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政策開始導向嚴控資本化強度,提升產業轉型的力度的時候,便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重構與洗牌。

圖片來源:unsplash
- 隨著全國范圍內房價永遠漲的神話被打破,親朋聚餐中房子不再是熱點話題。
- 股市、基金的波動下跌也導致賺錢效應盡失,鎖定賬戶刪除APP只字不提。
- 躺平被卷、擴產即虧損,企業家面臨的挑戰不再僅僅是周期論那么簡單。
- 中國企業部門的杠桿率在“供給側改革”中,不但沒有掉頭向下反而持續創出新高,毫無疑問,中國企業家作為整體,仍然信奉“唯快不破”的打法。
- 中國居民部門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全民炒房的熱情在2022年之前絲毫未減輕,直到地產中介的話術從“房價永遠漲”,變成“一線城市永遠漲”,再到“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永遠漲”的縮圈中,逐步依依不舍的退潮。
圖:中國杠桿率情況;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
新周期下的個人與企業
圖:中國上市公司資本開支強度大;資料來源:Wind
圖:中國上市公司資本開支效率在降低;資料來源:Wind
海外經濟體的歷史經驗
圖:日本杠桿率自2015年開始重新提升;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
圖:美國杠桿率的周期律;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
圖:日本家庭部門資產結構變化;資料來源:內閣府、西南證券
圖:日本分年齡階層平均儲蓄率變化;資料來源:總務省、西南證券
圖:日本海外凈收入占GDP的比重;資料來源:長江證券
圖:東證指數中新經濟占比逐漸提升;資料來源:華泰研究
本文轉載自錦緞(ID:jinduan006),已獲授權,版權歸錦緞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