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傳統電商、興趣電商、社區電商,紛紛喊出了“全網最低價”的口號。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的價格混戰如火如荼。
圖片來源:Pexels
化妝品:如果不執著于官旗,拼多多最便宜
標黃處為同一產品全網最低價,數據來源:各平臺官方APP
圖片來源:36氪
鞋服箱包:天貓還是最好買
服裝品牌低價新品天貓及抖音平臺價格對比,標黃處為同一產品全網最低價
圖片來源:36氪
3C家電:京東反擊搞“百億補貼”,距離拼多多一步之遙
3C家電一直是京東的強勢品類。如今乘著“低價”之風,拼多多已經打入了京東的腹地。
自2018年開始,每年新iPhone上市時,拼多多平臺都會直降500元以上,后來又推出百億補貼,將iPhone促銷變成常態。今年3月初,京東啟動“百億補貼”活動,正式向拼多多宣戰。
黃色標注為最低價
圖片來源:36氪
從iPhone來看,京東確實使出了一些氣力對抗拼多多。36氪對比發現,京東上享受了百億補貼的iPhone機型相比與拼多多上的同款,價格幾乎都只有11塊錢的差距,只有iPhone14 pro 128GB的暗紫、深空黑兩種顏色分別貴出341和441元,不過這兩款手機并非出自京東自營,而是平臺上的專營店。
但話說回來,京東參與補貼的iPhone數量相對較少,沒有補貼的機型,依舊比拼多多、淘寶上享受補貼的同款高出不少。以iPhone 15 Pro Max藍色256GB、iPhone15 Pro 藍色512GB為例,京東價格分別是9399、10399,天貓補貼后價格分別為8898、9798,拼多多補貼后價格則為8887、9787。
在iPhone上,拼多多是應補盡補。天貓和京東補貼的款式它有補貼,天貓和京東沒有補貼的款式它還也有補貼。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多位消費者向36氪表示,今年購買手機都轉移到了拼多多上。
家電方面,同款產品即使大家都是通過對專營店補貼,大概率還是拼多多價格最低,比如,科沃斯X1 OMNI七合一掃地機器人,京東、淘天最高為2499元,抖音其次2489,拼多多為2479。
不過也有例外??莆炙筙2上下水版掃地機器人在淘天旗艦店售價僅5399,且并未參與百億補貼,拼多多在比其高出100多塊錢的基礎上,附贈了一個美的電飯煲。
黃色標注為最低價
圖片來源:36氪
另外,36氪對比幾大平臺上的石頭掃地機器人發現,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里的石頭產品在其他平臺的官方旗艦店都搜不到,而官旗店里的新品在拼多多則不見蹤影。
黃色標準為最低價
圖片來源:36氪
這種局面的結果對于平臺而言,可能并非壞事,在“人無我有”的情況下,或許是最容易實現全網最低價的方式了。
戲劇性的是,在拼多多“無貨”下,京東在價格上又遇到了另一位對手——抖音電商,從上述表格不難看出,石頭科技多款產品抖音價格都與京東持平,有些甚至低于后者。
食品飲料:拼多多便宜大碗,新品卻難尋
今年“雙11”已經走到了第十五屆,盡管平臺都說將滿減程序簡化,但購買食品飲料時,想要買到低價,依舊要考驗一番數學計算能力。
一箱裝有12盒250ML的牛奶和另一箱裝有16盒200ML的牛奶哪一個更便宜,如果不掏出計算器比較一下平均每ML多少錢,可能你也不太能確定是否買到了實惠。
頂著頭疼,36氪試圖在不同平臺找了一些同規格食品飲料,比較下來,拼多多便宜一些,但不同商品差距不同。
標黃處為同一產品最低價
圖片來源:36氪
不像手機這類產品規格相對標準化,食品飲料關鍵在于可以自由組合成不同單元,豐富貨架同時,也能更加突出平臺的差異化——幾乎找不到完全一樣的組合。
各個平臺價格雖然很難拿來直接比較,拼多多還是有自己的方法證明便宜,那就是通過多數量形式售賣,既方便了囤貨,又免去了湊單麻煩。
但在食品飲料消費上,根據36氪接觸到的幾位消費者反饋,他們還是優先考慮天貓、抖音、京東上的旗艦店,“可能還是心理作祟,吃到嘴的東西覺得還是品牌旗艦店更讓人信任。”
在高端白酒上,拼多多也是以價格取勝。
黃色標注為最低價
圖片來源:36氪
低價所向披靡之余,拼多多還有很多甜蜜的煩惱,比如平臺上多為專營店、經銷商、供應商、賣場型旗艦店等,這是平臺低價的能力之一,但也造成了拼多多上品牌新品不足,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到的石頭科技產品的類似情況。
而具體到食品飲料上,以咖啡品牌三頓半為例,拼多多上可以說量大價低,但卻見不到其新品“鉆石星塵™?”。目前來看,京東上三頓半“鉆石星塵™?”價格較低,但據36氪了解,今年三頓半將更大的力度放在了自己的小程序「旅行者世界」中的早鳥活動「超級星」上。畢竟除了和平臺合作搞低價,品牌也想自己掌握一些權力。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