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茶飲賽道,是新茶飲紅海中的一片藍海,風口這么大,為什么有那么多門店生意還是不好做?

圖片來源:Pexels
一進入秋冬季,養生賽道就活躍起來。
前段日子,全國各地出現“中藥奶茶店”,掀起了一股“中藥奶茶”加盟熱,這條賽道上,也不斷有品牌獲得融資。
然而,有人吃到了紅利,有人卻被割了韭菜,甚至“前期投入幾十萬,現在二手設備都賣不出去”。
“養生飲品”這個風口,到底該怎么做?
枸杞咖啡正在熱賣,而“養生賽道”卻并不好做?
百分茶上新“姜棗桂三冬暖”
來源:官方
實訪養生飲品店老板:投入30萬,最后設備都賣不掉
我采訪了幾位入局養生飲品的老板,發現這個“熱門生意”,其實并不好做。
“近兩年養生茶飲大火,打電話咨詢加盟,承諾半年回本,可還沒半年,店撐不下去了。”
在新疆的張先生加盟了一家大熱的養生茶飲品牌,他給我算了一筆賬:
“加盟費8萬,品牌使用費2萬,在加上空間設計費、設備、管理費以及首批物料的使用費,還沒開業就已經投入30萬。官方說回本周期是6~12個月,算下來每天出120杯才能回本。“
可開業后,張先生很快發現,前期靠著營銷熱度和團購,能做到不虧損,熱度退卻后,客流驟減,半年后,店面已經倒閉,全套二手設備連賣都賣不出去。
熱度減退后,加盟商的生意提前過冬,撐不下去的不在少數。
在窄門餐眼上,我看到一個曾經火熱的養生茶飲品牌,近5年的開店數量加起來有200+家,但是現有門店數量卻顯示只有100家。
上海的王先生,也分享了自己的加盟經歷。
疫情過后,王先生發現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注重“朋克養生”,他選擇開一家年輕化的養生茶飲店。
經過對比,他看中了某知名養生茶飲連鎖品牌,王先生認為:“品牌融過資,還是可信的。”
等到把店開起來,王先生大概算了下,包括設備裝修,前前后后花了近40萬。
可去年10月份剛開店,今年3月份就無奈閉店,全套設備轉賣給了下一個“上頭”的加盟商。
對此,王先生認為:“雖然是連鎖品牌,但招商團隊并不專業,選址、運營、產品的更新都遠遠不能撐得起門店的運營。”
我觀察到,今年養生茶飲大火之后,社交平臺上的加盟信息明顯增多,隨便點開一條,就能看到網友都在問如何加盟,但信息真偽難辨,想要入局的創業者,很容易被“割了韭菜”。
“年輕人養生”的風口這么大,生意到底該怎么做?
百度指數2023新飲食營銷趨勢洞察白皮書里提到,相比2022年,今年養生的社交聲量同比提升93%(2023年1~5月VS2022年1~5月)。
有行業人認為,養生茶飲賽道,是新茶飲紅海中的一片藍海。
風口這么大,為什么有那么多門店生意還是不好做?我從采訪中得到了答案。
“門店差評中,產品方面的問題接近40%。點開評論,一共三條有兩條都是吐槽不好喝,還有一條是說太貴了。”剛剛加盟某知名養生茶飲品牌的小鵬看著后臺憂心忡忡。
一方面,產品始終是立足之本,賽道再細分,受眾群體評判一杯飲品的標準,還是在于好不好喝,養生茶飲為了體現養生,在食材選擇方面本身就有比較大的局限性。
其次,很多產品性價比不高,據了解,市面上的養生茶飲,人均消費在20元左右,很多產品都在25元/杯以上。這在價格競爭激烈的飲品圈,很容易被消費者認為“不夠實惠”。
最后,養生食材本身也對規?;灿幸欢ìF制。養生茶飲的原料,不僅要考慮藥食同源,還要考慮供應鏈和穩定性問題。很多原料比較小眾,風味不穩定,獨立店能做到高標準,但幾十家、上百家連鎖店的品控,就有一定的難度。
客觀來講,飲品細分賽道是大勢所趨,“養生”作為其中熱度較高的品類,前景依舊存在,畢竟,健康、養生是所有客群都長期關注的焦點。
頭部連鎖品牌推養生屬性的新品,經常一炮而紅;小而美的獨立店主打“養生”,往往也能在當地收獲人氣。
說到底,“養生飲品”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定位清晰、受眾明確,但這也成為它的局限之處。
如果把“養生”作為品牌定位,它的消費客群、消費頻率,能撐起多大的市場規模,仍有待探索。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