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是潮玩品牌的核心,于想要保持新鮮度的潮玩品牌而言,是重重難關,也是必經之路,而泡泡瑪特卻憑“換湯不換藥”圈粉無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3年Q3,泡泡瑪特營收同比增長超35%,其中內地營收增長超25%,港澳臺及海外營收同比增長了超120%。
泡泡瑪特2023年第三季度整體業績表現
從公司23年H1的營收占比來看,泡泡瑪特的回暖享受了線下經濟復蘇的紅利。自從2017年至2022年,公司線下渠道收入占比持續下降。但相較于22年平均數據,23年上半年公司零售店和機器人商店營收占比分別提升了8%和2%。
2017年至今內地渠道結構變化
除了線下商場人流增加的因素,泡泡瑪特自身的動作也是增長動量,不管是進軍下沉市場,還是腳步發力邁向海外的舉動,似乎都在預示著泡泡瑪特將目光放在了更加廣闊的地域和圈層,在增長放緩后迎來復蘇的春天。
下鄉滲透+出海掘金,俘獲新圈層
大城滲透到小城
城市有一二三四線之分,但人們對情緒價值和悅己之心的追求,不會有高低之別。
69元的一個盲盒,可以是打工人和學生的桌寵,可以是動漫二次元重度患者的藏品,也可以是密友和情侶的節日小驚喜,這種簡單又不貴的快樂,一線城市的都市青年可以獲得,城鎮的青年也可以享受。
在小紅書、抖音等眾多社媒平臺的輻射下,潮玩文化從高線城市滲入低線城市,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從開店數量來看,泡泡瑪特其實從2019年開始就往下沉市場滲透了,先從二線、三線開始,20-21年以后便開始往四線城市滲透。
截至2023年6月底,泡泡瑪特在內地二線及以下城市開的零售店已達121家,占內地總零售店數量的比例從兩年前的26.7%逐漸提升如今的35.6%。
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開店和機器人商店安置放緩,但是潮玩文化滲透到了二線及以下城市,“小鎮青年”為泡泡瑪特帶來新的內陸增量。
20H2-2023H1內地零售店和商店機器人開店數
從誕生伊始,泡泡瑪特便沒有將自己定位為專屬高凈值用戶的玩具,而是用獨有的IP和良心的定價,引領了“手辦普惠”。聚焦高端并不值得驕傲,不曲高和寡,讓盡可能多的消費者都能從產品中獲得精神慰藉,才是情緒價值消費品的勛章。
本土邁向海外
港澳臺及海外市場逐漸成為泡泡瑪特新的增長曲線。
泡泡瑪特在2021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2022年開始正式發力,海外及港澳臺地區營收占比9%。2023年H1,公司在港澳臺及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40%至3.76億元,港澳臺及海外市場營收占比13%。根據2023年最新的Q3業績公布,港澳臺及海外營收同比增長超120%。
2020-2023H1按地域分收入占比變化
在出海銷售渠道上, 泡泡瑪特是ToB/ToC、線上/線下全覆蓋。23年H1,公司在港澳臺及海外線下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392%,其中機器人商店渠道同比增長了556%。線上渠道聚焦在Amazon、Shopee和獨立站,其中Shopee收入從22年H1到23年H1增長了146%至1480萬元。
圖片來源:官方
圖片來源:官方
從供給端看,中國出海向來以強大的供應鏈能力而聞名,海外商品標簽上的「中國制造」,本身就是其產品質量的一大背書。豐富的IP資源疊加本土較低的制造成本,讓泡泡瑪特具備足夠的出海供給能力,作為「中國品牌」打入異域市場。
泡泡瑪特新加坡獨立站
圖片來源:官方
從需求側看,無論是潮玩文化已較為成熟的日本和歐美市場,還是對于雖然潮玩文化不成熟但經濟在蓬勃發展的東南亞市場,對于泡泡瑪特而言似乎都是優質的投資沃土。
對于前者,潮玩的玩法、形式不太需要教育,消費者已有認知;對于后者,經濟的增長也在助推消費者從物質需求向情緒需求的轉型,如果對標目前中國潮玩市場滲透率,當地潮玩也有較大的滲透空間。
生生不息的IP運營,保持品牌生命力
IP商品如何圈住消費者?
IP是潮玩品牌的核心,做好IP運營很難,也很關鍵。
一方面,IP有比較明顯的生命周期,如果不做系列革新或推出衍生產品,在幾年的時間內便能達到銷售天花板;另一方面,消費者喜好的不確定性,讓企業很難評判一款IP是否能成為爆品、能持續多久。
對原有IP的衍生品推陳出新,同時不斷吸納新IP,于想要保持新鮮度的潮玩品牌而言,是重重難關,也是必經之路。
IP分為「內容IP」和「無內容IP」,一般來說像火影忍者、鋼鐵俠,或者是哈利 · 波特這樣的內容IP,會有更長久的生命周期。畢竟,漫威花了多少套三部曲,才講好每一個超級英雄的故事,J.K. 羅琳則用多少部《哈利 · 波特》,才構筑了這樣一個滿懷夢幻的魔法世界,這樣的IP,消費者能忘嗎?
但是,內容也許是IP的靈魂,但不是IP歷久彌新的必選。
根據某潮玩企業的運營經理,像泡泡瑪特這樣的潮玩企業用戶,約70%的消費者都是年輕女性,她們在選擇潮玩時,往往只是單純地看重設計、款式和風格調性,第一眼看上去喜歡便買,否則就不買,購買行為并不復雜。
內容IP商品,通過內容牽引起消費者的聯想,只是其中一種途徑。能否在打動消費者、治愈消費者,這才是IP商品最核心的“資產”。無內容IP商品也可以通過新奇的主題、精致的設計、舒服的質感來實現這一點。
當想要買一款盲盒的時候,我們的腦袋在想什么?它好治愈,它好可愛,它給了我沉浸的瞬間。
泡泡瑪特做對了什么
維持原有IP熱度+觸達大量優質新IP,“換湯不換藥”卻圈粉無數。
一方面,經典IP微創新維持熱度。平均一周上3個新品,追求商品上市的短期爆發。正如前文提到,內容并不是IP商品的必選項,泡泡瑪特就通過高頻次的系列推新,讓不變的IP以全新的主題和格調進入大眾的視野,讓人們難以輕易忘卻它。比如,以SKULLPANDA為原型而改造的「溫度系列」和「庭前梅墨系列」就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注意。
圖片來源:官方
泡泡瑪特「庭前梅墨系列」
圖片來源:官方
根據2023年H1的公告,公司TOP3自有IP——SKULLPANDA、MOLLY和DIMOO,營收占比接近一半,頭部效應較為明顯,經典IP商品仍然強勁。
2023年H1 泡泡瑪特按IP劃分收入明細
圖片來源:官方
另一方面,持續引入新IP做探索增長曲線。泡泡瑪特有較為龐大的設計師團隊,能夠持續孵化自有IP,同時與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漫威、迪士尼公主、哈利波特等系列盲盒,依靠成熟IP已有的“信仰者”來拉升泡泡瑪特自身的銷量。
泡泡瑪特部分合作品牌
圖片來源:官方
瀝金點評
泡泡瑪特的標簽其實同時包含“大眾”和“稀缺”:有69元的盲盒,也有千元級別的MEGA系列;用規?;碌牡蛢r降低用戶的入門難度的同時,偶爾會刻意斷貨營造稀缺性。這或許也是為什么盲產品能成功滲入低線城市的同時,沒有成為“遍地都是的便宜貨”的原因之一。
為了持續為旗下的IP注入新鮮血液,除了打磨產品、高頻推新,泡泡瑪特開始重視起內容運營。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發布了旗下首款游戲,將Molly、Dimooo等核心IP融入游戲中;9月份,泡泡瑪特主題樂園在北京朝陽開業。
泡泡瑪特似乎不滿足于成為一個潮玩品牌,成為一個背靠本土供應鏈、面朝全球的國際化“潮玩集團”是他更大的夢想。夢想很美好,現實很苛刻,太多IP數量和衍生品會帶來運營層的難度,維持生命周期需要持續地有新故事,走向海外則會面臨文化差異、用戶消費習慣差異、海外成熟IP和潮玩企業的競爭。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