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將可能是中國商超零售業整體的變革元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山姆中國2024年全渠道銷售額破千億,達到1005億元,其中,線上銷售占比超過48%。
暗流
在山姆中國換帥,“空降”高管Jane Ewing接替文安德之際,山姆中國交出了一份年銷破千億的“答卷”,很不錯,山姆中國是中國商超零售業少有的還能實現雙位數同比增幅的企業。
而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從《商業觀察家》了解到的情況來看,2025年則將可能是中國商超零售業整體的變革元年,進而,2025年也有可能成為中國商超零售市場分化更明顯的一年。
擺在山姆面前的還有一戰,這一戰要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隨著行業整體升級換代的推展,山姆、盒馬等領先玩家的優勢品類的差距正在縮小,它們的營采要有緊迫性。
另一方面,市場對“合理價格獲得品質生活”的消費升級需求,出乎意料的強勁,市場“換代升級”的需求很大,而原有的一些傳統老玩家、老業態已經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面臨被汰換的情況,尤其是在下沉市場,大有可為。
目前,在下沉市場,人們對品牌、品質商品的消費需求正在“噴發”。同時,下沉市場的物流、供應鏈路等“基礎設施”則日趨完善,供應鏈的穩定性越來越好了。
以盒馬為例,2024年,它在下沉市場開的新店做得很不錯,江浙一帶,盒馬2024年的新開店業績很好。
在浙江一個鎮上新開的盒馬NB(小業態)店,開業首日就實現了96萬元的銷售,后連續三天的銷售額都排在盒馬NB全國第一,超過上海等城市的盒馬NB店,出乎意料。
在江蘇徐州,盒馬鮮生(大店)開業的頭月竟實現了4500萬元的月銷。
2024年整年,盒馬逆勢開出了72家新店,總店數達到了420家。
在高線市場,消費的升級換代的趨勢其實也很明顯。以永輝為例,其在北京開的首家“胖改”升級店——喜隆多店,距離山姆石景山店只有4公里距離,在山姆的核心商圈之內,該店開業首月實現了4100萬元的月銷,第二個月實現了3700萬元的月銷。
在成都,永輝的胖改店——成都文華店,就在盒馬鮮生對面,該店每月的銷售現在穩定在2300萬元左右,而沒做胖改之前,該店的月銷只有幾百萬元。
一些市場人士預計,永輝超市現有的胖改店,大部分的年銷都將會進入到2億-4億區間。
而在線上端,還在做高線市場的前置倉生鮮賽道也在“升級迭代”,在擴張。領頭的是小象超市,其在2024年拓展到了15座城,在深廣市場,小象超市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了樸樸超市,它的增速也大幅領先山姆的前置倉,小象超市正在逼近山姆。
所以,當下的中國商超零售市場所展現的情況是:在傳統老玩家“頹勢”運營所營造出的中國零售市場一片蕭條的景觀之下,卻隱藏著一股升級換代的暗流,一批企業在暗自布局,另一批企業在謀劃突破,還有一批企業在收獲果實。市場的分化相當明顯。
2025年,這種情況可能會加劇。
優勢
在升級換代的“汰換”潮流下,山姆依然是領先的頭部玩家,是排行第一位的玩家,它的一些優勢與能力,還沒有“替代者”。
比如品控能力,一些市場人士仍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出現一家比山姆品控更好的企業,或系統。
在商品組織層面上,山姆也很優秀,盒馬鮮生原CEO侯毅最近接受《財經》訪問,對山姆這方面能力做了一些評論,比較客觀。
侯毅認為,以山姆為代表的倉儲會員店,在商品組織層面有三大特點。
一、采購資深。
像Costco的品類老大基本上干了30年,一般的品類采購也干了10年以上,他們對行業熟悉。
二、深度捆綁。
代表行業最先進制造的頭部供應商,都是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甚至是幾代人的合作。
三、采辦網絡。
它們都構建了全球化的采辦網絡,都有5-10家采購服務公司,幫它們到全球去找商品,去比價。
這些支撐出山姆很強的商品計劃能力與定價能力。
“山姆現在就可以規劃一年后的商品計劃,它們有充分的時間去研究商品、設計商品、定型商品。”
“而只要能引領開發,你的品牌就會越來越強,定價貴一點也沒關系。今天山姆的定價完全不受市場影響,它代表行業標準、消費升級、商品創新。”
理念
買手體系是倉儲式會員店,是山姆會員店,是品質消費的核心,直接關系到進店理由與供應鏈效率。
但構建買手體系是一個爬坡過程,它其實是門檻與壁壘,初期很難做,所以,更重要的可能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邏輯與路徑,要有自己的組織理念。
山姆會員店首席采購官張青過去曾向《商業觀察家》描述過山姆的理念,這其實也是山姆的核心競爭力。
下面內容通過張青口述方式來描述山姆的理念。
1、迭代。
會員的需求是不斷迭代更新、不斷升級的,這就需要做到“源于會員,快會員半步”,還不能“快一步”。
“快半步”可以幫助我們的會員不斷提高品質,他們其實有需求的,但是會員不見得能清晰地表達他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們要幫助他們翻譯出來,去驚喜他們。
2、貨找人。
我們做的就是一個垂直型的業務形態,不是平臺型的。平臺型可以做規模,一下起量。而垂直型的業態,其實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平臺型經濟是人找貨,商品統統先上,然后由人去選擇,通過數據去優化,這是人找貨的過程。
我們垂直型經濟的業態則是貨找人,基于買手的直覺和經驗,對會員和行業的了解,加上數據的輔助,開發出差異化的商品,然后,用貨吸引一批跟我們有同樣價值觀的會員。也就是說形成一個正向的聯動,我們叫兩個“飛輪”。
但開始的時候必須要耐得住寂寞。
3、反商業邏輯。
會員制商超很多時候是反商業邏輯的。它反在什么地方?
會員價值一定要有效率來保證,這就決定了單品數量不會太多。也就意味著其實你只能服務一群客戶。
如果要做會員價值,盯準一個垂直領域,就不能考慮要覆蓋更多人群、品類或模式,這與很多人想象的會員制模式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說在這條寂寞的路上(要看)你能不能熬得住,你要先想辦法讓自己變得優秀之后才能變大。
但是現在市面上的商業邏輯是反過來的,認為要先變大才能變優秀,要先有規模然后再去談價值。這是付費會員制反一般商業邏輯的第一個點。
第二個反邏輯的點是:忍得住失敗。
在很多的業務模式當中,大家對成功看得很重,產品能不能成功?銷量低的不行,利潤低的不行。
但是在我們這里,我們欣賞失敗。因為我們知道,每要孕育一個“英雄單品”需要有失敗的商品去鋪墊。山姆內部有句話:“如果新商品成功太高,說明沒敢于冒險,也就難以培養出讓會員流連忘返的‘英雄單品’”。
第三個反商業邏輯的點是:知道如何放棄。
生意做得好好的商品我們要讓它下架,為什么?因為如果這款商品在市場上的同質化商品增多,就必須要下架,因為它無法再給出差異化的會員價值。
所以,在我們這里“割肉”的事情比比皆是。做的好好的商品,對不起,因為沒有差異化,所以下架了。這也是我們和供應商合作的一個基點,就是我們和供應商(要不斷)去嘗試新的單品。
付費會員制商超全是反過來的商業邏輯,很多人在進入會員制商超這條道路時,甚至我們在招聘人才的時候發現它很難被理解。我看到過的一個問題是:“難道你們不考核毛利嗎?”
我們當然考核毛利,但是銷售和利潤是結果,我們先看的是會員相關數據,例如商品復購率、滲透率,這才能表現會員是否喜歡山姆,是否喜歡山姆的商品。
4、重直覺。
(會員制)不可能有一套方法論,然后,人人依照這個方法論去做,就能做好。
有的時候,人的本能反應、直覺和經驗還是很關鍵的。
當然,這個人的直覺是基于過去一次次錘煉得來,再加上數據的輔助,以及一次次失敗而獲得的經驗。
行業有句話“難的是預測,趨勢總是看得準的。”因為趨勢、大方向是在那里的,但要精準預測是很難的。
簡單來說,在山姆大趨勢判斷準,有自己經驗,再加上數據決策,再加上山姆允許犯錯的文化,大事可成。
5、文化。
山姆對買手有大考、中考、小考。
大考是定了品類的策略。小考是每周考,就是簽單的過程。
我們在大考當中定了品類策略,定了品類方向,定了大概要做哪些商品。最后,這個商品怎么能夠進到我們的門店,每周我都有簽單的時間,時間還是很長的,因為要一個個品到我這里來過。
我有一票否決權,我們的買手要做充分的準備,來跟我交流說他為什么做這個商品,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這當中最關鍵的是培養一種文化,就是對商品極致的關注。
如果說你的首席采購官都在關注每一個商品,想想看,我們的各個層級是不是都會去關注商品?我問三個問題,品類采購負責人可能會問十個問題,再到采購可能會問一百個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過程,這是一種對商品極致關注的文化塑造,是非常關鍵的。
中考是月度的,我們要給會員提供當季最合適的商品,如何組織在一起,可以給我們會員更好的展現和體現,這是月考。
本文轉載自商業觀察家(ID:shangyeguanchajia),已獲授權,版權歸商業觀察家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