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農夫山泉是否有意圍堵怡寶IPO,它選擇此時布局純凈水,對于怡寶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水飲料龍頭怡寶正式向IPO發起沖擊。
日前,怡寶所屬的華潤飲料遞表港交所。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華潤飲料收入分別為113.4億、126.2億、135.1億,僅實現小幅度增長。相比之下,利潤改善要明顯很多,凈利潤率從期初的7.6%提升至約10%。
怡寶是華潤飲料的核心品牌,是純凈水領域老大哥的存在,13個sku、2023年賣出了逾146億瓶,對應銷售額為395億元。根據灼識咨詢,華潤飲料居于飲用純凈水市場第一名,市場份額超過3成。
但跟農夫、娃哈哈多業務版圖不同,華潤飲料業務仍顯單一,是一家更純粹的包裝水公司。根據招股書,過去三年包裝飲用水產品始終貢獻超9成收入,飲料產品占比不足1成,其中2023年飲料產品整體收入剛突破10億。
對于一家頭部飲料公司來說,這種對包裝水的過度依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顯然有限。
更何況,來自對手的“圍堵”已然開始。華潤飲料交表當日,4月23日,一張農夫山泉純凈水的宣傳文案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瓶身也一改過去天然水的紅色樣式,換成了與怡寶“撞衫”的綠色。
農夫山泉的這一做法,推翻了自己此前明確不做純凈水的言論。早在2000年,農夫山泉便宣布放棄純凈水轉型天然水,原因是“純凈水對人體無益”。
不管農夫山泉是否有意圍堵怡寶IPO,它選擇此時布局純凈水,對于怡寶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如果“水戰”再起,營收是否會受影響是一方面,利潤可能會受到直觀影響,而這將給怡寶接下來的IPO定價,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同樣是水生意,但差距很大
包裝水是一門相對簡單的飲料生意,不會像氣泡水、檸檬水、茶飲料等飲料面臨消費者口味更迭問題,包裝水是穩定的剛需消費。但水同樣也是一門難做的生意,品牌扎堆,且用戶忠誠度有限。
單從包裝飲用水維度來看,華潤跟農夫山泉的差距不算大,農夫山泉2023年相關收入達到202.6億元,華潤飲料相關業務同期收入則為124.5億元。
但同樣是賣水,二者賺錢能力差距頗大。2023年,華潤飲料毛利率為44.7%,而同期農夫山泉的毛利率達到59%;利潤率差別更加明顯,2023年農夫山泉利潤率達到28%,是華潤飲料的近三倍。
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康師傅的飲品業務2023年收入達509億元,但飲品毛利率僅32%,整體利潤率更僅4.4%。體現在市值方面,農夫山泉總體體量僅有康師傅集團的不到一半,但市值是后者的10倍。
華潤飲料與農夫山泉的差距核心體現在上游。包裝水是典型的貨值低、重量大的產品,工廠越密,輻射半徑越短,就越能降低物流成本。
截至2023年,農夫山泉擁有106條飲用水生產線及31條飲料生產線。娃哈哈擁有80余個生產基地。而華潤飲料則僅有47條自有生產線,另外以“1+N”形式,通過81條合作伙伴生產線,輔助降低成本。
單看自有飲用水生產線,農夫山泉是華潤飲料的兩倍多。對于華潤來說,追趕仍需一段時日,另外,建生產線也是滾雪球的過程,建設時間越久,產線越早完成折舊攤銷,投資的產線慢慢成為一個賺錢機器。
怡寶有今日體量,還是建立在背靠華潤集團基礎上,后者業務覆蓋消費、置地、大健康等產業板塊,其中大消費兄弟公司華潤萬家,自營門店總數便超過3300家,產業資源可謂豐厚。
根據招股書,華潤飲料合作經銷商超過1000家,一線銷售員8700+,覆蓋超200萬個零售網點,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網點數占比過半。但下沉方面,他們跟娃哈哈仍有明顯差距,娃哈哈合作經銷商超過7000家,終端網點超過300萬個。
利潤率遠低農夫山泉,終端網點不比娃哈哈,怡寶此番IPO原本要面臨不小壓力。過去一個季度,水飲料市場也并不太平,洶涌的流量和輿論,一邊倒傾向娃哈哈,幫助他們一度賣斷貨。另一邊農夫山泉則一度遭到網友口誅筆伐,引得創始人鐘睒睒發文辟謠。
座次未必會因此重洗,但短暫的窗口期,怡寶要跟時間賽跑。
不能只靠賣水
怡寶標志性綠瓶形象誕生于23年前,并在2007年站穩廣東省之后,于2008年發起“西進、東擴、北伐”的全國擴張策略,此后2008年進入華潤集團一級利潤中心序列。
在品牌前十余年,華潤飲料都只是做包裝水生意,其中在2009年推出4.5L包裝水切家庭場景,此后2022、2023年相繼推出怡寶露、本優,切入礦泉水市場。
從上游來看,包裝飲用水仍然是華潤飲料重點加注的方向。根據招股書,僅2024年,華潤飲料便預計有四座新工廠投產,且絕大多數產能用于包裝水產品,同時年內還計劃投產擴建長沙、成都兩座工廠。
但怡寶在水生意的增長阻力不小。根據官方發布的《華潤怡寶社會責任報告2018》顯示,2018年華潤怡寶在包裝水市場占有率超過22%,居于第二名。而根據灼識咨詢,截至2023年,按零售額計算,華潤飲料仍居包裝水第二名,但對應份額為18.4%。
如果接下來終端數、生產線更有優勢的農夫山泉加入純凈水大戰,華潤怡寶無法避開與這個行巨頭的正面競爭。但只靠包裝水產品是遠遠不夠的,以娃哈哈和康師傅為代表,純凈水市場強敵環伺。
而反觀無論是農夫山泉還是娃哈哈,都已經過了對包裝水的單一依賴,其中農夫的包裝水業務,在2023年收入貢獻已經小于一半,茶飲料業務快速獨當一面。
華潤飲料的多品牌布局始于2011年,彼時他們推出午后奶茶、火咖、魔力等多品牌,并在2018年推出蜜水檸檬系列,整體SKU擴充至19款,并在2203年進一步擴至13個品類共56個sku。但直到2023年,飲料業務總銷售額才剛突破10億元大關,對于兩百萬+終端的他們來說,這一成績單略顯尷尬。
作為近兩年飲料最大風口的無糖茶,怡寶在2019年才正式布局,推出子品牌“佐味茶事”,晚于農夫山泉的東方樹葉6年,后者與茶π所屬的茶飲料板塊,2023年收入增長逾8成達到126.6億元。
此外,根據馬上贏統計,怡寶在2023年即飲奶茶類目市占率僅居第七名,運動飲料類目則干脆沒有擠進前十名,反倒是網點數不及他們一半的元氣森林,憑借外星人電解質水成為類目第一。
無論是氣泡水還是無糖茶,飲料的風口判斷,既需要產品力和洞察力,也尤其考驗耐心和執行。在包裝水尤其是純凈水市場,華潤怡寶已經是老大哥的身份,但在這之外,他們還只是一家年輕的創業品牌。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