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品類在“悶聲發大財”?

圖片來源:pexels
1月10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應極數字(Yigrowth)首度發布2023中國品牌出海聲量TOP100,大致描繪出當下中國品牌出海的全景。基于OneSight營銷云數據庫中所覆蓋的十余個行業大類、近萬個中國出海品牌在Facebook、Instagram、X(原Twitter)等海外主流社交媒體的公開數據,CBNData將繼續發布5大品類聲量榜,綜合評定2023年中國品牌出海社交媒體影響力,沿著品類脈絡追蹤中國品牌的出海軌跡。
假發品牌風頭勝美妝,服飾賽道新生力量唱主角
在美妝個護品類,UNice、Luvme、Sunber Hair、BAISI Hair等假發品牌的表現尤為亮眼,在TOP10中占據四席。相對于國內知名假發品牌Rebecca,它們更早將眼光放諸海外。2014年就開始出海的UNice來自“假發之都”許昌,經過多年耕耘其已成長為北美假發市場的佼佼者;2019年開始出海的Luvmehair屬于“后起之秀”,追隨UNice的腳步通過跨境電商成長迅速。UNice和Luvme目前的核心市場均為北美,Statista數據顯示,2026年全球假發市場規模預計增長至132.8億美元,其中,北美假發市場2019-2020年的市場增長率高達30.35%。
CBNData發現,此類品牌多以最具展示效果和紅人效應的Instagram平臺作為主要社媒營銷平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發布產品試戴、紅人推廣和假發效果等日常產品內容,品牌還會通過“兒童發型”、“頭發Meme”等與兒童、親子關系相關的趣味性內容增強與粉絲互動。
圖片來源:OneSight營銷云-熱門帖文
美妝品類方面,SHEIN旗下的美妝品牌SHEGLAM拿下該榜單的第三名,國人熟知的新世代美妝品牌花西子、花知曉、菲鹿兒等也表現不俗。在社交媒體運營方面,它們多通過紅人營銷、妝容展示、妝前妝后對比等內容進行產品營銷,相較國際品牌更“勤奮”也更樂于投入。在社交媒體上高頻次發布、高顏值展示和高福利促互動是此類品牌的運營法寶。
此外,脫毛儀品牌Ulike 以及美瞳品牌TTDeye、moody的上榜也值得關注。這意味著,國內新消費品牌培育出的品類新生力量也在撲向海外,與此同時,這股新消費浪潮也溢出國內,在海外催生了新的品牌生力軍。
服飾品類方面,除了安踏、特步等傳統品牌外,上榜品牌幾乎都是專注海外市場的新興品牌。排名第一的Zeelool是一家來自于鄭州的眼鏡品牌,憑借高性價比與成功的紅人營銷,出海三年其業務范圍就已經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粉絲數達500萬。根據億恩網報道,2022年其獨立站的年收入在2500萬到5000萬美金之間(約等于1.7億到3.4億人民幣)。
除Zeelool外,賽維時代也是該品類中重要的頭部玩家。賽維時代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過亞馬遜、Wish、eBay、沃爾瑪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和獨立站開展業務。榜單中,除了主品牌外,旗下內衣品牌Avidlove、家居服品牌Ekouaer、男裝品牌Coofandy紛紛上榜,可見其已經形成出海的品牌矩陣布局。
在社交媒體玩法上,獨特的社群私域運營是其不同于其他品牌之處。與其他品牌只為消費者和愛好者設置“私密群組”不同,賽維時代旗下品牌的公開群組會發布主頁沒有的產品樣式和優惠來吸引那些正處于觀望階段的消費者,私密群組則提供給消費者自發交流形成UGC吸引力。
茅臺飄香海內外,茶飲品牌布局正酣
食品飲料榜單中,茅臺、李錦記、青島啤酒包攬了TOP3的位置。作為傳統品牌,他們早已通過打通銷售渠道的方式進行海外布局。隨著社交媒體興起,這批“老字號”品牌也在積極加入社媒營銷“大戰”。
例如,2022年5月茅臺就依托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現X)、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面向全球打造——“We have more”營銷活動,圍繞“更多團聚、更多感動、更多驚喜、更多藝術”等六個主題與海外消費者進行溝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OneSight營銷云后臺數據顯示,茅臺的Facebook主頁中,該活動相關的多個話題仍然維持著長時間的生命力。
榜單中最值得關注的,還是茶飲品牌的批量上榜。2023年,同樣也是茶飲密集出海的一年,蜜雪冰城、CoCo都可、快樂檸檬、霸王茶姬、鹿角巷等品牌紛紛在海外展開布局。
嘉御資本投資總監、跨境和電子商務組組長任廣向CBNData表示,把中國茶飲賣到海外的確是一門好生意。“我們也去歐美調研過餐飲創業市場,發現在美國、紐約和洛杉磯開奶茶店的門店成本結構模型,和上海開一個店,數字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不過貨幣單位是從人民幣換成美元。”
阻礙中國茶飲品牌加速出海的還是差異化的市場。“在中國,茶飲品牌可能一個月能開200家店,但在美國一個月開個10家店、20家店已經是算比較快的速度。因為海外的租賃流轉并沒有那么快,所以擴張速度很難跟上。”任廣解釋道。
雖然無從得知各家茶飲品牌具體的海外開店數據,但從社交媒體布局情況,大致可以看出其出海的市場指向。
根據OneSight營銷云后臺數據顯示,東南亞顯然是茶飲品牌的出海重鎮,其次是歐洲和北美。上文提及的五大品牌在東南亞的社交賬號數量達57個,是歐洲地區的3倍有余。其中CoCo都可的布局范圍最為廣泛,全球社交賬號數量達38個。相較之下,近兩年國內勢頭紅火的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距離開遍全球還有不少距離。
垂類家電品牌備受青睞,3C紅海市場仍有機會
作為早期布局全球市場的成功玩家,海爾、海信、美的、格力等國內傳統品牌占據了家電品類榜單半數位置。這類品牌在獲得國外先進技術、成熟品牌、完善渠道、廣闊市場的同時,已然構建起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球一體化產業鏈生態。
與此同時,國內新一波消費浪潮孕育出的清潔家電品牌也在追隨先驅者的腳步。以科沃斯、石頭、添可、追覓、云鯨為代表的掃地機器人品牌是近兩年家電出海中勢頭最為強勁的細分品類。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全球對于掃地機器人的痛點比較類似,邊角覆蓋率和智能度的有待提升,為科技能力突出的新一代中國清潔家電品牌提供了新機遇。相比本土品牌,中國清潔家電品牌在社交媒體營銷方面,更注重輸出新型的家居概念,以科技力取勝。
除了清潔家電外,廚電品牌Cosori、個人護理品牌TYMO、科技品牌徠芬等垂直品類的頭部選手也榜上有名。與國內打法相似,它們在海外也分別圍繞空氣炸鍋、直發梳、高速吹風機等核心爆品展開,憑借差異化的產品定位與更激進的社交媒體營銷,一步步贏得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數碼3C賽道,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儼然一片紅海市場。但CBNData認為,全景相機品牌Insta360和智能數碼品牌安克的成功仍有借鑒意義。Insta360抓住了全景相機的空白市場,通過研發創新在5年間成為全球化品牌;安克發現了海外3C配件市場中段價格帶的空缺,重塑了“質優價不低”的“中國制造”形象。以極致的產品滿足海外消費者未被發現的細分需求,中國3C品牌在海外同樣有可能獲得顛覆性的機會。
審校 | 逆光、桬棠
標題圖來源 | pexels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