺見一二。
根據企業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源飛寵物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69次、4.87次和7.83次,而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分別為7.65次、7.13次、7.72次。
不僅如此,源飛寵物的壞賬準備余額也日漸呈現出走高趨勢,2019年為636.63萬元,2020年為679.17萬元,2021年更是突破千萬大關來到了1042.66萬元,對于一家還未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的新人而言,并不是一個好信號。
內拓or外拓,源飛的市場焦慮
看過去,無論是跳出“狗咬膠”競爭怪圈另辟寵物牽引用具,還是聚焦海外市場進行發力,源飛寵物都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選擇。
而向未來,源飛寵物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的歷史周期,帶領這個也已壯大的企業實現新的跨越,向股東們證明,源飛,是可以起飛的。
擺在源飛寵物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市場選擇的問題,是繼續堅持深耕海外還是轉向攻掠日臻成熟的國內市場?
從歷史經驗來看,源飛寵物長期靠海外銷售帶飛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一就是受制于中美貿易環境改變。在中美關系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也讓企業的經營風險顯著抬升,源飛在柬埔寨連設兩廠很大程度上就是為平衡貿易摩擦風險帶來的成本抬升。
其二就是以ODM業務為主導的業務模式。即便源飛寵物有信心和能力將ODM做到極致,但依然握不住發展的主動權,打不開盈利空間,一旦不能生產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或者給不出客戶想要的價格,隨時都可能成為一顆被拋棄的“棄子”,這對于外銷占比95%以上的源飛寵物來說,將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高度倚重外銷的種種風險都在提示源飛寵物,開拓內銷市場,已刻不容緩。事實上,在現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加強馬力進攻國內市場是完全合理的。
一方面,面對疫情的沖擊,中國寵物市場不降反升,顯示出了強大的韌性,2019年中國寵物市場同比增速為23%,2020年同比增速為28%,更有意思的是,中國高消費寵主占比也從2020年的21.7%提升至了2021年的25%。
這說明,不僅是養寵人群激增帶來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寵物消費的升級也在蓄力這個未來千億市場的增長。中國寵物市場或許起步得較晚,但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極具想象空間的,據歐睿預測,2027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636億元。
極具增長潛力是眾多玩家紛紛卷入寵物經濟這條賽道的重要原因,也是同行們努力沖擊資本市場的決心所在。
今年1月14日,路斯寵物順利登陸北交所,成為“北交所寵物第一股”;3月,早在2020年7月就開啟創業板IPO征程的杭州天元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元寵物)第三次提交A股注冊申請,7月,同為寵物經濟概念股乖寶寵物在創業板首發上會獲通過,跨出了A股上市的關鍵一步。
可以預見,若現在的源飛寵物還不抓緊對國內市場的爭取,在不久的將來,它或許又會讓企業面臨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
雖然目前源飛寵物的自有品牌率只有5%,底雖薄,但可扶。以源飛寵物深耕行業20年的歷史積累和服務國外優質客戶的經驗所得,發揮所處水頭鎮的區位優勢和柬埔寨兩廠的勞動力優勢,只要愿意在產品研發、設計下苦功,在用戶營銷上施巧勁,在國內市場快速打開突破口,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面對未來的行業搏殺,源飛重寵物是選擇用更新的產品去引領全新的市場?還是用更強的技術去吊打同行?又或者是用更誘惑的價格去圈住消費者?
本文轉載自消費界(ID:xiaofeijie315),已獲授權,版權歸消費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