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抖音“小時達”與美團閃購,誰將成為即時零售市場的領跑者?

圖片來源:Pexels
抖音“小時達”入口
圖片來源:抖音
“小時達”之任
“小時達”的入口一直在提級。
較早是隨著抖音超市的上線,出現在抖音超市界面,除了在界面頂部與超市平行,還出現在下方的次級菜單里。有媒體表示,今年下半年被提升至抖音商城界面內,且與抖音超市保持并列。但在最新的抖音APP版本里,36氪在商城界面里并未看到抖音超市的蹤影,但后者通過搜索可以觸達。
根據tech星球報道,包括“小時達”在內的抖音即時零售,已被視為抖音電商的核心項目,同時,抖音正在搭建配送產品能力,包含騎手作業平臺、商站作業平臺、物流基礎能力、派單策略等相關模塊。
不管外賣,還是“小時達”,配送能力都是抖音的弱項。在外賣服務上,抖音使用的是第三方配送,為了覆蓋履約成本,商品偏向客單價較高的多人團購套餐。
而在“小時達”配送方面抖音選擇的依然是簽約合作方,商家也可以自行配送。一家倉店商家告訴36氪,他們是與閃送合作自配送。
目前入駐“小時達”的商家也多是擁有自我配送能力的超市,以36氪所在區域為例,主要包括物美超市、永輝超市、七鮮生活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可以幫助抖音緩解部分履約壓力。一位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商向36氪透露,抖音有要求服務商自建運力,但一直沒有執行起來。
為了支持即時零售業務,抖音已經組建配送團隊,此前36氪曾對此做過報道,新組建的配送團隊隸屬抖音中國區電商業務線,由原幸福里負責人王瀟帶隊,其實線匯報對象為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虛線匯報對象為抖音生活服務總裁朱時雨。
“小時達”的權重加升,或為抖音在貨架電商方面提供一些支撐。據36氪了解,今年抖音電商GMV的增長主要還是靠直播、短視頻這些內容電商來拉動,曾被寄予厚望的以搜索、商城為主的貨架電商增長不及預期。本地生活之外,抖音也一直在尋找另一個擁有潛在增長的零售賽道,即時零售正是其一。
另外,即時零售與抖音到店業務或許也能互為助力。一個例子是國慶前,永輝超市全國號國慶節前在抖音的首播,創下1.3億+GMV,包括到店和小時達,新增到店用戶40萬+。
成為鯰魚之前
即時零售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即時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而2022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042.86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較這一數字翻3倍。
美團、京東、抖音、阿里都想吃到蛋糕。美團已經率先跑出一段距離。前不久的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 美團閃購負責人肖昆就透露,美團閃購已和超4600家大型連鎖零售商、37萬本地小商家達成了合作,其2023年的GTV很可能達到2000億,去年這一數字在1400億上下。
美團做即時零售有著天然的場景適配,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高頻打低頻的邏輯順理成章。差異化的點在于,在貨的供給上,美團閃購很多時候依靠閃電倉。它采用加盟模式,由美團統一配貨,24小時營業,并只供給美團用戶,SKU數通常在3000個以上。相比傳統的小店,它的供給更穩定也更標準化。
據36氪了解,目前美團閃電倉的數量已經突破了5000家。一位閃電倉加盟商透露,正常情況下其日均的訂單量能到300-400單,如果不算前期投入,現在單月基本能達到盈虧平衡。
2021年開始,閃購加大了在京東優勢品類商超和消費電子上的投入,比如與小米之家和華為展開合作,今年更是攜手全國超5000家門店一起參與了iPhone15的首發。
眼下,閃購最大的對手是京東到家,后者的GTV約為閃購的一半,商超和3C是它的優勢品類。有內部人士告訴36氪,京東接受在商超上和美團長期競爭,但它認為自己的基本盤—— 消費電子 ——不能被動搖。
目前,“京東小時購”在京東app內擁有2個核心入口,除了原本的京東到家,還有位于頂部核心tab位的“小時達”,同城業務部也是京東零售核心的獨立事業部。
對于身陷 “潮汐效應” 的騎手來說,即時零售是個很好的補充,能讓他們的 “電驢” 在午餐、晚餐兩個送餐高峰之外的時段也飛馳起來。
過去幾年閃購和京東到家的增長率均維持在50%以上,在電話會上美團的高層也多次用“增長強勁”來形容閃購業務。
商業模式上,小時達業務依靠的都是“抽傭”,商業模型要優于外賣。目前,美團閃購已經接近盈虧平衡,達達集團(包括達達和京東到家)也在Q2實現了上市來的首次盈利。
它們之所以能夠做成,除了平臺連接的上百萬商家,更多依靠的還是流量的加持、規模的積累以及百萬騎手大軍帶來的高效履約。
但這些,眼下抖音似乎都不具備。
現有本地商家還不足以支撐抖音“小時達”積蓄勢能,不少商家還在觀望階段。目前抖音對入駐“小時達”的商家免收傭金,并保證高流量、高轉化。
一位剛入駐的商家表示,流量可以,但轉化還不明顯,“主要抖音沒有大量投入,后臺也不是太完善,還是用電商思維在做這個”,另有抖音相關人士告訴他,可能會在雙11打爆”小時達”。
一位北京的小超市店主則告訴36氪,兩三個月前就有抖音相關人員邀請其接入“小時達”,而他也在辦理相關資料手續中。這位店主在美團日均單量100左右,但卻忍不住吐槽美團傭金高,他期待抖音能成為打破現有局面的鯰魚。
“如果在抖音做得比較好的話,我們就可以不用做美團了。”他最后說道。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