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薛高頻陷負面輿論,高價雪糕不香了?

圖片來源:pexels
“不賣了,改行賣紅薯都不賣鐘薛高。”一位從事冷飲批發的商家對記者表示。
雖然是一句調侃,但體現出部分零售端的經銷商已經對鐘薛高這個品牌失望。據新浪財經CEO鄧慶旭4月21日的微博內容,鐘薛高創始人林盛在被“限高”后,坐了一晚上綠皮火車到北京,并表示,就是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
林盛也在微博中回應稱:“雖然限高,還是不懼坐一晚上綠皮火車到北京。我就是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我要代表所有遭遇困難的民營創業者說一句‘不跑不賴不慫’。這就是我們中國民營企業的底色!”
這家網紅雪糕品牌在近一年不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先后經歷了被傳欠薪、辦公地大門緊鎖、創始人被限高等風波。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上海多家冷飲批發部、便利店和超市發現,大部分門店已經沒有了鐘薛高的身影,一些門店的老板好不容易從冰柜底部才翻出幾支鐘薛高,口味并不齊全。
“今年我們還沒批發鐘薛高,但是過段時間可能會有。”浦東新區成山路一家冷飲批發部負責人王瑞表示。
對于近幾年鐘薛高的售賣情況,王瑞表示:“去年鐘薛高賣得不好,之前網傳‘鐘薛高曬不化’的問題對銷量影響很大。前年買得很好,大前年賣得更好,是當時的‘網紅’,有時候進貨還拿不到貨。”
“沒有鐘薛高。鐘薛高這個牌子據說今年可能會賣2.5元一支,所以今年我們沒有進貨。去年是賣14元一支的,但賣得不太好,之前幾年賣得還行。今年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再進貨,要觀望一下。”浦東新區后長街一家冷飲批發部老板表示。
“不賣了,改行賣紅薯都不賣鐘薛高。去年前期進貨價很高,后面白菜價,虧死。賣不掉的過期的也不換不退。”一位從事冷飲批發的商家劉亮在去年吃了虧,所以今年不想再賣鐘薛高了。“去年零售價13元的輕牛乳原本批發價是120元一箱,后面賣40元都沒人要,因為買高價雪糕的人少了,大家的消費能力有限。3.5元的Sa‘saa也不好賣,相對同價位雪糕毫無競爭力。”
除此之外,記者走訪的一家羅森和數家私營便利店的冰柜中,均沒有鐘薛高產品。“目前我們店里沒有鐘薛高,之前鐘薛高賣得一般,價位太高了,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接受的,還是夢龍這些好賣。”一家私營便利店的老板表示。
在一家喜事多便利店,冰柜上的標簽中顯示售賣三款口味的鐘薛高雪糕,但并未擺在顯眼處,經過工作人員尋找,最終在冰柜底部翻出幾只鐘薛高,且目前只有兩種口味。
在線上渠道,鐘薛高天貓官方旗艦店仍在正常售賣,平均每支經典款瓦磚造型的雪糕的價格仍在12元左右。不過今年3月,在淘寶和拼多多的一些私營經銷商渠道,臨期的鐘薛高平均每支的價格低至5元左右。而在鐘薛高的鼎盛時期,曾經有部分產品售價超過60元。
高價雪糕真的不香了嗎?艾媒咨詢在《2022-2023年中國冰淇淋行業消費趨勢監測與案例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消費者對冰淇淋單價的接受度普遍在3元~10元(不含10元),占比為70.9%,還有12.3%消費者可接受10元~15元(不含15元)的冰淇淋價格,單價超過20元的冰淇淋可接受度極低。
(應采訪者要求,劉亮、王瑞為化名。)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