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依賴“場”的流量到追求“貨”的流量,再到當前不滿足于阿里系平臺,向全渠道尋找經營增量,盒馬不斷調整和嘗試的背后,是對于更大流量的追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盒馬三遷流量池
作為一家出生自帶聚光燈的企業,流量一直伴隨著盒馬的發展。盒馬對于流量的運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以餐飲+堂食+賣場的新物種模式引流,一度成為全國的零售業明星。
彼時,新鮮的線下門店體驗是其主要賣點。除了大閘蟹、餐飲堂食等基于商超賣場原有基礎的改造之外,2019年盒馬還轉型過探索購物中心,在深圳開出全國首家盒馬里——歲寶購物中心。
按照計劃,這一業態的所有商品都可通過盒馬App進行付款,進一步為其引流。那時在侯毅看來,線下的最大價值是提供低成本、持續不斷的流量,變成線上線下全場景 的流量,盒馬的未來會是個超級App、超級平臺。
這一時期,盒馬對于流量的獲取主要集中在線下門店,以更新鮮的“場”體驗換取更低成本的線上流量。當時的侯毅表示,“如果你在線上拉新試試看,會是巨大的成本。未來的5G時代,誰能把體驗的流量匯聚到App之上,一定是App之王。所以盒馬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把線下的流量轉變成盒馬的流量。”
不過伴隨著2019年末的新零售填坑演講,盒馬進入陣痛期。在這期間,更多的門店新業態探索放緩,盒馬的經營中心從關注零售“場”的變化來到關注零售“貨”的變化。
2022年的盒馬新零供大會上,侯毅表示將全面走向商品力建設,“不僅要向上走、向下走,還要向外走,未來10年打造可服務10億消費者的商品體系。”這一時期,盒馬認為零售競爭的本質是商品競爭。
圍繞商品力的競爭,在豐富性上,上線盒馬云超引入更多的供應商,面向全國市場提供全品類供應鏈支持;在價格力上,打響“移山價”后進一步上線“折扣化變革”,進一步滲透更多的消費人群;在獨特性上,聚焦生鮮、標品、3R等自有品牌,形成快速迭代的商品力。
這一時期,盒馬進入流量運營的第二階段,“貨”的豐富性、價格力、獨特性成為新的流量護城河。差異化的商品成為推動盒馬流量復利的重要力量,其中2022年付費會員同比增長50%,盒馬用戶的消費頻次達到4.5次/月。
從引流聚攏流量池到復購搭建護城河,流量運營的不同深度,也代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
隨著最新的全品類、全業態、全渠道經營戰略的開啟,盒馬來到流量的第三階段。在這個階段不再僅僅強調“場”或者“貨”某一個元素的極致表現,而是以“人”為中心,實現“人、貨、場”三要素全面均衡發展的全域經營。
因此,盒馬走出“盒馬”,成為全域經營的第一步。侯毅表示,盒馬將陸續在天貓、淘寶、高德、菜鳥裹裹等平臺上開設盒馬官方旗艦店,以完成阿里系平臺的覆蓋。未來,盒馬還將拓展更多的平臺渠道。
美團還會遠嗎?
從依賴“場”的流量到追求“貨”的流量,再到當前不滿足于阿里系平臺,向全渠道尋找經營增量,盒馬不斷調整和嘗試的背后,是對于更大流量的追求。
或許是步伐還不夠快,到目前為止,盒馬并未上線本地生活最大的流量平臺美團。不僅沒有盒馬,類似沃爾瑪、大潤發等主要的頭部連鎖KA商超均沒有入駐美團,也成為當下即時零售市場領頭羊美團的短板之一。
在KA商超資源上的劣勢,美團主要依靠發展美團閃購的模式來滿足供給豐富度的缺失。根據O2O Mind數據顯示,相較于京東到家綁定大型連鎖商超,呈現區域分布供給的狀態,美團閃購的供給端更強調連接中小商家雜貨點,呈現為點狀分布供給。
這樣的好處是美團相比京東到家,在商戶供給側更為多元,商戶數量遙遙領先,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長尾需求,獲得更多的訂單量,但劣勢是單均客單價遠遠低于京東到家。
根據東吳證券的分析報告顯示,目前美團閃購客單價約 70-80元,高于外賣50元的客單價,主要由于商超、生鮮、鮮花蛋糕等品類客單價明顯高于餐飲外賣;但是相較于京東到家210元的客單價仍有差距,主要由于京東到家的商超和3C品類占比和客單價較高,而閃購目前低客單價的醫藥約占1/3、拉低了整體客單價。
因此,在美團閃購的第二階段,增加更多的連鎖商超以及3C品牌入駐,增加非藥品類占比成為將成為供給端運營的重心。全國擁有超300家門店的盒馬,如果在全渠道運營策略下能夠入駐美團,顯然將有效推動美團即時零售客單價的提升。
對于盒馬來說,接入美團這類即時零售平臺的流量池,也將更好地助力其完成服務10億消費者的十年規劃。以快消品市場為例,根據東吳證券數據顯示,近年來O2O快速蠶食線下大型渠道,大賣場和超市在城鎮快消品零售市場的份額于2021年已下降至15.6%和30.9%,在整體O2O快消市場中占56%。
不過這種雙贏的合作,可能并沒有那么容易達成。相比盒馬與京東的競爭,主要集中在集團層面,美團和盒馬的競爭則堪稱白熱化。在10月份盒馬與山姆打響“移山價”的時候,美團買菜則是順勢上線“拔河價”,加入生鮮價格戰。
不僅如此,盒馬和美團的互相叫板由來已久。
2018年4月,美團外賣剛剛傳出估值200億美元的消息,侯毅就曾在微信上公開“炮轟”美團稱:“前兩年美團封殺盒馬,這個仇還沒有報了,今年盒馬將推出全新的外賣模式,看看能不能把你的估值打掉一半,不要高興的太早了……”
社區團購大戰時期,侯毅也曾喊話美團王慧文表示:美團做社區團購,犯了一個根本性錯誤,“搞混了非標品和標準化經營的區別,非標品需要無限供給,但是標品SKU有限。”
這種傷過和氣的歷史性遺留問題,導致合作難以開展并不罕見。BAT之間有形的“柏林墻”瓦解之后,抖音、美團等新生代的大平臺,正在成為重新劃分競爭陣營的新玩家。
比如在支付方面,10月份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下線微信支付,以及美團曾在支付頁面折疊支付寶選項等等。相比BAT曾經的界限分明,今天的暗箭往往更為無形。
不過在2018年王慧文曾回應侯毅稱:“做企業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不是為了搞破壞,能讓用戶有更好體驗更多選擇的參與者我們都歡迎。”如果偶然突發的摩擦,遮掩不住服務用戶的初心,那么二者雙贏的合作也不會太遠。
本文轉載自(ID:xinshangxz),已獲授權,版權歸新熵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