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國外品牌今年共在中國市場開出19家“首店”。

圖片來源:pexels
“江浙滬深”是國際品牌首選,武漢新商圈展現潛能
差異化門店設計,新國貨尋求別致品牌定位
-
比起商場的標準化運作,街區店寄予品牌在店鋪陳列和設計上更大的發揮空間,這也讓品牌可以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多角度完善自己的品牌敘事空間。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香氛品牌會選擇在街區開店,大到TRUDON這樣歷史悠久的國際品牌,小到很多主打線上的小眾香氛工作室如香氛品牌「敘室」,都會通過符合自己品牌調性的別出心裁的方式,“填滿”自己的門店。
-
街區比起商場,更利于“私域化”運營。lululemon的負責人就曾表示,將品牌活動和社區進行聯結,是未來新零售生態的大勢所趨。私域營銷圍繞的“社群”本是一個較為虛擬的概念,而街區的存在則將這個概念具體化了。因此,一個具象固定的街區,可以幫品牌有效瞄準和拉攏目標受眾,完成品牌和目標消費者的強力連接。
-
街區氛圍,更利于品牌“在地氛圍”的形成。通過和當地的消費群體形成更深層次的紐帶,并且通過和當地文化的交流,品牌自身又會被賦予新的文化特點和話題。在這一方面,「觀夏」和其所在建筑和社區的相互成就是值得被研究的。
-
面對年輕消費者,“逛街”更是大勢所趨。實際上“街區文化”是歐美國家從古至今都保留的商業模式。有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地網紅街區的珠玉在前,上海,成都的網紅街區的規劃有著相似的思路。僅僅是在上海,近幾年就誕生了包括前灘太古里、蘇州河萬象天地、上海張園等多個類似商業街區,拒絕復制黏貼的首店策略以及城市文化氛圍的打造,使其成為不少年輕人周末的新去處。
護膚和香氛攻占線下,場景、體驗、美學一個都不少
“生活方式”概念異軍突起,跨界時尚為美妝開辟新渠道
-
社交屬性濃厚
-
打造品牌“自助式入駐”新模式
-
用“辦雜志”的思路去經營門店:賣的不是商品,是審美和品味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