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精致的“廉價外賣”,背刺年輕人。

圖片來源:unsplash
“國潮包裝,黑色一次性軟勺,不知名色素飲料,0.01元加購的烤腸”,打工人好不容易花費50分鐘精挑細選的外賣,再花30分鐘等它配送,最后一打開包裝,“感覺天塌了”。
這是被打工人總結出來的一類精致廉價外賣的共同特質,通常這些外賣商家的門店大都是15平~20平米的檔口店,沒有堂食,只做外賣。
另一類則是冗長復雜的店鋪名稱,包括“賭上十年廚師生涯賣的炒飯”、“重生之我在賣麻辣燙”、“我在上海五套房、全靠菜飯骨頭湯”等等,這些店鋪動輒月銷9999+、在外賣平臺評分4.8分。
但真正賺得盆滿缽滿的是背后的操盤手,他們通過加盟模式批量打造出這些“流水線”廉價外賣,如今不再局限于炒飯、炒面、麻辣燙,已經衍生至牛排、黃燜雞、鐵鍋燉等更多品類。
一位“賭上廚師生涯”系列的外賣餐飲品牌運營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公司旗下有近700家加盟商,加盟費用2.98萬左右,也就是說,僅憑加盟費用就可以狂攬2000萬元。
但如今,既要健康又要便捷外賣的打工人,在無數次“踩坑”之后,開始花式總結防“垃圾外賣”攻略。
30秒出餐,批量制造“流水線”外賣
不斷換“馬甲”,降低加盟費收割
但是,店鋪名稱的流量效應只能在短時間顯現,當用戶對店名的新鮮感下降,以及菜品口味未達預期,商家必須面臨銷量下滑的局面,甚至是在半年或者一年內選擇閉店。
“賭上廚師生涯”系列的品牌運營負責人汪洋向Tech星球介紹,目前這類型店鋪在北方區域門店數量已經大幅減少,更多集中在南方城市,尤其是江浙滬區域,而且在一個城市新上線店鋪往往會爆單。
當“賭上廚師生涯”系列店鋪流量下滑時候,汪洋介紹,總部只能在店鋪設計上建議加盟商低成本購入一些食材,增加更多的“0元購”產品,常見的有0.01元的香腸、牛肉丸、魚豆腐,1元的醬汁大雞腿等,主要是讓用戶有更多的薅羊毛感,吸引他們下單。
本質上,這也是如今眾多外賣商家都會運用的策略,如今已經被網友總結為廉價外賣公式之一?,F在,這些外賣營銷運營逐漸規?;褪袌龌缃窬W絡上隨處可以找尋到各類外賣服務商,提供新手開店、老店盤活、減少差評率等各類運營服務。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公司會更換新的項目名稱去吸引加盟商,汪洋介紹,現在公司正在做的是“一碗吃到爽”外賣店鋪前綴詞,依舊是炒飯系列,由于新項目名稱是否能獲取更多的流量未知,加盟費用會放低至1.98萬,原有加盟商如果銷量持續下滑,可以免費加盟。
整體來看,這些品牌運營企業通過不斷變化“馬甲”,繼續收割加盟商。尤其是,當國潮外賣包裝被吐槽時,他們又開始要求加盟商必須從總部進外賣包裝,一套外賣包裝收費1元,遠高于市場價格。
“賭上廚師生涯”系列的炒飯加盟商張亮向Tech星球介紹,商家需要支付的成本越來越高,自己采購的外賣包裝單價不過才0.3元。張亮算過一筆賬,加上房租、食材等等,雖然只經營外賣業務,但前期大概需要十幾萬的投入預算,而且開業前兩個月高銷量,也需要加盟商額外花費上萬元去外賣平臺投流,才能達到月銷9999+的銷量,如今已經下滑一半。
目前,張亮外賣店鋪平均每天大約166單,其中一半訂單量還是由美團“拼好飯”貢獻,張亮說,由于產品定價低,契合當下火熱的“拼好飯”,每單“拼好飯”他可以獲得固定收入10元。
據張亮計算,去掉平臺扣點、總部扣點等系列費用,現在他一年也就賺20萬~30萬元。為了獲取更多的收入,很多像張亮一樣的商家,會以更低的價格去吸引其他加盟商進入,賺取加盟費,然后再以開新店為理由向總部進原材料。
精致廉價外賣,背刺打工人
從用戶端來看,這些廉價外賣契合了他們當下更加注重性價比的心理,但產品“踩雷”的概率也相應增加。
社交網絡上開始出現各種防“垃圾外賣”攻略,比如很多以網文風格命名的店鋪,餐品卻味同嚼蠟,而國潮外賣包裝多出現在炸串、鹵肉飯、豬腳飯等餐食。
打工人將其定義為精致廉價外賣,比起白色的塑料袋,這些包裝表面精致,實則質量很差,通常標配是掰開掉渣的一次性筷子、超薄的一次性餐巾紙和挖米飯都會明顯彎曲的黑色塑料勺。他們最初被超高性價比吸引,但產品口感不佳,產生很重的“背刺感”。
比如,被吐槽的“國潮外賣”,是指商家外賣包裝批量使用同一個“墨鏡+京劇戲服”的人物形象圖片。其實,該圖片來自抖音用戶YUMI優小米在2020年發布的內容,本來是發給某網站的素材,后來因一些糾紛原稿被傳開,后來索性直接做了開源,供大家免費使用。
而之所以成為眾多外賣商家的選擇,在于其成本低廉,從拼多多等平臺可以看到,這類國潮外賣包裝盒單價不過0.1元,有店鋪顯示銷量達70萬+。
事實上,在這背后,也和近些年很多外賣商家的戰略有關,他們投入過多精力和成本進行營銷,但忽略了餐品口味。或是因為想要靠低價戰獲取高銷量,以及通過“拼好飯”低價引流,他們開始在外賣包裝上壓縮成本。
除此之外,由于這些外賣商家通常只做外賣檔口,沒有線下門店,被餐品口味勸退的打工人,開始將國潮外賣包裝、網文名稱店鋪總結為“小作坊、不衛生、預制菜”的代名詞,他們想要實惠,也更關心店鋪的干凈和衛生。
今年9月,央視新聞就曝光了一批通過租借執照開店,用假地址、假照片也能成為高分的熱銷外賣店鋪,甚至有多家外賣店鋪和廢品回收站開在一起。
這都讓年輕人在挑選外賣時變得更加謹慎,僅靠營銷的外賣店鋪,顯然只會更快地走向曇花一現。
(備注:文中皆是化名。)
本文轉載自tech星球(ID:tech618),已獲授權,版權歸tech星球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