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作為精英運動發展了幾百年,終于還是在中國縣城找到了自己的“平替”。

圖片來源:Pexels
中產運動已經過氣,王室運動才是今年潮流體育區的新寵。
馬術的風從皇室和奧運吹到了中國縣城。而帶火馬術的,則是愛上“縣城中產風”旅游的城市白領們。今年十一,不少人專門去縣城報名了六天的馬術培訓營。有一些縣城俱樂部的國慶馬術班早早就被北上廣白領們搶光了名額,不得不把五人小班擴展到十幾人的大班。
以前縣城大爺聽都沒聽過的高級詞如今正在遍地開花,美團上,開在縣城里的“馬術體驗課”突然變多了,光是北京市周邊就有40多家。
三年前還是“學了就有機會當比爾蓋茨”,如今的馬術在縣城遍地開花。
圖源:小紅書@爽仔啊,@陳超酷
去縣城當中產的終點是學馬術?
這個國慶,搶不到火車票,又急于逃離北上廣的白領們紛紛決定去縣城當中產。不需要提前半個月搶票,說走就走,省心省力;500塊一晚的五星級酒店,枕套上還會貼心地繡上你的名字;之于體驗馬術,也是性價比之選。
打工人首選的學馬地,當然得在打工城周邊,開車兩小時或高鐵直達。遠點的,比如云南、貴州的縣城馬場,一般也都免費提供機場接送服務。野外風光也是必不可少的,有草原最好,實在沒有,旁邊有個湖、有片林子也勉強過關。
圖源:小紅書@是塵心哦
縣城馬術課一般采用“集訓營”模式,吃住都在馬場附近。少了通勤和其他日程的打擾,縣城馬術班給參與者們足夠的時間從0開始接觸這項運動。
第一課,一般是教你怎么備馬,也就是上馬之前如何把馬身上的裝備安置好。這一步是建立人馬關系的關鍵,要辨別馬的情緒,用肢體、眼神和馬溝通,確保不會因為冒犯到馬而發生危險;
接著就學牽馬和上下馬,慢步控制韁繩。學會了這些基礎動作,教練就會開始教你一些進階技巧,比如壓浪,就是在馬快跑的時候,身子貼合著馬的步伐做上下起坐的動作。
教學的速度有快有慢,有的訓練營半天上完全部技巧課,剩下的時間就留給學員們自己去野外騎馬。有的訓練營則把馬術技巧課分攤到每天練習,穿插比如“人馬關系”這樣的理論課學習。
為了適應城市牛馬們的休假節奏,訓練營有三天到兩周不等的,實在不行,你還可以自己定制時間,俱樂部都能滿足。
雖說是馬術訓練營,但馬術在這兒更像是一種城市牛馬去班味兒·鄉村松弛集合體·新型horse walk。
在大部分訓練營,真正的“馬術課程”時間大概只占整體行程三分之一,余下的內容才是重頭戲:野騎、看日落、篝火晚會、特色草原BBQ,以及各色體驗項目擠滿訓練營的日程表??傊?,這些年火過的戶外活動都能塞進縣城馬術里。
有的馬術訓練營還會安排半天手沖咖啡或者香道課程,沒人再關心“夠不夠city”,這里只會問”夠不夠山野”。
看了幾個熱度比較高的縣城馬術訓練營,我總結了馬術訓練營幾大不可或缺的元素:大草原、接送車、攝影師、特色精品民宿、可租借的全套馬術裝備,以及社交。
縣城馬術課的核心是“速成”、“體驗感”和“包出片”,核心要點是可以發朋友圈和小紅書“媽媽,去曠野只要2小時”。
盡責并且與時俱進的教練知道哪個點位拍出來的照片最有“電影感”,會帶著學員們去打卡。野騎線路的風光得足夠吸引人,所以一天是“雪山秘境騎行”,一天是“田園花海騎行”。
縣城學馬,是屬于成年人的低價馬術集訓班,放松心情和去班味兒是關鍵,學會了多少技術不重要——反正我上班通勤也用不上。
縣城馬術的火,都體現在訂單量上了。美團《2024年輕人縣城旅居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縣城“馬術課”相關的訂單量增速同比增長74.8%。
去縣城學馬術的人,大部分是女性;全國馬術俱樂部的會員,女性占比也超過了65%。小紅書現在會告訴你,“職場女性一定要學騎馬”,“馬術提升女生氣質”,以及“女生必看:為什么馬術是女生的寶藏運動”。
細數這兩年突然流行的小眾運動——網球、飛盤、匹克球,個個都有瞄準女性量身定制的營銷話術,而縣城馬術班就很好地解決了都市麗人擔心被精英話術“收粉紅稅”的難題。因為它壓根不貴。
馬術之所以一直被視為精英運動,除了悠久的貴族文化傳統,以及精英圈子的社交屬性,主要還是因為玩起來確實貴。傳統學習馬術的成本除了鞍時費、俱樂部會員費、基礎的置裝費,還有買馬和養馬的費用。
根據北京某俱樂部的報價,認養一匹馬,根據國產和進口的區別,價格在每月1萬1到1萬3之間。據財新報道,比賽級別學員的馬術年均費用通常會在100萬元或更高;愛好者在馬術運動上的年花銷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即使你并不想把馬術作為長期愛好,只是想體驗一兩回,北上廣俱樂部動輒一小時七八百的價格,直接嚇退了日薪200的打工人。
學馬術,在一線城市里學,和在縣城學,仿佛兩套貨幣體系。
北京一家馬術俱樂部,單次騎乘項目收費800元,45分鐘,如果是上課,教練費還得另算。而縣城馬術俱樂部,一節馬術課的價格普遍在兩三百,如果是體驗營,價格還更便宜。
比如山東濟南平陰縣,六天五夜的“馬術基礎班”只要1888元,包食宿、包教練費、還包裝備;河南新鄉一家俱樂部的場地馬術培訓,花3000塊就能買15節課,全天練習不限時。
裝備費也不用頭疼,昂貴的馬術裝備現在都有拼多多平替。188一條的秋冬保暖馬術褲、599的頭盔,有人一千五就能搞定一身。算下來,去縣城學馬術的總開銷,可能不比你去個遠點兒的城市旅游一趟高多少。
“松弛精英感”可能你在哪都能打造,但去縣城學一趟馬術只需要花2000塊,還能順便體驗一把縣城風光,發到朋友圈也不叫下沉,而是如今最火的逆向旅游。
拼多多馬術裝備
圖源:小紅書@我叫王建國
一家山東縣城馬術訓練營的老板跟我說:去他那兒的人分兩類,一類是在自己城市的馬術俱樂部練了很久,來縣城集訓幾天,是為了快速提升技術;另一類就是沒有馬術基礎,來休閑體驗的。
“年輕人一方面圖個新奇,一方面也為了下次和朋友去草原的時候,也能不經意間說上一句,【馬術啊,我早玩過了】。”隨著最近馬術出圈,后一種人的數量明顯增加。所以各大縣城俱樂部紛紛推出兩小時體驗課、三天集訓營。
圖源:小紅書@請叫我侯教練
縣城馬術的火,和前兩年的露營熱有相似——“城市牛馬做多了,也想回山野里做嗎嘍”。但又不完全一樣,馬術畢竟是一項專業運動,要想學好,離不開長期訓練、和馬培養感情。連今年奧運的比賽介紹里都寫,“在凡爾賽宮,馬是王者。”
這樣一項運動,三天速成真能學到東西嗎?馬場老板解釋,對于普通人而言,學習馬術動作是為了保證野騎中的安全,所以馬術課的目標也就是教會騎手們上下馬不用人扶,跑起來的時候不摔著。很多意外的發生就是因為騎手不具備馬術基本功。
總之,如果想達到“人馬合一”的完美協調,當然要苦練,但這不是我們月薪3000塊的打工人需要考慮的事情。
馬術作為精英運動發展了幾百年,終于還是在中國縣城找到了自己的“平替”。
年輕人扎堆跑到縣城學馬術
向往成為“馬背貴族”的北上廣白領們對馬術的探索欲高漲,但又不愿在北上廣俱樂部里花高價買課,縣城開馬場就成了體育創業新風口。
萬物皆可輕創業。以前沒有幾千萬開不起來的馬場,現在也做起“輕創業”賽道了。
有人專門做“線上馬術創業”,專攻馬術寫真、馬術社交;有的馬術訓練營主要做野騎,有片林間小道就能跑,不需要平整場地,輕松省下一大筆開支。縣城馬術的消費者強調體驗,對馬匹、教練的專業要求度不高,買馬、養馬的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圖源:小紅書@二江愛自由
還有大批年輕人受到“劈柴喂馬”生活想象的感召,主動去馬場做免費的義工或者學徒,一邊學騎馬,一邊幫忙照顧馬匹、清理馬廄,馬場連雇工人的錢都省下不少。
花小錢享受精英活動,又能松弛還能完美預制朋友圈,打工人卯足勁兒去班味兒,小城文旅局們終于迎來了久違的掙錢機會。
貴陽市2022年建成的馬術運動中心,不僅有基本的賽場、舞臺,連人造湖都配備了。馬場就建在公園旁邊,喊出的口號是“讓馬術成為一項老少皆宜的社區運動”;杭州桐廬今年剛剛運來124匹來自阿根廷和荷蘭的進口馬,打算在杭州馬術馬術中心組建全縣首家馬術俱樂部。
連《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都說,“要加快旅游產業與馬術運動融合”。馬術成為文旅的流量密碼,新運動、舊酒店再加上本地特產全部打包賣給打工人。
貴陽馬術運動中心
圖源:Archina
縣城把馬術當作盤活本季度GDP的救命稻草,商業保險公司也因此迎來事業又一春,紛紛推出“馬術意外險”產品。
馬術畢竟還是高風險運動,雖然你的教練會力保你不受任何傷害,但如今你去追流星、露營都得買保險了,上下游都要過一遍口袋的單價低、卻人數高的戶外運動保險生意自然不會忘記馬術。
以前極少有保險公司承保馬術,一些俱樂部擔心騎行時發生意外得承擔全額賠償,不敢大范圍招募學員,現在就少了許多顧慮。保險公司負責賠付,給馬場兜底,馬場主的風險成本極大地降低了。
圖源:小紅書@希望保依依
但現實是,大部分馬術俱樂部依然在虧錢,甚至倒閉。去年下半年,青島的sky馬術公園突然倒閉,有人6000塊買的課才上到一半,要求退錢卻被拒絕。
客源不穩定是一個大問題。消費者把馬術當旅游體驗,“人生照片”發了朋友圈,馬術生涯就結束了。但馬場要想不虧錢、活下去,單靠假期的游客顯然行不通。
畢竟,正經開一個馬場也是真燒錢。開銷的大頭首先是場地建設和買馬。四川天驍馬術俱樂部的羅老板接受媒體采訪時算了一筆賬:“花了270萬租了60畝地,后來,又擴大到了150畝。光是建馬場和裝修就花了3000萬,又買了40匹進口溫血競技馬,前前后后一共投了6000萬。最開始馬場每年都在虧錢,最多的時候一年能虧三四百萬。”
所以對于一項燒錢的小眾運動,商家要賺錢,“精英化”和“專業化”才是永恒的命題。之前風靡小紅書的尾波沖浪,本來是想靠網紅和大眾體驗出圈,但風潮過去,還愿意為這項運動一次花上一兩千的人不剩下多少了。俱樂部們為了生存,開始著手建立青少年培訓體系,舉辦專業比賽,試圖把這項運動也打造成“精英專屬”。
我問山東的那位馬場老板,為啥不掙錢還投入大幾百萬開馬場,他說因為愛。他從小學馬術,家里也養馬,所以想讓更多人也能體驗到這項運動的樂趣。另外,他們家還在別的地方有幾門大生意,不缺這點錢。
富裕家庭的青少年向來是馬術的傳統消費群體。對于家長來說,馬術能滿足他們大部分的育兒要求:培養氣質和意志品質、考證升學、融入高端社交圈。所以比爾蓋茨也支持女兒學馬術,連女婿要都找馬術運動員。國內的明星們也喜歡送孩子去馬術,于謙、章子怡、胡軍,都“愛馬”出名。
圖源:小紅書@小Q愛騎馬
馬術俱樂部開進縣城,雖然價格已經被壓低了一大截,但說到底,普通人哪有時間三天兩頭跑去縣城學馬、精進技術?
同樣是高端運動,高爾夫、網球早都走進城市公園和商圈了,休息日偶爾約朋友去商場體驗一把室內高爾夫也被納入精致白領們的“周末打卡清單”,但馬術不行。就算真開進城市了,估計馬也不樂意。目前來看,對場地、時間、裝備要求都更高的馬術培訓只能是大多數人的“一次性中產體驗券”。
不過,雖然運動本身還沒真的走進大眾,鄙視鏈先成型了。
有人說縣城的馬術培訓是假馬術,實際是騎馬,和傳統的英式馬術不是一回事兒。傳統的馬術是在特定的專業場地里進行高難度的動作,講究技巧、控制、人馬合一;騎馬則相對隨意,在哪都能騎,追求的是馳騁馬背的刺激感。不過二者的基本技巧,比如如何和馬溝通,如何牽馬、上下馬,都是共通的。
“野騎更像是有了駕照開車出去玩,場地馬術就更像是玩賽車。”有人報班學了半個月馬術,到頭來發現自己想學的其實只是騎馬。
啥精英氣質、貴族運動都是表象,松弛才是內核。假期花三天去縣城學個馬術,再體驗一把草原上策馬奔騰的快樂。既沒學會在馬背上做體操,也沒就此融入高端社交圈,你問我圖什么?“圖個樂呵。”
誰說縣城精英,就不算精英了?
本文轉載自Vista氫商業(ID:Qingshangye666),已獲授權,版權歸Vista氫商業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