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奢侈品到快消,從線下體驗到線上服務,商家們正以“神秘學”為刀,收割著焦慮時代的情緒紅利。

圖片來源:pexels
廟里的香火越燒越旺,直播間的水晶越賣越瘋。
伊能靜直播賣6999元的水晶陣,單場狂攬266萬;于正更狠,58000元的吊墜專場賣出500萬。
這屆年輕人,一邊在朋友圈轉發“免我蹉跎苦”,一邊把水晶手串盤出包漿。嘴上喊著“我命由我不由天”,身體卻很誠實地為玄學經濟貢獻真金白銀。
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玄學相關的消費規模已經超過了1100億。
玄學不再是街頭巷尾的隱秘生意,而是一場席卷全行業的造富運動:從奢侈品到快消,從線下體驗到線上服務,商家們正以“神秘學”為刀,收割著焦慮時代的情緒紅利。
奢侈品&珠寶:變身能量貨幣
對奢侈品和珠寶配飾相關品類來說,玄學要素正在顛覆以往的定價規則。
工藝、材料和設計固然重要,但如果能招來好運,顯然會更好賣,也容易賣出價。
典型如水晶,從銷售榜單來看,主打“天然”屬性的水晶往往走平價路線,而貴價的水晶制品多少沾點玄學要素,不是求富貴,就是想桃花。
有一些玄學博主和商家也會針對消費者進行一對一的星盤和五行分析,再手工定制一串精心挑選的珠子和對應的靈性配件的珠串。這種定制化的消費模式,讓消費者在為水晶本身付費的同時,也在為其中的情緒價值買單。
當無知無覺的天然礦物,只要擔上了億萬人的因果,身價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奢侈品牌也因此受益不少。梵克雅寶的四葉草項鏈原本是象征財富,有人解讀為“增強人際關系能量場”的護身符;Tiffany的鑰匙吊墜不再只是愛情信物,而是“打開人生機遇”的玄學鑰匙。
最近風頭正經的老鋪黃金,把自己的賺錢能力歸結為“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塑造的領先產品力”,但仔細看產品,完全就是另一個畫風。
11800元的滿鉆蝴蝶諧音“福疊”,而蝴蝶屬木、木生火,對應今年的 “九紫離火運”能旺財招福;同樣價格的葫蘆則寓意“葫蘆一響,黃金萬兩”,買的人也能成享福(“響葫”)之人。
還有一把售價68萬的黃金越王寶劍,據說有土豪買回家鎮宅。
黃金誠可貴,珠寶價更高,若為轉運故,多少錢都可以掏。
珠寶行業可能悄然完成了一場價值重構:材質與工藝退居二線,“玄學功效”成為定價核心。
沉浸玄學體驗,從占卜到符咒
當年輕人們習慣為“能量咨詢”付費,傳統的玄學服務也經歷了數字化重生。
抖音的塔羅博主,每小時咨詢費是400-800元,直播間連麥還可以按分鐘計費,單場光直播就收入超千元。
精通算命的風水師還能通過“9.9元轉運”視頻引流至私域,靠進階服務賺錢,比如情感診斷報價399元,企業戰略咨詢甚至高達8888元。
有人嫌個體戶效率太低,做了AI算命小程序,用戶輸入生日即可生成“運勢報告”,實際由算法隨機生成內容,單次收費9.9-99元,部分平臺用戶超百萬,年流水破千萬。
這波玄學潮還給很多線下生意帶來轉機,尤其是酒吧。
北京萬達的“道士酒吧”吧臺前永遠擠滿年輕人,符紙貼滿天花板,五行酒單上的“離火運特調”賣到98元一杯,周末排隊兩小時成了常態。
還有洛陽的玄學酒吧里,捏著香煙的“道長”給客人解簽,寒假夜場場爆滿;長沙一家瀕死的清吧掛上八卦鏡、推出“水象星座特飲”,當月營收直接飆升40%。
這屆年輕人真的期待神靈庇佑嗎?小紅書5萬篇“玄學酒吧”筆記的評論區,最熱的討論是哪個機位最出片和有沒有無酒精款,至于卦象準不準,幾乎沒人當真。
畢竟這屆年輕人要的不是神靈庇佑,而是朋友圈的九宮格,和深夜里那點花了錢就能買到的“命運確定感”。
傳統文化IP穿上玄學外衣
年輕人對玄學要素的追捧,也啟發了很多傳統文化IP的操盤手。
玄學文創的終極形態,是讓老祖宗的符號論斤賣。
比如杭州靈隱寺的“開光”咖啡杯,被黃牛炒到溢價三倍;故宮推出的“太歲符”書簽年銷量超百萬件;雍和宮的“慈杯”咖啡,甚至可以單日售出2000杯。
敦煌研究院把《熾盛光佛經變圖》里的九曜星君做成盲盒,天王手持的“刀槍劍戟”換成計算器、咖啡杯等打工法器,配上“水逆退散”“KPI必達”的星宿解說卡,預售首日3000套秒空。
三星堆博物館更絕,青銅大立人化身“搖滾主唱”,縱目面具戴上墨鏡組成“通靈樂隊”,考古盲盒里埋著刻有“川麻必勝”“早日脫單”的甲骨文啤酒起子,賣到斷貨后黃牛價翻三倍。
玄學的定價權,在文創產品領域同樣顯現出來。
有些商家坦言,在義烏,貼張八卦圖能讓鑰匙扣溢價30%,印句“逢考必過”使書簽批發價翻倍。誠可謂講設計原理三天開不了一單,換成風水功效立刻爆單。
圖片來源:淘寶
所有生意值得用玄學再做一遍
玄學不會消失,因為脆弱的現代人需要幻覺。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很多品牌也熱衷為自己討一點口彩。
日清方便面在倒水口設計占卜簽文,倒個開水都能倒出“大吉”;肯德基推出電子木魚玩具,美其名曰“積累賽博功德”;LV門店掛起生菜諧音“生財”,Dior用蝴蝶裝飾打造“蛻變能量場”。
這些操作看似荒誕,實則暗合玄學的本質,它就是在賣一種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從這個角度,很多品類都可以蹭一下玄學的熱度,只要題材合適,每一個產品都可以成為消費者的賽博護身符。
盤手串比盤邏輯更解壓,算塔羅比算KPI更治愈。在茶水間偶遇同款黑曜石手鏈的金融民工,相視一笑間完成身份認同。
他們知道水晶沒用,但戴著它加班時,總覺得福報會來得溫柔些。
本文轉載自瀝金(ID:Finding_Gold)已獲授權,版權歸瀝金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火熱預售中,228元包郵到家!
過去一年,全球消費市場在經歷經濟波動的挑戰與技術迭代的帶來的機遇與變革后,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在整體增速放緩的表象下,大量結構性機會仍待挖掘。當前,企業既需應對短期生存壓力,又需布局長期價值,面臨的挑戰難度加碼。順應趨勢、重塑心力,將會成為消費企業的核心戰略。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