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瑞幸和庫迪在經營模式、品牌營銷和產品定位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但出海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咖啡大戰,已經從國內打到國外。
庫迪咖啡韓國首店和印尼首店于8月8日開業,加拿大多倫多等地的門店正在籌備之中。知情人士稱,接下來還會在日本、迪拜、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店。
據悉,庫迪咖啡在海外將采取直營、聯營和區域合伙人的模式進行。其中聯營的門店有店中店、快取店、標準店、品牌店和戶外店5種店型。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稱,“庫迪咖啡致力于構建品牌、信息化和供應鏈上的強大優勢,助力廣大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輕松實現咖啡夢。庫迪咖啡獨創風險共擔的聯營模式,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實現效能最大化。”
但庫迪咖啡布局海外市場也可能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國內咖啡市場已經進入了激烈競爭階段,將門店的拓展至海外也是無奈之舉。”
國內下沉市場的咖啡“爭奪戰”
在三線城市,庫迪和瑞幸在購物場所的門店都占到三成。庫迪在購物場所的門店占比達到37%,瑞幸則為35%。兩者在辦公區門店都維持在20%左右,庫迪為23%,而瑞幸為21%。在住宅區,兩者的比例都維持在30%左右,庫迪在小區的門店占比在32%,而瑞幸則為30%。
庫迪瑞幸在國外怎么打?
在國內,庫迪和瑞幸已經打的不可開交,而隨著出海的步伐,這一“戰場”已經延伸到海外。
早在2019年瑞幸剛剛成立第二年的時候就有過“出海”規劃。當年,瑞幸與在中東13個國家經營著1900多家肯德基、必勝客等連鎖餐廳的Americana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通過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在大中東和印度地區開展咖啡新零售業務。但隨后的財務爆雷讓出海事宜沒了后續。
直到2022年4月,瑞幸公布的2021年財務公告上再次提到了出海,用詞改為“審慎開拓海外市場”。
今年起,瑞幸的海外開店加速。3月底,瑞幸位于新加坡時尚潮流聚集地,烏節路義安城和臨海購物中心濱海廣場的兩家門店同時開啟試營業。截至7月底,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門店已達9家。
據了解,咖啡店出海第一站選在新加坡開咖啡店有一定的優勢。根據歐睿信息咨詢的數據,在2019年時,以新加坡為首的東南亞六國咖啡零售額就已經達到了65億美元,2014-2019年復合年增長率為6%,遠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咖啡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瑞幸方面透露,新加坡門店的落地是瑞幸咖啡布局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通過新加坡市場跑通瑞幸在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
而庫迪把出海的第一站選在了韓國和印尼這兩個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
關于出海的原因,李穎波表示“在過去的十個月,庫迪咖啡全國開業門店數約5000家,閉店門店數僅15家,商業模式得到充分驗證,在此基礎上,公司決定正式開啟國際化戰略。”
而且即便到了海外,庫迪和瑞幸二者還是選擇了“低價搶市場”的策略。
庫迪首爾的門店,使用優惠券后40余款熱銷飲品全部1500韓元起(約合人民幣8.25元);而在印尼,40余款飲品券后價格均為18000盧比(約合人民幣8.5元)。瑞幸咖啡新加坡版APP首杯飲品優惠價是0.99新元(人民幣5元左右),并也上線了“每日領取65折優惠券”活動。
在經營模式方面,庫迪和瑞幸也延續了國內的特色模式。據了解,庫迪咖啡在海外將采取直營、聯營和區域合伙人的模式進行,而瑞幸依舊堅持自營。
一位長期觀察咖啡市場的資深人士對價值星球表示,對于咖啡行業來說,加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瑞幸和庫迪兩者模式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庫迪只做加盟,沒有拓店的資金壓力。而瑞幸前期專注自營,造假事件爆發后才逐漸開放加盟。對于庫迪來說,加盟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創始團隊受到此前財務造假的影響,本身也會融資困難。
不過有庫迪的加盟商通過媒體表示,庫迪的加盟成本在業內并無明顯優勢,加盟商大多看重的是庫迪團隊打造咖啡品牌的成功經驗,尤其是營銷能力。
出海不難,扎根不易
在庫迪和瑞幸之前,已經有多家中國新茶飲品牌選擇了出海,試圖在海外市場開辟第二戰場,尋求新的增長點。
但是,出海不難扎根卻不易。海外擴張,必須要融入當地市場,要針對當地的消費習慣、文化進行產品調整和創新,也要加強市場教育,創造消費認知。
庫迪到海外尋找增長點需要面對多個棘手的問題。首先是要面對當地咖啡品牌的競爭。以印尼市場為例,數據顯示,美國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占據印尼咖啡連鎖店市場的最大份額,占比約超45%。截止2022年8月,星巴克在印尼門店已超500家,分布在36個城市。
除此之外,Kopi Kenangan、Janji Jiwa、Excelso Coffee、Fore Coffee、Tomoro Coffee、Maxx Coffee、Jago Coffee也是印尼本土的咖啡品牌,他們各有各的特點,且店面都已經超過百家。
其次,價格戰在很多地區并不一定“好使”。在國內,低至10元以內的咖啡對消費者充滿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主要源自于與星巴克等“高價咖啡”的對比。但是星巴克在全球各國的定價策略不盡相同,導致其價格在部分地區甚至低于國內的“9.9元”。以中杯拿鐵為例,格隆匯數據顯示在瑞士需要花費7.17美元,而在土耳其僅僅需要1.31美元(約合人民幣9.5元),每杯相差近6美元。
最后,與國內競爭格局不同,新加坡、印尼等地區咖啡習慣已經成熟,消費者口味也更刁鉆。
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就指出,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咖啡品類還需一定認知過程,韓國等國家的咖啡文化相對成熟,外加不同市場存在差異,中國品牌在服務體驗和產品的認可度上仍面臨一定考驗。
朱丹蓬也表示,品牌出海,背后需要品牌化與供應鏈支撐。如何在國內跑通的模式復制到海外,需要出??Х绕放瞥掷m探索。
綜合來看,雖然瑞幸和庫迪在經營模式、品牌營銷和產品定位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但出海仍面臨著諸多挑戰,最終誰會更勝一籌還是要取決于消費者的個人喜好和需求。
但對于當地消費者來說,價格戰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他們可以享受到更實惠的咖啡了。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