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棉花娃娃會成為下一個芭比娃娃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這僅是娃媽(棉花娃娃賣家)李88其中的一款“藝人”。就在一周前,棉花星球又捧出一位“新人”——擁有夢幻般藍綠漸變發色的霜降,短短幾天已月銷近千件。不少頂著稚嫩臉龐的小學生帶著娃出現在買家秀里,給娃娃rua臉(捏娃,讓其變更可愛),梳理炸毛的頭發,再畫上甜美的腮紅,拍攝小學生的專屬vlog。
棉花娃娃,這是繼咕卡、膠帶、盲盒、手串甚至小天才手表后,小學生群體的又一社交神器。當然,小孩子的愛好已吸入更多“成年寶寶”的參與,讓這一隱秘而小眾的市場逐步走入主流社交圈。
誕生于去年8月的棉花星球是目前淘寶棉花娃娃類目第一的商家。店主李88原是藥學專業出身,后在電商領域創業,為上市公司提供代運營服務,在入坑娃圈后轉型成為一名棉花娃娃創業者,她和粉絲幾乎共創產品“出生”的全過程,只做現貨不做預售,目標是穩居第一。
藥學生開了家娃娃店
三年前,海外的飯圈刮來了關于棉花娃娃的風潮。棉花娃娃是一種全身用棉花支撐的玩偶娃娃,通常是10cm-40cm大小,最早流行于飯圈。00后的追星女孩是第一批收藏、追逐這一品類的玩家。
一位有5年娃齡的飯圈粉告訴《天下網商》,“養娃”分養“國內娃”和“國外娃”,國內的包括TFboys對應的棉花公仔,國外的相對就比較多,最早被做人形玩偶的是韓國的EXO男團成員。明星周邊的娃娃是擁有“明星屬性”的娃娃,大約在2018年左右,棉花娃娃開始從粉圈應援物中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潮玩品類,不以任何明星或虛擬人物為原型的 “無屬性”棉花娃娃開始出現。
棉花娃娃最早是從微博超話中“生長”出來的。微博上,棉花美娃娃的超話有超過370萬帖子、144萬粉絲,閱讀量達到277億,從微博超話的興趣圈層,棉花娃娃華麗出世。
三年前,李88入坑棉花娃娃,成為了一名“花花世界”里的二次元。與她二次元身份相悖的是她藥學生的身份,她從事的是POCT(即時檢驗)體外診斷,并為一家醫藥企業提供電商代運營服務。
從放棄本專業的工作跨界到入坑興趣創業就兩年,2022年8月,棉花星球成立。
早期的創業路上,陪伴棉花星球成長的只有李88自己,從畫手稿、收畫手的作品,再到反復修改的打樣、營銷,都是她獨立完成。
Mio和Mia是棉花星球的初代款。她們的原型是貓咪,眼睛、嘴巴、虎牙都充滿著貓咪萌憨的形態。Mio和Mia是一對天真爛漫的姐妹,從設計到打樣出品,前后工期超過3個月,全網擁有千萬粉絲的小學生網紅“機靈姐”也入手了這款。配合“養娃”,李88同步推出了小奶喵娃衣、公主鞋和娃盒。上線僅2個月,這對“姐妹”的銷售額沖上淘寶品類第一。
緊接著,從娃媽李88手里逐一誕生的是以idol(偶像)為創作靈感、從而設計的桃氣苞和甜豆苞,中國風的竹皖師姐和笙苼師妹,以及剛上線不久的藍發小精靈霜降。
短短半年內,棉花星球在全網收獲幾十萬粉絲。上線四個月,棉花星球成淘寶棉花娃娃品類第一。目前的7款棉花娃娃,都占據線上銷售前十,值得一提的是,線下的動銷數據,和線上的排名基本一致,這說明產品的線上數據,已完全能夠為線下賦能。
娃圈做冷啟動:與粉絲一起養成娃娃
從盲盒、咕卡,再到如今的棉花娃娃,這些從小學生群體喜好衍生出的商機,都在經歷從小眾走向更大的市場。
棉花娃娃的興趣圈層正在擴容,從小學生延伸至成年人,有數據顯示,每天都有上百萬人在淘寶搜索棉花娃娃。但《天下網商》發現,這樣的興趣圈層有一定排外性:消費者反感讓圈層外的人賺錢,因此大部分從事二次元生意的商家,本身就是圈內資深用戶。
那么,身處圈內,要將一個新品牌從0到1,產品和營銷冷啟動要怎么做?
棉花星球的做法是與粉絲共創,即從娃娃的圖紙期開始到形象設計、官配衣服都與粉絲分享,像是養成系“造娃”的概念。另一家娃圈品牌草莓宇宙用的也是這套策略。
棉花星球的人氣王桃氣苞和甜豆苞在出圖后,先放在了小紅書、QQ群、微博等社交媒體進行圖透,“我們邀請粉絲參與娃娃的性格設定,再圍繞設定出官配的主題衣服,類似接龍投票。”李88表示,2022年底,這對idol原型的棉花娃娃亮相,搭配她們屬性設計的還有打歌服娃衣。
中國風的竹皖師姐和笙苼師妹同樣也這樣“養成而生”,她們的元素中包含熊貓,正巧在她們上線之時正巧國內和花、和葉這對熊貓姐弟大火,蹭上這波熱度,直接打爆。
草莓宇宙的創始人鹿妙妙曾表示,棉花娃娃的產品營銷周期很長,有些單品甚至長達半年,整個營銷的過程從產品設計、研發就開始了,這樣的好處在于能得到用戶的快速反饋,更好地迭代產品,讓粉絲更有參與感。
在新品上市前,棉花星球會鋪設大量的短視頻內容,其中包括新手如何打理棉花娃娃,娃娃的扮靚技巧,娃娃的劇透等等。
不過,棉花娃娃這一品類的爆發,除了小眾圈層的培育,還集合產品本身、行業成熟、人口紅利等多種因素,一方面,商家更注重面部細節的打造,讓棉花娃娃外觀更軟萌可愛;另一方面,在價格方面,“無屬性”棉花娃娃的定價通常在50元到百元不等,親民的價格決定了它是個入手門檻不高的消費品;與此同時,棉花娃娃也是當代年輕人情感寄托的方式,因此,“娃圈”群體們將在棉花娃娃身上產生的消費行為稱之為“養娃”。
此外,棉花娃娃這一品類的爆發還離不開平臺的推動。比如在2021年時,棉花娃娃成為淘寶二次元類目銷量增長最猛的品類,淘寶給娃圈辦了一場時裝秀;抖音、拼多多上,棉花娃娃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在流量的加持下,繼盲盒之后,棉花娃娃成為了一大新消費品。
棉花娃娃是一門長期生意嗎?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玩具是一個好賽道。
例如芭比娃娃,其背后的美泰公司是一家生命周期延續了60多年依然經久不衰的玩具公司,每年進賬50億美金。又如在中國卷起一股玩具風潮的英國大人玩具品牌Jellycat,證明了毛絨玩具是個長期市場,只要IP能歷經時間考驗,它的玩具就能經歷時間周期。
對于加入棉花娃娃的玩家,他們大都在入行前就做了充足的市場調研。對整個行業來說,前幾年還可以說是萌芽期、競爭小,現在則入局者增多、市場擴容,但各家最終比拼的還是產品力和供應鏈的能力。一般來說,只要貨好,就能黏住一批持久而穩定的粉絲。
在產品力上,娃媽的審美決定了棉花娃娃的走勢。李88對每款娃娃的要求都是第一眼就要讓人覺得可愛,她介紹說,單就刺繡細節就會有至少十次以上的打樣,一直在小修小改,“因為棉花娃娃整個尺寸比較小,即使1毫米左右的差異,對外觀的影響也會很大。”比如眼距,鼻子、嘴巴上下的位置,一毫米之差視覺差異很大,可能就不萌了。同時,骨架的好壞也是產品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粉絲拿到娃后會給娃娃做一套“廣播體操”,給娃娃做造型,不少質量不好的娃娃在這一關就能聽到“心碎的聲音”。
如果說裸娃是棉花娃娃的靈魂,那么娃衣、配飾就是加分項,不少棉花娃娃都有自己的專屬衣柜,里頭擺放著一整個衣柜的漂亮衣服。
棉花星球的衍生品包括娃衣、頭發、發飾、書包、眼鏡,甚至腮紅、洗發水、定型水等彩妝。李88曾在自己的小紅書賬號中展示過她們售賣的一款小書包,手掌心大小的書包里竟能翻出課本、糖果、手機,全套搭配構建起娃娃的世界觀。
不少棉花娃娃商家介紹,棉花娃娃的供應鏈較為復雜,比如頭發來自義烏或許昌,裸娃來自廣東或揚州,各個部分來自不同產業帶再拼接起來。
而之所以棉花娃娃能迅速破圈,并從小眾市場進入大眾主流圈,這與上下產業鏈的供給轉型不無關系。2020年外貿停滯,不少給歐美市場供貨的廣東玩具工廠被迫轉型,他們開始接小單、接內貿單,甚至接像棉花娃娃這樣的小批量訂單;在內容生產和設計上,中國的棉花娃娃創業者也抓住了機會,設計出更適合“中國寶寶”的玩具。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和人才優勢讓棉花娃娃消費風潮興起,也讓大量90后甚至00后二次元創業者找到機會。
作為娃媽,李88始終保持著熱愛,她帶著娃娃走南闖北,去便利店也要給娃拍上幾張靚照,她表示,棉花星球只做現貨、不做預售,一切以消費者的體驗感為第一目標,這樣的理念,讓她們穩居品類第一。
對于娃圈來說,棉花娃娃并非只是簡單的玩具,有人用其解壓,有人滿足著自己的創作欲,有人則將其視為某種情感寄托?!?023中國新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近一年小紅書有關“娃圈”的筆記互動量同比增長近200%,“娃衣”在近兩年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超過146%。新消費浪潮前,中國的棉花娃娃會成為下一個芭比娃娃嗎?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