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商平臺旗下的內容產品,多多視頻“意外”成為增長最快的玩家之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意味著,多多視頻DAU雖和抖音(超6億)、快手(近4億)仍有差距,但已超過小紅書(近億),且用戶時長則已比肩微信視頻號(30分鐘左右)。
作為電商平臺旗下的內容產品,多多視頻“意外”成為增長最快的玩家之一。
多多視頻孵化于2021年初,目前由秋白(花名)負責,他曾任職于抖音,在2021年前后加入拼多多。最初拼多多的短視頻與直播業務均分散在各個行業類目,每個行業類目配備一定人員進行運營,由類目負責人統管。
但自去年以來,為了應對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沖擊,拼多多開始將分散的直播和短視頻業務合并管理,內部將這一業務統稱為“Video View”,代號“VV”。
上線至今,多多視頻獲取用戶的方式主要為現金獎勵:其一是根據用戶瀏覽時長與瀏覽視頻數,分階段發送紅包至微信賬戶,這一部分由拼多多來承擔;其二是商家根據成熟用戶在平臺上總的停留時長與視頻數、評論數與點贊數進行提現獎勵,由商家承擔。
對下沉市場的用戶來說,這是筆可觀的收入,“只需簡單運營視頻,一個月便可以獲得幾百甚至上千元的收入”,一位接近拼多多的人士對36氪表示。
多位知情人士也透露,拼多多2022年給予多多視頻的用戶補貼金額逼近10億元。其中,補貼最狠的二季度補貼額在3-4億元,也是在這一時期多多視頻的DAU從一季度的1億增至1.2億。到三季度,由于補貼下降,DAU回落至9000萬左右,但拼多多在四季度繼續加大了補貼額,去年雙11期間,多多視頻DAU峰值一度突破了1.5億。
受補貼力度影響,多多視頻的DAU和用戶時長等數據也呈現起伏,但總體來看,多多視頻目前已經成為了可以穩定圈住上億的用戶,這也是拼多多起初入局短視頻想要實現的目的。
隨著競爭環境和業績表現沉浮,多多內容化業務經過了幾番轉變。36氪曾報道,2019年底,拼多多上線直播業務,以商家自播為主,當時該業務最高負責人為聯合創始人達達。2020年上半年,為了搭建更完整的直播生態,鼓勵達人和更多商家參與直播,拼多多直播擴充品類,做泛娛樂內容,并增設達人賽道。
2020年下半年,拼多多還曾計劃增設直播事業部,由聯合創始人芒果(花名)領導,但由于直播業務表現未達預期,該計劃未能落地。此后拼多多內容化業務一度沉寂,直到短視頻業務多多視頻崛起,重新受到一定的重視。
一位接近拼多多的人士表示,拼多多做短視頻業務舍得砸錢,且短期內不計較商業化成果。據36氪了解,2022年多多視頻(短視頻+直播)的商業化率(含電商鏈接的內容占比)僅為33%,和淘寶直播還有不小的差距,后者的商業化率已經逼近70%。
從36氪獲得的數據看,多多視頻對轉化率和購買率起到的作用的確比較有限。“去年Q4,這一業務單日傭金收入不過百萬左右,目前還處于虧損之中”,上述人士告訴36氪。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拼多多今年預計將“短視頻+直播”的商業化率提升至66%,但不收取坑位費,僅通過抽傭來獲取收入,這對營收、用戶增長和商戶粘性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在內部,拼多多把短視頻的傭金收入、直播坑位費等偏互動社交類的收入都算在廣告收入中,去年這一收入占整體廣告收入的10%左右,按照投行對拼多多2022年廣告收入近千億的規模估算,該部分收入在100億上下。
坐擁6億DAU的抖音正在電商領域攻城拔寨。不少行業人士都表示,抖音直播目前在服飾和美妝等品類上已經開始對拼多多產生沖擊,在內容化道路上不斷摸索的拼多多,的確需要拿出更多防御性武器來應對強大的對手。
(36氪作者竇軒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