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即將登陸港股的瀾滄古茶,雖然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待解,但無疑讓眾多等待IPO的茶企看到了希望,也有助于中國茶品牌的進一步建立和破圈。

圖片來源:pixabay
茶行業,終于要迎來一個IPO。
11月7日,云南茶企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通過港交所聆訊,這意味“中國普洱茶第一股”即將誕生。這是自2011年,臺資茶企天福茗茶登陸港交所后,時隔12年資本市場終于又迎來一家茶企。
茶企上市之路,似乎一直頗為坎坷。
2020年6月,瀾滄古茶和中茶股份前后腳向深交所遞表,角逐A股“茶葉第一股”,但進展均不順利。八馬茶業自2013年以來,數次沖刺A股均以失敗告終。安溪鐵觀音、四川竹葉青、杭州龍井、華祥苑等知名茶企也曾積極謀求上市之路,但至今仍未果。
相比之下,瀾滄古茶轉戰港股的策略是明智的。2021年6月上會前,瀾滄古茶主動申請撤回申報材料,之后不久轉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3年8月,瀾滄古茶第三次在港交所遞表后,終于順利通過聆訊。
賣茶葉是一門過于傳統的生意,向來不受資本市場待見。動輒炒出“XX萬天價”、被外界貼上“暴利”標簽的普洱茶,難道是個例外?
七旬老人掌舵
瀾滄古茶的背后,站著一位女性創始人杜春嶧。
普洱茶是中國七大茶系之一,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滋味濃醇、經久耐泡,主要產地在云南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
公開資料顯示,杜春嶧就是云南普洱瀾滄人,出生于1950年。16歲那年,杜春嶧到云南西南邊陲的景邁山學習種茶和制茶技術,和來自其他地方的制茶大師一起加入了景邁茶訓班,成為其中的主要成員,這也是她制茶事業的起點。
學成之后的杜春嶧,成為了瀾滄縣茶葉廠的一名員工。由于出色的技術表現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到1977年她已經做到茶廠的副廠長,主管生產和技術。
然而,1994年前后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瀾滄縣茶廠沒能適應時代環境的改變,開始走下坡路。1998年,瀾滄縣茶廠宣布破產,老工人們只能想辦法自救。杜春嶧毅然帶領一幫員工“下海”,組建了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她也被推選為董事長,負責公司整體運營。
杜春嶧并不想簡簡單單做一個茶農,而是早早就有要做一個普洱茶品牌的決心。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透露,為了解決茶葉商品化持續經營問題,從1999年開始,瀾滄古茶就建立了公司產品檔案室,使得產品從原料入庫、過程生產到出廠整個環節的信息均有跡可循。如今,她依然穿梭在茶葉生產線上,親自把控原料、技術與倉儲關。
她堅持“質量求生存、信譽謀發展”的宗旨,“不求數量的多,只求質量的精”。
比如,瀾滄古茶的早期產品在收獲很多茶客的喜愛后,每年的訂貨量開始變大,但為了保持產品品質,杜春嶧堅持每年產量不到訂貨量的1/3。尤其當遇到茶樹收成不好的年份時,瀾滄古茶寧愿不生產,或者有的產品2年才生產一次。正因為這份堅持,瀾滄古茶逐漸在普洱茶圈內樹起標桿。
產品獲得一定口碑后,杜春嶧開始布局全國。
2009年,瀾滄古茶在全國貿易集散地廣州成立了全國營銷中心,并于201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搭建銷售網絡和終端體驗服務體系,覆蓋絕大多數覆蓋中國省級行政區。2015年,瀾滄古茶在普洱市建設了一套品牌中心體系,用來全面展示品牌形象。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瀾滄古茶走出了瀾滄縣,成為家喻戶曉的云南老字號普洱茶品牌。招股書顯示,按2022年普洱茶產品產生的收益計算,瀾滄古茶已是中國第三大普洱茶公司,市占率為2.4%。
“普洱茶第一股”
一個地道茶農帶領一幫下崗員工,卻做出很多大企業做不到的事情。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瀾滄古茶的營收分別為4.05億元、5.59億元和4.6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29億元和0.70億元。今年上半年,瀾滄古茶的營收從2022年同期的2.28億元微增至2.32億元,凈利潤從2022年同期的0.30億元降至0.24億元。
目前瀾滄古茶有三大產品線,分別為瀾滄古茶1966、茶媽媽及巖冷。
瀾滄古茶1966為經典普洱茶產品,目標對象是普洱茶愛好者及專業茶友。作為瀾滄古茶最大的收入來源,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其收入分別為2.99億元、4.14億元、3.01億元和1.55億元,占總營收的73.8%、74.1%、65.1%和66.9%。
為了進一步推廣普洱茶,2014年瀾滄古茶推出茶媽媽產品線。這一名稱源自杜春嶧的昵稱“茶媽媽”,產品包括普洱茶、紅茶、白茶及調味茶,形式覆蓋杯裝茶、袋泡茶等,以滿足大眾消費多場景需求。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茶媽媽產品線分別實現收入0.95億元、1.27億元、1.44億元及0.70億元。
巖冷則是瀾滄古茶為了擁抱年輕市場、圍繞新中產消費者推出的即時飲用品牌,由于今年7月才推出,目前還未打出聲量。
成為中國內地茶企第一股,瀾滄古茶耕耘了25年。
一方面,原料端的護城河足夠穩固。
據招股書披露,瀾滄古茶絕大部分毛茶(采摘后經過攤放、殺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后制成的茶葉)采自云南三大普洱茶產區,即普洱、臨滄及西雙版納。作為當地普洱茶品牌,得益于長年的耕作,瀾滄古茶與普洱茶主產區超百家茶葉合作社建立起了穩固的關系。
據悉,截至2023年上半年,瀾滄古茶有超過3700噸毛茶和在制茶葉存于云南特種倉庫內,分屬超過15個采購年份。普洱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殊屬性,這些庫存有助于公司適時回應市場的需求,并保證產品的長期穩定性。
圖片來源:招股書
另一方面,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時發力。
據悉,瀾滄古茶的銷售網絡由直營網絡及經銷商銷售網絡組成,基本覆蓋中國所有省級行政區。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11月1日,瀾滄古茶有557家線下門店,同時覆蓋天貓、微信、抖音、快手及京東等電商平臺。
瀾滄古茶也闖入直播間。早在2021年,瀾滄古茶就在抖音等線上平臺上試水與KOL直播合作,并在同年8月,開設抖音瀾滄古茶直播間。據瀾滄古茶方面披露,近半年來,瀾滄古茶品牌體系在直播平臺累計的GMV超過5000萬元。
圖片來源:瀾滄古茶抖音直播間
痼疾難除
雖然即將登陸資本市場邁入一個新的臺階,也不似其它茶企還備受盈利的困擾和煎熬,但瀾滄古茶仍面臨經銷商不斷流失、盈利水平開始下滑等問題。
可以看到,近年來瀾滄古茶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下跌。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瀾滄古茶整體毛利率分別為70.4%、65.9%、65.9%和60.3%,同期凈利率分別為30.3%、23.1%、15.2%和10.2%。
對此瀾滄古茶的解釋為,2021年推出了較多的普洱生茶產品,而生茶利潤空間普遍低于熟茶;另一方面,過去3年里一些門店運營被迫中斷,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和大多數傳統茶企一樣,瀾滄古茶的銷售極度依賴線下經銷商。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經銷商對公司收入貢獻在7成以上;高峰時期的2018年,公司的經銷商曾多達753家,年貢獻收入占比近9成,而如今僅剩下了500余家。
盡管瀾滄古茶曾表示,經銷商數量減少,是公司提升運營效率、主動優化的結果。但經銷商數量大幅度減少的同時,沒有迎來營收和凈利潤的明顯改善,反倒是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走低,這也暴露了瀾滄古茶經營能力存在問題。
此外,在沖刺A股和港股這幾年里,瀾滄古茶持續擴大運營規模,但相應的成本也大幅增加。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瀾滄古茶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0.87億元就增至1.36億元,從占同期總收入的21.5%升至29.5%;2023上半年,瀾滄古茶的銷售及營銷開支達到0.68億元,占比29.1%。
不難看出,面臨經營壓力的瀾滄古茶,需要通過上市來獲取資金。招股書顯示,本次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建立現代化物流和倉儲中心、建設新生產車間并改良現有生產車間,建立銷售渠道等。
尾聲
作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與消費國,我國茶行業品牌化發展卻步伐較慢。
此前,億歐曾在《世界咖啡熱了,中國茶卻“涼”了?》一文中提到,盡管行業在不斷革新,但中國茶市場一直面臨“有品類、無品牌”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茶有3000多億元市場規模,但多年來銷量達到10億級別的品牌非常少。也就是說,這個市場中的玩家很少有超過1%市場份額的,是極其分散的“螞蟻市場”。這也導致中國茶產量出眾,但卻跑不出知名的茶葉品牌。
如今,即將登陸港股的瀾滄古茶,雖然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待解,但無疑讓眾多等待IPO的茶企看到了希望,也有助于中國茶品牌的進一步建立和破圈。
本文轉載自億歐新消費(ID:EO-Consumer),已獲授權,版權歸億歐新消費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