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門店被反超,星巴克中國的營收也不敵瑞幸。

圖片來源:unsplash
繼門店被反超,星巴克中國的營收也不敵瑞幸。本周,瑞幸、星巴克先后公布財報,其中瑞幸二季度凈收入達62億元,同比增長88%,已超過星巴克中國同期59億元的營收。
拋開瑞幸的后來居上不提,這其實是星巴克中國業績全面回暖的一個季度,財報披露了許多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凈收入同比增長60%(去除匯率變動影響)環比增長10%;同店銷售額增長46%,同店交易量增長48%,相較上一季度增速明顯。
這家來自美國的咖啡巨頭在中國曾擁有絕對優勢,瑞幸剛崛起時,星巴克受到的沖擊實際很有限。
很可惜,它扛住了對手早期的狙擊,卻沒能躲過天災。由于以購物中心、交通樞紐點位為主,在長達三年的疫情中,星巴克中國曾因多次封鎖受重創。疫情剛開始的2020年Q1,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同比下降50%;疫情反復的2022年,星巴克中國的同店銷售同比增長始終為負,曾一度降至近30%。
星巴克最薄弱的時刻,瑞幸卻意外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機會,積極賠付造假產生的費用、開放加盟走入下沉市場、用9.9元低價策略拖住所有對手,都令其很快壯大。如今,瑞幸更是走出財務造假的陰霾——賠償和重組的費用占比只有0.1 %。
隨著星巴克走出疫情泥淖、瑞幸徹底擺脫造假丑聞,圍繞“品質”講故事的前者和圍繞“速度”講故事的后者,為了爭奪王座,或終將面臨短兵相接的局面。
熬過寒冬
星巴克中國三季度財務數據,圖片來自星巴克財報
向萬店進發
由于對開放加盟始終很警惕、堅持“第三空間”,星巴克中國在保證品質的同時,也主動放棄了速度。近十年間,星巴克在中國基本保持每年新增約500家門店的擴張速度。
這給了瑞幸后來居上的機會。瑞幸的門店多以小型快取店為主,且選址更靈活,其購物中心店只占20%左右。這幫助瑞幸在疫情中將損失減到最低,也更有助其擴大規模。
但星巴克的購物中心店卻達到了近50%,受制于“第三空間”和直營的定位,星巴克只能采取較為保守的開店策略,如今近80%的星巴克門店仍分布在一二線城市,這導致其下沉動作也一直無法快速展開。
星巴克近年來也效仿對手,開出快取店,但這類門店依然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對于下沉市場而言,星巴克的吸引力仍然在于其高品質的體驗感。
星巴克、瑞幸門店分布,圖片來自窄門餐眼
今年以來,中國的茶飲、咖啡品牌們都在向著萬店狂奔。無論蜜雪冰城、喜茶還是奈雪,均放開加盟,或極速下沉、或反攻一二線。
速度王者瑞幸更是如此。早在今年6月5日,瑞幸門店突破萬家。以其目前每年開出2000多家門店的速度來看,瑞幸在咖啡行業第一的規模將長期保持。
但星巴克卻仍然保持著外資品牌慣有的“沉穩”。按照王靜瑛的說法,星巴克要在2025年左右才能完成9000家門店的目標,這表明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將持續落后于瑞幸。
面對來勢洶洶的對手時,星巴克往往只能有限的“加速”。這一點從二者曾經的點位爭奪戰中可以看出。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瑞幸瘋狂擴張的早期,星巴克曾新開出近1000家門店,是往年的兩倍。但隨著瑞幸陷入造假風波被迫短期收縮,星巴克的門店擴張速度就恢復了常態。
今年上半年以來,星巴克已經開出了近400家門店,按照這樣的速度,星巴克今年的開店數一定會超過其固定的“每年500家”。但這和激進的中國玩家相比,仍然太慢了,
星巴克也曾嘗試過類似加盟的做法,由統一以特許經營的模式加速跑馬圈地,但特許經營帶來許多治理問題,星巴克最終在2011年收回了特許經營權。
短時間來看,星巴克也很難放棄其固有的高價格帶,是否要卷進瑞幸們號稱要打2年的9.9價格戰?這對于依然在思考復蘇話題的星巴克而言,目前的緊迫性不夠。
24年后,瑞幸憑借難以比擬的擴張速度和錯位競爭,極大沖擊著星巴克在中國的壟斷地位,而越來越多的瑞幸反超的數據或許證明,星巴克這堵高墻的似乎并不是不可翻越。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