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天之際為員工“松綁”,究竟是一次押注長遠的超前部署,還是一次頗具風險的戰略定力考驗?

圖片來源:unsplash
9月1日,一封意外的郵件抵達了攜程技術員工的收件箱。在許多互聯網大廠紛紛收緊考勤、強調“回歸辦公室”的當下,這封郵件的內容顯得有些特立獨行:即日起,居家辦公無需審批。
從表面看,攜程有足夠的底氣展現這份從容。公司剛剛交出了高達148億的單季營收,毛利率穩站80%以上,業績正處歷史高點,其市值也一度來到4000億港元之上。然而,一份亮眼的財報,并不能完全掩蓋真實世界的復雜與行業競爭的殘酷。
當前,創始人梁建章面對的戰場,因為入局者變多而變得前所未有的擁擠。
京東攜“三年0傭金”的激進宣言闖入,試圖用電商的邏輯和資本,重塑行業成本結構。另一邊,抖音的攻勢更為凌厲,在暑期投入“億級補貼”,憑借“內容種草-直播拔草”的新范式,GMV實現了指數級增長,這種增長勢頭足以讓任何守成者感到不安。
當用戶已經習慣在多個平臺比價,當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正不斷倒戈美團、抖音時,由技術驅動的“更優體驗”,真的能戰勝“更低價格”的誘惑嗎?
此番為員工“松綁”,或許能穩定軍心,但在主戰場炮火連天之際,這究竟是一次押注長遠、用人才密度構筑新護城河的超前部署,還是在短兵相接的“價格戰”面前,一次頗具風險的戰略定力考驗?這仍待市場檢驗。
混合辦公再松綁
攜程不是混合辦公的新手。2022年,攜程開始在內部推行“3+2”混合辦公模式,允許員工每周三和周五在家辦公。
當時,攜程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表示:“混合辦公制度的推廣有助于減少交通堵塞,保護環境,又能緩解大城市高房價和地區間差異問題。”
此次“免審批”政策的試點范圍覆蓋國內所有已轉正的技術(T序列)及產品技術(PT序列)員工。攜程方面表示,這一流程優化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員工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減少不必要的審批環節,提高組織效率。
過去的實踐證明,混合辦公政策不僅沒有降低效率,反而提升了員工滿意度。官方數據顯示,該政策已吸引了公司70%的員工參與,累計在家辦公人次達到約64萬。在最初的試驗中,攜程發現,參與混合辦公的員工流失率同比下降約三分之一。
在辦公模式更自由的同時,攜程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5年第二季度,攜程集團凈營業收入為148億元,同比上升16%,環比上升7%。這一業績表現略超市場預期。此前,花旗預測攜程第二季度收入在146億元及147億元之間。
具體分業務板塊看,各條線均實現穩健增長。其中,住宿預訂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21%;交通票務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1%;旅游度假業務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5%;商旅管理業務收入6.92億元,同比增長9%。
收入大增,盈利能力也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利潤方面,調整后經營利潤為 46.7 億元,同比增長 10.4%,比市場預期高出約 3.9 億元。
而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其利潤率。根據財報數據,攜程二季度的毛利率達到81.0%,高于第一季度的80.4%,這也展現出其業務本身的競爭力。
在各項業務中,攜程的國際業務表現尤為亮眼,成為增長核心引擎。第二季度,攜程國際OTA平臺總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60%。
出境游市場復蘇強勁。攜程出境機票和酒店預訂量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20%以上,遠超行業平均84%的恢復水平。入境游市場同樣表現突出,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另外,攜程的業績也來自大眾旅游市場整體爆發的帶動。根據國內居民出游情況抽樣調查統計結果,僅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游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在出游花費方面,上半年,國內居民出游花費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
這種爆發還在繼續。今年暑假,旅游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這一增長勢頭也可能在其后續財報中得到體現。
瑞銀在最近的研報中預測,攜程第三季度客房過夜數量將強勁增長,應能支撐中國國內收入保持約10%的穩健水平;考慮到跨境航班運力的逐步恢復和較高的基數,預計攜程出境游收入增長將在第三季進一步趨于正常化,達到低十位數,而攜程海外業務收入增長則維持了50%以上的強勁動能。
酒旅競爭白熱化
大眾旅游市場的井噴,讓酒旅這塊萬億蛋糕顯得格外誘人,也讓攜程高達80%的毛利率成為了眾矢之的。據東吳證券的預測,2025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預計突破1.7萬億元,足以容納多個玩家。
新舊勢力的紛紛入局,正在讓這場戰爭的打法和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過去由攜程系(攜程、去哪兒、同程)占據七成份額的“7+2+1”行業格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競爭的核心,已從過去對酒店、機票等上游資源的掌控,轉向對新增流量和用戶心智的爭奪。
京東的策略是激進的價格革命。 在6月一場小范圍講話中,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直言要將酒旅行業成本降低三分之一,隨后便以“最高3年0傭金”的政策正式入場,直指行業高傭金痛點。為了快速組建團隊,京東甚至不惜高薪從飛豬、同程、攜程挖人,其攪動市場的決心已表露無遺。
抖音的打法則是一場內容生態的降維打擊。 它投入億級補貼扶持酒店品牌直播,憑借直播帶貨、達人探店等場景,極大縮短了用戶“從種草到預訂”的決策路徑。
交銀國際預測,2024年抖音酒旅交易額預計將達到900億元,同比增長50%。這種由內容生態驅動的增長模式,是傳統平臺難以復制的。
新玩家的攻勢之所以有效,背后是酒旅消費趨勢的根本性變化。
一方面,消費行為正在變得高頻化、碎片化和社交化。 越來越多人熱衷于短途游,并習慣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獲取信息和分享互動。另一方面,新的消費主力正在崛起。 Z世代和銀發族成為市場新動力,同時在社交媒體的催化下,小眾景點和下沉市場的潛力被不斷激發。
這些趨勢,都在挑戰攜程的傳統優勢。當新一代消費者的注意力被短視頻和社交平臺瓜分,攜程賴以生存的“搜索-預訂”模式正面臨用戶習慣變遷的挑戰,其“防御工事”也并非堅不可摧。
面對挑戰,原有玩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
攜程的軟肋在于中低星酒店市場的滲透率不足,這部分市場恰好被美團、抖音等對手蠶食。作為應對,攜程選擇在技術和服務上做文章,例如推出升級版“行程規劃師”AI功能,試圖通過提升體驗來鞏固護城河。
第二梯隊的玩家則在積極求變。美團憑借本地生活的高頻優勢,守住中低端和短途游的基本盤。同程則依托微信的穩定流量入口,并通過收購萬達酒管等方式,向上游供應鏈延伸,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
如今,在線旅游的戰爭已進入深水區。東吳證券的分析師指出,行業老大的優勢在于資源積累及交付能力,而其他玩家則背靠高頻支付或社媒流量,打法各有側重,格局并未固化。
這不再是單一維度的競爭,而是攜程的“服務+供應鏈”模式,對撞抖音的“內容+流量”模式,以及京東的“電商+價格”模式。
更靈活的辦公方式,或許能激發攜程員工的創新能力,但面對不同邏輯的兇猛對手,攜程需要向市場證明,它的技術壁壘和服務價值,足以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多線戰爭。
本文轉載自全天候科技(ID:iawtmt),已獲授權,版權歸全天候科技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