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假期的來臨,熱門旅行城市和景區勢必迎來又一輪人流量高峰,許多年輕人開始改變出行策略,將“人少”作為選擇旅游目的地的標準之一。同時,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熱門游戲、短劇、短視頻的出圈,一系列小眾城市被帶火,在這個小長假成為了年輕人的出游新選擇。
國慶期間,哪些城市成為了年輕人的首選?不同的內容形式為城市文旅建設帶來了哪些影響?從內容到電商,城市文旅如何與內容行業進行結合?
國慶文旅熱潮下,年輕人的出行偏好正在改變
隨著文學作品、游戲等內容的出圈,文化古跡與歷史名城逐漸成為當下年輕人出游的新選擇。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古建古寺”相關搜索熱度環比增長126%。山西省內29個“必玩榜”上榜目的地線上瀏覽量環比增長4倍。同時,同程旅行數據顯示,《黑神話:悟空》帶火的山西臨汾小西天景區,國慶假期旅游熱度同比上漲超過20倍。此外,應縣木塔、云岡石窟、懸空寺、鸛雀樓景區等游戲取景地的出行熱度都迎來了增長。
圖源抖音
除小眾景區外,小眾縣城也成為了年輕人假期出行的新選擇。據《全國縣域旅游發展研究報告(2024)》統計,2023年中國1866個縣域旅游總收入平均值達到42.95億元,同比增長41.19%,接待游客總人數平均值為508.27萬人次,同比增長35.18%。
文旅下沉和縣城消費升級密不可分。近年來,下沉市場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已經成為了各大品牌爭奪的新戰場,比如新茶飲、酒店等等。此外,從淄博、哈爾濱、開封、天水等地的爆紅,解鎖了小眾城市爆火的流量密碼,即:(煙火氣+性價比)×視頻化。接下來,一眾想要逃離城市的年輕人將按照這個流量公式,去尋找自己的下一個旅行的目的地。
克勞銳發現,當下大多的年輕人都有著非常明確的需求,即“好吃、物價低”。這里的“好吃”不僅僅指味道,更在于每個地方的煙火氣。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像汪曾祺先生一樣,通過旅游去體驗一座城市的煙火氣。有網友表示:自己去到一個新地方,非常喜歡逛菜市場和博物館,從而去快速體驗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
此外,許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旅行旺季逃離傳統意義上的景區和城市,將外出徒步、野營、爬山等戶外旅游作為出游首選。根據去哪兒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內蒙古呼倫貝爾、云南普洱、黑龍江伊春等戶外旅行地,酒店預訂量都增加了五成以上。
在小長假后期,一位博主進入哀牢山徒步探索的視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讓人跡罕至的地點吸引了眾多戶外愛好者的關注。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哀牢山景區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同比增長15%。通往景區的環山路上,各種車輛絡繹不絕,甚至一度發生了嚴重的擁堵。
圖源抖音
據了解,目前哀牢山有幾條較為成熟的戶外徒步路線,但僅僅限于哀牢山的外圍部分,對于戶外旅行而言,在選擇目的地與實際游覽體驗的過程中,保障人身安全是出行的第一要務。
短劇與影視加速城市文旅發展
《滿江紅》帶火山西大院、《狂飆》讓江門走進大眾視野、《長月燼明》將蚌埠推上熱搜、《去有風的地方》帶火大理......一直以來,出圈影視劇都是寶藏城市的推手,然而隨著短劇的爆火出圈,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和文旅機構開始意識到短劇在推動地方文旅和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巨大潛力。
通過短劇的破圈,短劇中的取景地往往會成為觀眾心中的“打卡”圣地,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從而帶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IP,推出系列短劇、衍生產品和旅游線路,形成文旅產業鏈,推動地方文旅和文創產業的發展。
例如河南、江西、浙江等地宣布提供相應資金支持;北京發布“短劇游北京”創作計劃,鼓勵創作者挖掘北京文旅資源;橫店和杭州等地將微短劇作為一種新型產業,從劇集拍攝等方面進行規范,促進產業的集聚和規?;l展;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則發揮資源整合優勢,提供版權管理、營銷及協拍服務;黑龍江將微短劇創作與直播帶貨等業務結合,發掘其促進消費的潛力……
以內容為核心,以短劇為媒介,短劇與文旅的結合不僅能夠為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廣與宣傳的作用,還能以小博大,對正能量與歷史文化相關的內容進行創造性挖掘,放大短劇,甚至整個內容行業的社會價值。
例如首部以澳門回歸為主題的獻禮微短劇《我們之間的秘密》,巧妙地將澳門美食制作技法融入劇情之中,用戶不僅能跟隨主人公們學習制作澳門美食,還能看到主角們如何為海島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感受作品的公益精神。
通過短劇的破圈,短劇中的取景地往往會成為觀眾心中的“打卡”圣地,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從而帶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IP,推出系列短劇、衍生產品和旅游線路,形成文旅產業鏈,推動地方文旅和文創產業的發展。
隨著游客的增加,當地的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行業也會得到發展,進而將經濟的提升輻射到當地的各個產業下。一些地區在短劇帶動下,會建設專門的影視拍攝基地,不僅提供拍攝場地,還會吸引更多劇組前來拍攝,形成影視產業鏈。例如杭州市臨平區就曾計劃打造影視拍攝基地,構建起從創作、拍攝、制作、發行、交易到衍生產業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吸引短劇相關的各方企業入駐。
內容與電商,加速鄉村文旅的躍遷
過去一年來,許多文旅局長開通內容平臺的賬號,一系列極具地方特色的達人帶火一座座城市,甚至綜藝節目也開始聚焦城市旅行,以內容+電商的形式,讓年輕人關注到不同城市的美食與風景。
圖為部分文旅局長賬號
今年的克勞銳盛典上,無憂傳媒CEO雷彬藝曾表示:“去年我們運營?;◢u的時候,派了一批主播達人去把?;◢u的年輕感和時尚感拍攝出來,并做了一個話題,配套直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話題播放量四五千萬。后續,我們又投入了更多的運營,包括抖音本地生活的酒旅套餐,同樣帶來了非常好的反饋。半年時間,大幅度提升了?;◢u散客入住率,景點商街也盤活了,最后抖音帶來文旅產品的套餐單日的訂單金額已經超過了攜程,這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
通過音樂節、溯源直播等方式,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參與到文旅鄉村振興之路上。這不僅是各地文旅的融合,更是社交平臺深入文化產業的成績。本地消費、線上娛樂、文化消費在其中被帶動起來。
此外,許多聚焦鄉村與城市生活的綜藝也讓年輕人關注到鄉村風景與特產,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斗N地吧》就曾在策劃了多場帶貨直播,結合正片節目內容售賣當地的農產品,甚至在“518購物節”帶貨直播中,商品秒空闖入當日帶貨榜TOP30?!斗N地吧》還將IP的影響力輻射到線下,舉辦了線下的快閃活動,售賣當地的雞蛋、蝦、蘑菇等農產品,并推出了許多文創周邊,最終不到兩小時就全部售罄。
圖為《種地吧》開展帶貨直播
將電商帶入到鄉村中,并不僅僅是幫助賣貨,而是要留下電商意識與知識,讓節目結束后,當地的居民依然可以保留新穎的銷售渠道?!断M奶镆啊饭澞拷M在幫助農戶帶貨的同時,還邀請專業的電商講師開設專門的電商課程,幫助農民學習直播帶貨的技巧、物流等相關知識,甚至在當地選拔“村播”,挖掘電商人才。
綜藝與電商的結合幫助農產品打破了銷售困境,以農產品溯源為出發點,探索出了農業生產、文旅文創、直播帶貨、線下活動相結合的運營模式,為鄉村發展帶來實打實的收益。
除了商業之外,鄉村綜藝還吸引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關注鄉村建設,投身到鄉村振興的發展之中,甚至搭建出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例如《種地吧》熱播后,三墩鎮宣布將建設一個農業與文旅融合的體驗基地,名為“十個勤天·種地星球”,帶動三墩鎮及周邊旅游產業的進步。鄉村綜藝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新業態發展。
如今,年輕人出行與文旅經濟建設息息相關,不同的內容形式為城市文旅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可能性。以內容為支點,撬動年輕人新的出游與消費偏好,文旅發展的重心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國慶假期,旅游市場這些現象你關注到了嗎?/中國旅游報
國慶文旅新趨勢出現了!/21世紀經濟報道
本文轉載自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已獲授權,版權歸TopKlout克勞銳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