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名創優品集團公布其2024財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下文都用自然年表述)財報,雷報據此獲悉:
2023年Q3,名創優品總體收入37.91億元,同比增長36.7%;經調整凈利潤為6.42億元,同比增長53.8%;經調整凈利潤率為16.9%,2022年同期為15.1%。
第三季度,TOP TOY獲得營收1.81億元,同比增長46.1%。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財報信息,TOP TOY收入的增長得益于平均門店數量同比增長16.5%,且平均單店收入同比增長25.4%。
圖片來源:官方
此外,名創優品還總結了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5.7%提升至41.8%的三大原因,其中一大原因是產品組合轉向盈利能力更高的產品,TOP TOY的毛利率有所提升。
具體到門店數量方面,截至2023年9月30日,TOP TOY門店數量為122家,同比增長13家,環比增長4家。
其中,直營店9家,同比增長1家,環比增長0家;第三方門店113家,同比增長12家,環比增長4家。
圖片來源:官方
集團訊息顯示,TOP TOY持續拓展全國門店并參加線下活動,8月中,TOP TOY登陸拉薩;9月,TOP TOY首個主題樂園店在上海迪士尼小鎮開業;10月,TOP TOY亮相CTE中國玩具展,獲得10萬+流量。
名創優品還提到,TOP TOY與眾多知名IP的聯名新品銷量迅速攀升。據雷報統計,目前TOP TOY的天貓官方旗艦店中共150款商品在售,其中有40余款產品月銷破千,最高銷量上萬。高銷量產品均為IP聯名款,合作IP包括蛋仔派對、三麗鷗、戀與制作人、迪士尼草莓熊等等。
TOP TOY還持續引入潮流產品,例如寶可夢集換式卡牌、Dora、數碼寶貝玩偶服、QMSV高達,還有龍珠一番賞等長期熱銷產品,累計單品銷售額均超過500萬元。
圖片來源:淘寶
TOP TOY似乎開啟了“狂飆”,這一點在其暑期檔收官成績單中表現更為明顯。
根據官方數據,TOP TOY上半年業績強勁增長,8月全渠道GMV超億元。其中,廣州正佳店8月業績近300萬元,上海外灘139號店7月、8月業績連續達300萬元,廣州北京路店、深圳福田CoCo Park店、湖南長沙天心國金街店等8月業績突破200萬元。
這樣的業績一定程度上歸因于TOP TOY在“盲盒”“積木”賽道的持續發力。
據了解,TOP TOY一直在開辟一條新的潮玩發展路徑,即將積木作為品牌戰略品類,持續搶占“中國積木”的品類認知與消費者心智。
今年6月起,TOP TOY開啟了“童年補償計劃”活動,以中國積木為核心,將全國100多家門店升級改造為充滿童年場景氛圍的“童年補償部”,收獲六一單日全渠道GMV達1000萬元的成績。緊接著,7月起,TOP TOY在全國65家門店同步開啟了暑期限定“中國積木”小課堂活動。
此外,TOP TOY還陸續推出了“小小CEO體驗營”“會員暑期抽賞樂”“暑期心愿計劃”等各類活動,進一步促進消費。一系列舉措,最終助力TOP TOY在Q3完成了可觀的業績增長。
從今年(自然年)整體業績情況來看,TOP TOY前9個月總營收4.92億,同比增長49%,其中Q1收入1.38億元,Q2收入1.73億元,Q3收入1.81億元。相比去年有所波動的業績,TOP TOY在今年的業績逐季提升,且前三個季度的收入就已超越2022年全年的收入。
圖片來源:官方
從財年數據看,2023財年,TOP TOY收入5.33億元,總GMV達到人民幣7.74億元;2022財年,TOP TOY收入4.47億元;2021財年(TOP TOY自2020年12月起運營),TOP TOY收入9824.1萬元。財年收入持續增長。
圖片來源:官方
名創優品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在TOP TOY品牌下提供了約7000個SKU,涵蓋8個主要品類,包括盲盒、積木、手辦、拼裝模型、玩偶、一番賞、雕塑和其他潮流玩具。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與80個IP授權商建立品牌聯名關系,同時和獨立藝術家聯名將新IP開發成潮流IP產品。
名創優品還提出,計劃在中國一二線城市擴大TOP TOY門店網絡,同時向低線城市拓展。
去年,名創優品集團創始人葉國富曾在公司港股上市溝通交流會上表示,非常看好潮玩賽道,希望可以在3年內讓TOP TOY實現單獨上市。如今,TOP TOY保持著穩定的擴張勢頭,接下來還能講出什么樣的潮玩故事,值得期待。
其他潮玩公司的Q3怎么樣?
雷報整體報道過玩具公司Q3的業績,具體到更多潮玩公司、品牌,情況如下:
泡泡瑪特公布的2023年Q3最新業務狀況(未經審核)顯示,Q3相比去年同期收入同比增長35%-40%。雷報據此粗略估算,泡泡瑪特Q3收入在15億到18億元之間。
中國內地收入同比增長25%-30%。內地渠道方面,在線上,泡泡瑪特抽盒機同比下滑10%-15%,電商平臺及其他線上平臺同比增長20%-25%,其中抖音旗艦店維持了上半年“猛增”的趨勢,Q3同比增長875%-880%、天貓旗艦店同比下滑20%-25%。
在線下,零售店Q3收入同比增長35%-40%,機器人商店收入同比增長45%-50%。此外,批發及其它渠道同比增長50%-55%。
同時,9月26日,“泡泡瑪特城市樂園POP LAND”在北京朝陽公園正式開園,這也是國內首個潮玩行業沉浸式IP主題樂園。
11月18日,泡泡瑪特公布城市樂園運營數據顯示,開業首月,泡泡瑪特城市樂園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其中18~34歲人群占比47%;平均在園時長4.32小時,園內二次消費占比達到72%。
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總經理胡健表示,泡泡瑪特城市樂園主打場景式消費,目前樂園內二消主要來自商店和餐飲,樂園的IP衍生品銷售占比是門店的5倍。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Q3延續了海外業務的高增長趨勢,港澳臺及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20%-125%。據悉,泡泡瑪特已經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全渠道入駐。
今年Q3,泡泡瑪特在泰國、美國、澳大利亞均落地了線下門店。8月,泡泡瑪特與美諾國際集團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拓泰國市場,未來將在泰國開設門店、快閃店近20家,機器人商店50臺左右。
除了開設門店,三季度泡泡瑪特還在新加坡舉辦了首屆海外PTS潮玩展,并首次參與了西半球規模最大的美國圣地亞哥國際動漫展。種種舉動,都顯示泡泡瑪特積極向海外拓展的決心。
晨光股份發布的2023年Q3報告顯示,1-9月,旗下潮玩品牌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9.16億元,同比增長44.29%。結合半年報中九木雜物社上半年貢獻的5.6億元營收,可知Q3九木雜物社收入約3.56億元,同比增長約50%。
截至9月30日,九木雜物社在全國擁有572家門店(Q3新增41家),其中直營店387家(新增28家),加盟店185家(新增13家)。
9月26日,九木雜物社單城百店達成,上海地區門店突破100家。
根據此前的財報,2019-2022年,九木雜物社持續虧損,凈虧損分別為693.11萬元、4207.86萬元、2255.78萬元以及3650.09萬元,2023年上半年則終于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743萬。
在半年報中,晨光股份提到了九木雜物社新的五年戰略,其定位是成為晨光品牌和產品升級的橋頭堡,和全國領先的中高端文創雜貨零售品牌。通過增加晨光品牌露出,帶動晨光的高端化產品開發,輸出零售能力,提供及時消費者信息和洞察。
“IP小站”品牌是金運激光旗下的IP衍生運營業務。
2023年Q3,金運激光實現營收6627.54萬元,同比減少1.36%;凈虧損533.68萬元,去年同期則凈虧損719.67萬元,同比收窄25.84%。
圖片來源:官方
2023年上半年,金運激光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6.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023.26萬元,同比收窄46.30%。
其中,IP衍生品業務(IP小站)實現收入1821.8萬元,同比減少55.13%;毛利率為33.84%,同比減少18.50%。該項營收下降原因,一是報告期內公司裁撤經營績效不達標的智能零售終端,線下銷售終端減少導致整體銷售收入下滑較大;二是報告期內公司加大了庫存商品的促銷力度,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水平。
截至2023年6月30日,IP小站機器人商店共657臺,相比年初凈裁撤495臺經營績效不達標的機器人商店。
關于線上渠道運營情況,IP小站的線上銷售渠道分為“IP小站”微信小程序等自建渠道,以及互聯網電商平臺、抖音平臺等第三方銷售平臺。
報告期內,公司自建銷售平臺微信小程序的交易額(GMV)為54.6萬元,營業收入為34.2萬元,同比下滑嚴重,累計注冊用戶數量為229.81萬;公司在第三方銷售平臺的交易額(GMV)為188.2萬 元,營業收入為150.9萬元,同樣出現較大下滑。
金運激光表示,公司已開始且將持續采取措施減少IP運營業務板塊的虧損,其中就有對線下渠道進行效能的優化調整,即關閉線下門店,裁撤經營績效不達標的線下點位,減少租金及運維等剛性支出。
從逐漸收窄的凈虧損數據來看,金運激光的止損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繼2021年以及2023年1月20日先后兩次提交招股書失效后,KK集團于7月又更新其招股書,將相關數據更新至2023年3月31日。
招股書顯示,2022年KK集團收入35.51億元,年內利潤為6186.4萬元;2023年Q1,KK集團收入達14.46億元,期內利潤7765.4萬,經調整凈利潤8594.8萬。
X11是KK集團旗下的潮玩品牌,截至2023年3月31日,門店銷售10個品類中超過1800個SKU,涵蓋盲盒、公仔、拼圖、小雕像、球形關節人偶及毛絨玩具等。
根據公開數據,X11自2020年推出后,2020年到2022年分別收入1284萬、1.59億、2.40億,營收占比也從0.8%上升至6.7%。2023年Q1,X11收入8892.4萬元,占總收入的6.1%。
圖片來源:官方
在門店方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KK集團在中國經營47家X11門店,在2022年年底,這一數量為50家。
招股書還展示了X11的單店月均GMV(交易額)詳情,在2020年到2022年,的單店月均GMV分別為62.97萬、67.22萬、49.57萬。
最新消息顯示,KK集團在10月新增了一則整體協調人公告。雷報將持續關注其IPO動態。
圖片來源:官方
整體來看,具體披露了Q3業績的潮玩公司、品牌,在三季度都有不錯的增長。
第四季度,IP線下消費也有一個好的開始。今年國慶檔,IP線下消費火爆異常、“回溫”明顯,不少品牌、公司都表示要擴展線下店鋪,遍及更多城市。
不過,時間來到今年雙11,“潮玩”的表現并不算亮眼,泡泡瑪特的統治地位也產生了動搖。
去年天貓玩具潮玩店鋪,第一名是泡泡瑪特,第二、三是樂高和萬代。今年的樂高和萬代依舊強勢,泡泡瑪特卻滑到了第七,取而代之的是光與夜之戀、三月獸、米哈游這樣的內容IP店鋪站到前排。盲盒、潮玩IP的吸引力似乎發生了下滑。
圖片來源:官方
當然,這只是潮玩在雙11活動短期內的表現。第四季度才過去一半,潮玩行業今年整體情況如何,還得看各大公司在年后交出的最終成績單。
本文轉載自雷報(ID:leinewspaper),已獲授權,版權歸雷報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