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喜茶為代表的新中式果茶、和霸王茶姬所代表的輕乳茶興起,奶茶行業的“臺系風格”結合度就此不斷降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期,臺式奶茶1點點的“閉店潮”引發關注。“一點點慢慢退出奶茶界”、“為什么人們不愛喝一點點了”等話題接連登上平臺熱搜。針對倒閉傳聞,1點點官方回應稱,“假假假!誰說點點要倒閉了?!”還表示近期將再次與熱門游戲和平精英聯名。
極海品牌監測11月初的數據顯示,近90天內,一點點新開82家門店,新關108家門店。盡管仍有新店開出,但關店速度已經大于新開的速度,品牌正逐漸遠離消費者的視野。目前該監測平臺已下架了一點點相關數據。
而從窄門餐眼的數據來看,一點點近年來的總門店數確實在逐年減少。2021年2月門店數超過4000家,2022年6月還有3600多家,2023年6月就只有3400多家。11月2日,門店數已經降至3018家。兩年多時間里門店減少了近1000家,縮減比例約達25%。
其中,江蘇、浙江、廣東三省的門店數量縮減最為明顯。與2022年年底相比,現在的江蘇門店減少了90家至621家,浙江門店減少了120家至527家,廣東門店減少了67家至396家。
一點點的凈新增門店數也在減少。2019年還能新開店886家,平均每個月超過70家。2020年至2022年,其開店數量分別為764、497、281家。今年前10個月,凈新增門店只有55家,最少的1月更是只開了1家店。
毛利率一度「遙遙領先」
資料顯示,一點點的前身“50嵐”于上世紀90年代在臺灣創立,2012年年底正式進軍中國內地、在上海開出首店,并更名為“一點點”。憑借多款經典產品、免費小料、高性價比以及“隱藏菜單”的玩法,就此掀起了臺式奶茶風潮。
由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水果茶,用料成本更低,一點點的毛利率一直遙遙領先,在國內吸引了眾多加盟商。2017年前后,總部和加盟商都賺到了不少錢,品牌聲量就此達到高峰。
小紅書用戶@九眼橋喝一杯 是一點點四川成都的加盟商,也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她自2017年起在當地開過幾家門店,剛開始的業績表現確實不錯,回本周期也較短。但這兩年受到疫情、店鋪周圍商圈的競爭壓力等因素影響,目前只保留了一家門店。
她向「明亮公司」表示,自己作為單區域的單店加盟商,無法知道和評價公司管理層的決策,只了解單店的情況。一點點品牌方確實“不大爭氣”,開業沒活動、新品和聯名也沒什么營銷,現在新茶飲的競爭環境變了,一成不變的產品無法適應當下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就像當年的鹿角巷一樣,一點點也一直被山寨所困擾。一點點官網及公號內經常披露有關于商標侵權的訴訟案件通告,各類變形或加上前后綴的“一點點”招牌,在全國各地都曾出沒。
投產比不高
業內人士孫羿則表示,一點點的邊緣化本質還是因為產品老化,導致投產比不高、商業模型不佳,進而喪失了競爭力,被擠出了奶茶品牌一線陣營。
他向「明亮公司」指出,“臺灣奶茶”是第一代的奶茶領航者,包括一點點、CoCo都可、黑瀧堂等,他們本身的起點比較低,中國臺灣地區的人口基數又不大。等到喜茶這樣的新一代中式茶飲出現,網羅了各大零售、品牌、供應鏈的專業人士,產品有了很大的提升。奶茶行業的“臺系風格”結合度就此不斷降低,現在主流的是喜茶為代表的新中式果茶、和霸王茶姬所代表的輕乳茶。
“2015到2021年六年時間,國內餐飲產業的基礎夠大、體量擴容,消費的需求也足夠,客單價還不錯的情況下,形成了一段特殊時期,促進了優質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共同和品牌造就了行業的新繁榮。相互作用下,品牌賦能供應鏈進步,供應鏈支撐品牌發展。”
一點點不僅產品結構老化,植脂末不再是主流。而且它的運營成本也相對比較高,加盟費用沒什么價格優勢,一點點一家店在40到45萬,而喜茶的加盟費最低約38.8萬元,蜜雪冰城和古茗約35萬元,茶百道和滬上阿姨更少。品牌最常選擇的街邊鋪位,門店租金占比又高。
孫羿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判斷,一點點接下來并不會“消失”,門店數即使比起巔峰時期收縮了不少,也遠遠不到“退出奶茶界”的地步,而是會像都可CoCo一樣回落到另一個門店數量平衡點,因為品牌本身還是有一定的性價比、體量也足夠支撐,有部分老店至今仍有不錯的銷售業績。
有商場的招商人員向媒體表示,商場在考慮奶茶店招商時,目前已經不太考慮開一點點了。“2016年、2017年一點點是個不錯的招商項目,但現在太老了,品牌有所退化。在一點點和霸王茶姬之間,優選后者。”
盡管一點點近年來也在試圖作出改變,包括拓展果茶品類、今年月月上新、升級經典產品等,但目前熱銷產品依然是十年前的四季奶青、波霸奶茶、紅茶瑪奇朵,處在一二線打不過喜茶、奈雪,三四線打不過茶百道、蜜雪冰城的尷尬局面。
第一代臺式奶茶都面臨著與一點點類似的困境。CoCo都可今年門店也是負增長,黑瀧堂目前門店數僅剩500家,均顯露出了頹勢。當今,新茶飲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飽和的階段,行業增速不斷放緩,價格戰愈發激烈,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理性,這都給一點點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本文轉載自明亮公司(ID:suchbright),已獲授權,版權歸明亮公司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