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押注,真能讓下滑的銷量掉頭向上嗎?

圖片來源:pexels
花西子押注王俊凱,頂流能救下滑的銷量嗎?
今天的美妝圈,被一條消息攪得坐不住了——花西子官宣王俊凱成為品牌首位全球彩妝代言人。這不是普通的代言合作,男性藝人扛大旗、全球title加身,在以女性消費為主導的彩妝賽道里,花西子這步棋走得堪稱激進。官宣微博發布4小時內,轉發直接超過50萬,相關話題閱讀量達1億,討論量35萬。
但把鏡頭拉遠些看,這場流量盛宴更像一場被逼出來的豪賭。當下的國貨美妝江湖早已不是花西子獨美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國貨開始發力崛起,就連新興品牌也在拿著“國風”“成分”等標簽瓜分蛋糕。而曾經的“東方彩妝一哥”正深陷泥潭。
當品牌聲量持續萎縮,當消費者討論從“產品好看”變成“性價比太低”,花西子急需一個引爆點。王俊凱的出現,恰好成了這個節點上最顯眼的選項,只是這場押注,真能讓下滑的銷量掉頭向上嗎?
花西子的墜落
誰都記得花西子的高光時刻
2021年,靠著“東方彩妝”的差異化標簽,雕花口紅、同心鎖口紅成了現象級爆款,年銷售額直接沖過54億元。那時的花西子,是國貨美妝里最靚的仔,年輕人愿意為“文化辨識度”排隊買單,小紅書上“花西子平替”的筆記爆火,直播間里主播喊著“國潮限定”就能瞬間售罄。
但轉折來得猝不及防。“79元眉筆事件”像根刺,不僅扎破了花西子精心維持的性價比人設,更讓“國貨”濾鏡碎了一地。
消費者突然發現,這個靠著 “親民國風” 起家的品牌,價格早已悄悄追上國際大牌,而成本一半多用在了營銷花費,品質卻沒跟上。更要命的是,市場不等人。
珀萊雅能量系列直接拉來非遺大師站臺,毛戈平氣蘊東方第五季新品直接對標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競爭對手們拿著相似的東方元素概念猛追,而花西子自己卻沒了新故事可講——產品迭代停留在“換色號、加花紋”的老套路里,消費者早就審美疲勞。
更致命的是,李佳琦這個流量助推器失靈后,花西子的銷量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銷售額單日暴跌90%。
更聚焦來看,2024年線上GMV23.93億元,同比跌了21.19%,下滑的足夠令人震驚。再看促銷節點的排名,更是慘不忍睹。2023年雙11天貓彩妝榜跌到第九,2025年618抖音TOP10里直接查無此牌。要知道2024年同期,它還是抖音彩妝套裝的銷冠。
曾經的“流量密碼”成了“過氣網紅”,直播間里的彈幕從“好美”變成“不值這個價”。市場份額被對手們一點點啃食,花西子手里的牌,還有多少?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以來,花西子高管的相繼離職,幾乎抽走了花西子的半條命。
就在2月,品牌視覺一把手文淵走了,其是花西子“顏值神話”的締造者,苗族印象、傣族印象等,都是其帶領的團隊備受歡迎的設計。
文淵的離職,讓外界對花西子的視覺創新能力產生了一些擔憂。畢竟他參與構建的視覺體系,是花西子區別于其他品牌的重要標識之一。后續花西子推出的部分新品,在設計風格上被一些消費者認為與以往的特色有差異,有老用戶在社交平臺反饋“少了點之前的東方韻味”。
7月,聯合創始人飛慢的離職官宣,給本就動蕩的花西子又補了一刀。
這位一手抓線上業務的核心人物,曾是花西子GMV狂飆的引擎。從早期“淘寶內容生態”的種草破局,到抖音直播的流量紅利收割,花西子能從千萬級沖到數十億體量,飛慢的操盤功不可沒。而天眼查顯示,5月29日,飛慢就已獨資注冊杭州神策品牌咨詢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涵蓋品牌管理、市場營銷策劃,這波"先上車后補票"的操作,顯然早有預謀。
而在此之前,首席產品官商陸也已于2024年9月離職。
核心成員像多米諾骨牌般接連離場,市場能不慌嗎?畢竟,這些核心成員更是花西子戰略藍圖的繪制者之一,如今相繼帶著藍圖的核心部分離場,剩下的團隊還能按圖施工嗎?答案顯然存疑。
更糟的是,花西子的形象還在持續崩裂。
2025年1月,關聯公司因廣告表述不準確被連續處罰,涉事的"玉容養膚氣墊""百鳥朝鳳眼影盤"都是扛銷量的主力款。諷刺的是,就在處罰當月,其抖音旗艦店剛入選浙江省"綠色直播間"樣本。這種"左手拿獎狀,右手收罰單"的割裂,說白了就是高速擴張中丟了對細節的把控力。
美妝市場的廝殺從來是零和游戲,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時候,掉下去就是萬丈深淵。花西子現在的處境,就像在懸崖邊踩空了一只腳,但掉下去容易,再爬上來?難了。
選擇王俊凱,一場流量賭局?
當核心團隊被拆得七零八落,王俊凱成了花西子手里最顯眼的籌碼。
王俊凱微博粉絲數8360萬,超話簽到量日均50萬+,花西子品牌搜索量直接暴漲300%以上。
這哪是簡單的代言,分明是花西子想借王俊凱的流量池,給自己續口氣。
當然,這背后也有深層考量。一方面,抓牢王俊凱背后的Z世代粉絲。這群年輕人既是美妝消費的主力軍,也是社交媒體上的傳播節點,頂流的一條帶貨視頻,可能就是千萬級的曝光——他代言的植物醫生面膜,官宣半小時內,同款面膜全網售罄?;ㄎ髯语@然想復制這種"粉絲經濟變現"的路徑。
更關鍵的是,除了流量,更妙的是他身上的"正向標簽"——聯合國環境署親善大使、“0 碳” 理念推行者、非遺文化推廣者,這些恰好卡進花西子急需修補的形象缺口,給品牌來次"形象祛污"。
另一方面是,借勢破圈的全球化試探。青眼情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彩妝市場規模為1562.9億元,同比下降了8.12%。彩妝市場的頹勢可見一斑,同時珀萊雅、毛戈平們還在不斷擠壓空間,花西子急需新戰場。而王俊凱在海外的粉絲基礎,成了品牌試探海外市場的低成本跳板。
說到底,花西子找王俊凱代言,就是在市場不斷萎縮、核心人員不斷出走的情況下,只能把寶押在明星效應上。但問題是,流量這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當年花西子靠爆款和概念走紅,如今想靠一個代言人翻盤,未免太天真。
流量這東西從來是把雙刃劍。行業分析指出,過度依賴流量明星代言和促銷活動導致用戶對短期營銷敏感,但缺乏產品差異化,消費者復購動力不足美妝行業的規律早已證明,頂流能帶來聲量峰值,卻填不上產品力的坑。
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花西子的困局壓根不是孤例,而是戳破了新消費品牌的集體幻象——靠流量堆起來的泡沫,終究會被產品力的短板戳破。
這些年冒出來的國貨品牌,大多走的是同一條路,先靠爆款概念(東方彩妝、國潮茶飲、新中式點心)賺足眼球,再砸錢請頂流代言、買流量曝光,最后用促銷折扣沖GMV。這套 “三板斧” 曾經屢試不爽。
但流量驅動的模式早就撞上天花板了。消費者越來越精明,他們扒得懂成分表,算得清性價比,甚至會翻出品牌年報比對。消費者不是不愿為溢價買單,而是拒絕為“營銷泡沫”付費。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價格里有多少花在了原料升級、技術迭代、工藝打磨上,這才是“質價比” 的核心,也是國貨品牌突圍的唯一密碼。
當流量紅利退潮,那些還在靠頂流代言撐場面、用促銷折扣填窟窿的品牌,遲早會被看清底牌:所謂的“國潮”,不過是包裝出來的營銷概念,喊了多年的“國貨崛起”,終究得靠實打實的產品力說話。
本文轉載自iBrandi品創(ID:iBrandi),已獲授權,版權歸iBrandi品創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