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無疑是2025年中國企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圖片來源:unsplash
出海不是“出去卷”,而是破“卷”之道
-
中資企業出海進入深度參與全球競爭的階段,但存在出海產品同質化、價格戰頻發等競爭問題,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遏制不正當競爭,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 -
政府層面,建議強化出海企業的資質審核和宏觀調控,加強企業行為監管,遏制不正當競爭,從源頭上減少惡性競爭。 -
行業協會應積極牽頭行業巨頭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提升中資企業的國際話語權,促進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良性競爭,提升國際競爭力,維護 “中國制造” 的品牌形象。 -
企業層面,應注重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同時制定科學的國際化戰略,避免盲目跟風和資源浪費。
張連起:全國政委常委、經濟學專家、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
-
支持企業出海,打造全球化創新網絡,是推進科技創新的有效途徑。出海是破“卷”之路,有條件的企業應該走出去,通過出海打開增長天花板,鍛造核心競爭力。 -
一方面要引導鏈主型龍頭企業組織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涵蓋“研發—生產—服務”的產業鏈創新出海聯合體; -
另一方面,通過稅收等政策為產業鏈集群出海保駕護航,通過構建“協同化、綠色化、數字化”的稅收支持體系,降低企業跨境運營成本,推動中國產業從“單點出海”向“全鏈共贏”升級。 -
當前部分企業“卷完國內再卷國外”,本質是路徑依賴未破除,競爭維度未升級的體現。出海不等于“出口”,企業不應將出海簡單視為產品銷售地域轉移,繼續沿用過去價格戰路徑開展國際競爭,而是要從戰略高度實現能力的全球化,即深度整合全球資源重構價值網絡,由內而外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如此才能升級競爭維度,變“價格戰”為“價值戰”。
全產業鏈出海,增強“鏈主”企業帶動力
-
搭建 “新三樣” 跨境貿易信息共享平臺,應對歐美技術壁壘、碳關稅及碳足跡認證,提升企業預警能力。 -
簡化通關流程,降低出口成本,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增強 “鏈主” 企業帶動力。 -
支持中國企業在 “一帶一路” 沿線及欠發達國家投資新能源基礎設施,如光伏電站、儲能項目,實現互利共贏。
-
依托 “一帶一路” 平臺,鼓勵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抱團出海,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提升國際競爭力。 -
加強政府統籌協調,支持企業參與共建國家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
通過援外項目、政策對接等方式,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提升品牌影響力。
中國汽車,從“規模出海”向“高質量出海”升級
-
解決海外銷售汽車缺陷零部件 “回國檢測難” 問題,短期建立回收試點,長期修訂法規標準、優化流程,提升中國品牌海外形象。 -
攻克車規級芯片設計短板,提升制造能力,完善測試認證體系,保障產業鏈自主可控。
胡劍江: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監事委員會副主席
-
加強行業協會與政府協作,建立車企與供應鏈資源共享機制,依托海外產能報備系統,暢通信息交流、鼓勵深度合作,最大程度促進生產資源的充分調動以及產能的最優分配,從而增強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
構建海外服務支撐體系,協助車企對接當地政策法規,強化國際規則參與度,提升話語權。
-
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及智庫,在中國汽車產業主要出海目的地設立服務中心,在深入研究和梳理當地法律法規、市場環境等基礎上,為出海車企項目落地提供精準指導,幫助它們高效建立包括制造、物流、營銷、售后等在內的全方位在地產業體系。
中國跨境電商,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主動地位
-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走廊,推動 “AI + 跨境電商” 融合發展,打造產業創新基地; -
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支持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 -
開展 AI 大模型應用示范項目,培養復合型人才; -
強化數據安全與知識產權保護。
周桐宇: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
構建多層次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支持跨境電商發展; -
簡化投融資審批流程,探索跨境電商風險補償機制,推廣人民幣結算,降低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
整合專業機構資源,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合規審查和國際商事規則培訓; -
相關部門應鼓勵律師事務所、咨詢機構等專業力量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合規審查、爭議解決等服務,并支持發展涉外法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
相關部門應整合出海信息平臺資源,構建普惠專業服務體系,構建一站式、普惠性的出海專業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查詢、政策解讀、服務對接、風險預警等專業服務。
本文轉載自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已獲授權,版權歸霞光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火熱預售中,228元包郵到家!
過去一年,全球消費市場在經歷經濟波動的挑戰與技術迭代的帶來的機遇與變革后,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在整體增速放緩的表象下,大量結構性機會仍待挖掘。當前,企業既需應對短期生存壓力,又需布局長期價值,面臨的挑戰難度加碼。順應趨勢、重塑心力,將會成為消費企業的核心戰略。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