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的相信和踐行品牌價值觀,品牌才真的成立,且不會輕易丟失自己。

圖片來源:pexels
始祖鳥營銷事件給當地環境造成的負面傷害,對核心戶外消費人群的背刺,對品牌核心價值觀的背離,給所有的品牌從業者提了個醒,「品牌價值觀」永遠是影響品牌口碑的關鍵起點,是品牌必須要重視的最重要的資產。
這與品牌重新成為驅動消費增長的重要方式、及由此帶來的品牌的泛化、品牌理念表達方式的泛化都有關系,也與消費者認知水平快速提高有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我們需要強調:品牌要真的有價值觀,且要自內而外地相信、遵循價值觀做事。價值觀不是講給消費者聽的話術,是貫穿品牌內部、落實到每個用戶觸點、統一品牌行為的準則。
尤其對依賴品牌溢價生存的品牌而言,「價值觀」是品牌差異化乃至溢價來源。對價值觀的背離,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消費者的欺騙。
品牌要真的有「價值觀」,而不只是喊口號
「做品牌」在國內已經成為一種時髦趨勢,門檻也在降低,哪怕品牌沒有要深耕的「起心動念」,哪怕只是有供應鏈優勢,或者擅長流量運營,只要有品牌費用,通過運營小紅書、拍攝TVC、找明星代言等輕量化方式,戳中某個圈層人群的心、引發情感共鳴與傳播,就能收獲一波「品牌紅利」,也能輕易地說出一句看上去漂亮的品牌價值觀。
但區別在于,有價值觀支撐的品牌,不是停留在口頭的、空洞的概念,是有來源的、經過了反復檢驗、品牌內部核心人員真的相信的一種做事標準和價值判斷,且消費者能在品牌的一言一行中真正感知得到。
真正做好一個品牌,要持續地將「價值觀」落地到品牌行為的方方面面。當價值觀成為一個口號,當做品牌變成套公式,消費者一定能敏銳地洞察到,那么與品牌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事就早晚會發生。
一年前,一位頭部品牌CMO在與《窄播》的訪談中就強調,品牌價值觀并非單純的對外傳播事務,它對內滲透的重要性甚至更大,因為有 70% 的工作需要聚焦于內部共識的建立。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在內部形成共識,各個部門就有可能陷入各自為戰,例如渠道可能為短期銷量盲目打折,產品端忽視功能或陷入功能過配,最終影響品牌在消費者眼中的形象。
真假價值觀的邊界就在于,這些理念究竟是品牌發自內心認同并堅守的初心,還是用來討好用戶的工具。
就像今天,女性主義、環保主義已成為普遍的社會思潮,卻也被部分品牌異化為「做品牌」的捷徑。最典型的便是婦女節,幾乎每年都有品牌試圖借女性主義蹭熱點,結果往往因文案觸碰價值觀誤區而翻車。
而真的有價值觀的品牌,一定會在內部,從產品設計、品牌表達、銷售、門店設計、售后服務,形成一套統一的、符合價值觀的做事方式,乃至招人原則。因為每一個用戶能觸及的點位,都在呈現著品牌的價值觀。
此前,一位研究日本消費的投資人在《窄播》的訪談中也分享過一個典型案例:日本戶外品牌Montbell的店員大多都是資深登山愛好者,并基于自己對戶外登山的認知,精準切入用戶需求,甚至細致到詢問消費者想爬哪座山,推薦真正適配的裝備。這種將戶外專業性融入門店服務細節的做法,能讓用戶切實感受到價值觀不是口號,而是貫穿品牌各個角落的行為準則。
另一個戶外品牌巴塔哥尼亞對價值觀的堅持,則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
他們強調「對環境發自肺腑的重視」,且不掩飾自己「對需要勤加練習、掌握技巧的高難度人力運動的熱愛」、「對摩托雪橇、摩托艇這樣的機動化運動的鄙夷」。為了更好實踐品牌哲學中「最復雜、影響最深遠」的環境哲學,他們制定了一套包含6個關鍵元素的框架,包括「過有檢視的生活」和「端正自身行為」。
不過,不論Montbell還是巴塔哥尼亞,更有參考意義的不是它們的價值觀究竟是什么,甚至不是它們是如何踐行價值觀的(這當然也有參考價值,但每個品牌公司應該都集百家所長后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而是它們在踐行價值觀時無比嚴格的態度。
「維持形象的最好方式就是實踐出這個形象?!拱退缒醽唲撌既藛桃良{德在講述其品牌哲學的書籍《沖浪板上的公司》中說道。
有真的價值觀,才能應對好差異化、破圈乃至全球化
對品牌來說,價值觀最基礎的作用,是向外界傳遞「我是誰」,是品牌差異化和品牌感的來源,是品牌的身份標識。那么當越來越多企業通過「成為品牌」尋求發展時,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就變得很有必要。它不僅會讓品牌在一眾供給中脫穎而出,還能幫助品牌在穿越潮流周期、從圈層走向跨界或者大眾、從local走向global時,依然內核穩定,動作不變形。
再進一步,如今的商業環境,對品牌快速擴張、抓住風潮、引領風潮提出更高要求,供應鏈成熟、社交媒體發達又為品牌規?;瘮U張創造了條件。這些客觀因素都無形之中放大了品牌堅守「價值觀」的難度,容易讓品牌「表演」價值觀。
但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真正的、一以貫之的價值觀托底,才不至于在發展過程中丟了初心。
何況今天的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鑒別和感知力在提升,品牌是否言行一致,他們很容易感受得到。
「你做的每一個舉動是為了賺錢,還是真的為了服務好他們,他們是懂的。尤其我們服務的是那種比較頭腦清醒的消費者,他們都是明眼人?!箖赡昵?,街頭文化集合店DOE的聯創Terry,就曾對我們如此感嘆過。
Terry還提到,潮流是個cycle,「一個品牌如果沒有自己的identity,只做一個跟隨者是不會被人記住的?!褂行┢放骑L格跳來跳去,試圖抓住每個風口,最后還是沒了。但一些有百年歷史的品牌,如匡威,它的產品不會永遠流行,但永遠有一群人愛它。
因此「品牌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初心,把握好供需關系,才能走得更長久」。
換句話說,堅持價值觀不等于品牌必須小才能美。恰恰相反,如果品牌有真的自內而外相信的價值觀,并嚴格落實它,會更有助于品牌長大、破圈。因為在每一個需要做出選擇的關鍵節點,品牌都會更清楚哪些是應該堅持的,哪些是可以靈活調整的。
內衣品牌NEIWAI的創始人劉小璐曾對我們提到,NEIWAI從創立第一天就知道要堅持女性價值理念,但在不同時期,「女性價值」的具體所指是不同的。因此劉小璐要求團隊,「一定要非常敏銳地感知女性集體成長到了什么階段」——例如當時女性最核心的焦慮是婚姻焦慮還是身材焦慮,基于此去做產品和傳播,而不是對著一個概念刻舟求劍。
當然,真的有價值觀、真的踐行價值觀,不僅是消費品牌需要,內容品牌也一樣需要。我們的內容消費同樣存在同質化供給過剩、乃至平臺之間能力、創作者、內容本身越來越相似的局面。
越是如此,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微博、閑魚這些平臺,越需要明確自己的價值觀是什么,并在創作者吸引、算法推薦、內容運營乃至商業化上,體現和強化出來,獲得自己的獨特生長。
只有真的找到并相信自己的價值觀、踐行價值觀,品牌才真的成立,且不會輕易在各種變化和挑戰中丟失自己。
本文轉載自窄播(ID:exact-interaction),已獲授權,版權歸窄播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