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一種時尚單品來說,不是你不夠時尚,只是屬于你的時尚周期還沒有到來,Crocs這個曾經和丑陋畫上等號的洞洞鞋品牌,等來了屬于自己的風潮。

圖片來源:pixabay
洞洞鞋在中國賣得比全球市場還要好,至少從Crocs的財報上看是這樣。
美國鞋履集團Crocs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2%至10.5億美元,主品牌Crocs收入大漲11.6%至7.98億美元,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太地區收入大漲26.5%至1.75億美元。
《紐約時報》曾報道,Crocs和Peloton、Zoom一起,成為了疫情宅家的三件套,而隨著世界恢復正常秩序,人們紛紛走進線下健身房和會議室,但是他們的腳上仍然踩著一雙足夠舒適的Crocs洞洞鞋。
反映在數據上,Crocs已經連續十多個季度增長,23年Q2、Q3連續兩個季度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這也讓Crocs調高了全年業績的預期,2023年將錄得39.45-40.45億美元,2023年收入有望達到50億美元。
“具體到中國,第三季度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了90%以上。”Crocs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首肯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Crocs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Crocs追隨者們創造出了一個名為‘洞門’的話題,小紅書上‘洞門’話題的瀏覽量達到6000萬次,高于二季度的4000萬次。”
“洞門”借助了宗教用語“阿門”,指那些洞洞鞋狂熱愛好者。在洞門的世界,沒有一個只穿一次洞洞鞋的人,因為只要穿上洞洞鞋就會有第二次,繼而遁入“洞門”。
“X門”最早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營銷戰的衍生物,肯德基有“瘋狂星期四”,麥當勞則靠“一加一隨心配”的“窮鬼套餐”圈起了一批忠實門徒,那些門徒親昵地將麥當勞稱之為“麥門”,后來“x門”成為了一種流行符號,用于形容那些年輕人的最愛。
“洞門”和“麥門”作為今年最為出圈的兩大門派,印證了Crocs和麥當勞作為消費品牌在年輕人中的成功。但這并不只是一場年輕人的造??駳g,背后更有一套有章可循的商業運作。
最為典型的是,兩大門派開始有意迎合這股流行文化,開始了一場拖鞋和快餐的跨界聯名。11月8日,Crocs和麥當勞推出聯名主題鞋、長襪、智必星(Jibbitz,俗稱“鞋花”),以麥當勞品牌人物奶昔大哥、大鳥姐姐和漢堡神偷為靈感設計鞋履,消費者通過Crocs天貓旗艦店、官方商城和線下門店購買。
此次聯名的四款鞋履,定價在639元-669元不等
圖片來源:Crocs
除了麥當勞,整個2023年,Crocs計劃與全球范圍內的60多個名人、品牌、授權商進行合作,其中25%是根據區域量身定制的。在圍觀過喜茶擁抱Fendi、瑞幸牽手茅臺的狂歡之后,跨界營銷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不足為怪。
但是跨界營銷正是Crocs再度翻紅的財富密碼。
2002年,三個年輕人設計了一款專門用于劃船的小木鞋,Crocs應運而生。它厚厚的鞋底和透氣的洞洞被時髦精們拒之門外,但它的防水、柔軟、輕便卻吸引了一批船員、護士、廚師和兒童。有時候,Crocs的“丑陋”是一種外顯的“舒適”,它會釋放出一種信號:我是因為穿起來舒服才長這樣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Crocs都是那個被時尚圈嘲笑、抨擊的對象,又因為Crocs聚焦在小眾人群,再疊加拖鞋季節性明顯,Crocs也想過靠多元化去擴大規模。但激進的策略和2008年撞了個滿懷,那一年Crocs虧損1.85億,股價一度跌至1美元以下。
很快,Crocs認識到“黑紅也是紅”,說服那些覺得你丑的人毫無意義,不如把自己的獨一無二發揮到極致。核心要義把“洞洞鞋”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和那些在年輕人中有時尚話語權的人和品牌進行合作,繼而走向大眾。
從2017年開始,洞洞鞋就不斷和明星、設計師、潮牌合作,從賈斯丁比伯到supreme,在社交媒體上刷足了存在感。與此同時,Crocs在黑石的幫助下降本增效、精簡SKU,逐漸回歸正軌。
洞洞鞋流行的另一個財富密碼在于它通過小配件智必星給年輕人提供個性化的表達空間。消費者通過不同的配件表達態度和風格,而這是一種天然適合社交媒體的UGC內容,在滾雪球式的二次傳播里,無論是說它“丑”或“酷”的聲音都為Crocs貢獻了流量。
在年輕人此起彼伏的DIY鞋花分享中,電商平臺已經生長起一群數額龐大的野生“鞋花販子”,而Crocs也靠著單價29塊的官方鞋花智必星賺得盆滿缽滿,23年Q3財報里,智必星比去年增長了15%,在亞洲尤為強勁。
對于每一種時尚單品來說,不是你不夠時尚,只是屬于你的時尚周期還沒有到來,Crocs這個曾經和丑陋畫上等號的洞洞鞋品牌,等來了屬于自己的風潮。時尚教母維多利亞·貝克漢姆曾說“自己寧死也不會穿Crocs”,但是現在她穿上了一款超大號的“海綿寶寶”洞洞鞋,《VOGUE》說“她背叛了自己的時尚規則”。
但是風頭正盛的Crocs并非絕無煩惱。從規模上看Crocs仍在增長,但就正如時尚的風頭總會過去,一段高速增長之后往往是平靜甚至跌落,Crocs似乎離和雙位數高增長揮手告別不遠了。
在中國,Crocs面對的問題可能更為復雜。就像lululemon在中國爆火之后,高昂的客單價讓消費人群走不出一二線城市,一如MAIA ACTIVE、粒子狂熱等更為便宜的本土品牌承接了那部分lululemon沒能吃下的份額。
同樣的問題擺在Crocs面前,不是600多的Crocs洞洞鞋買不起,而是拼多多和1688更有性價比。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