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新勢力”崛起,傳統品類玩出了什么新花樣?

圖片來源:pexels
榴蓮芝士、冷萃咖啡、青稞墩墩、伯牙絕弦、開心果流心、斑斕椰絲……這些不是各大新茶飲品牌推出的新品口味,而是月餅的新口味。
曾經蓮蓉、豆沙、五仁就能撐起大半個中秋節的月餅“江湖”,但如今,它們早就成了眾多SKU里的一員。
斑斕椰絲月餅
圖片來源:小紅書
中秋節,就是月餅的集中新品發布會,“月餅新勢力”等待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投出選票,再從他們的購買反饋中,摸出這個傳統品類“進化”方向。
從低GI、低糖到全麥、藥食同源,健康化成了大趨勢;口味上,從冷萃咖啡到芝士抹茶,月餅越來越像新茶飲;甚至連象征團圓的圓形也不再是唯一選擇,兔子、桃子、青蛙……異形月餅不斷刷新想象力。
和“造車新勢力”不同,近幾年崛起的這股“月餅新勢力”,并不是單指個別品牌的突圍和創新,這是整個品類的集體進化。老字號主動求變,各種口味和營銷玩法;新玩家借中秋這個契機,將健康、顏值、聯名做成了月餅的基礎認知。月餅,這個有百年歷史的傳統品類,正在以一年一次的速度,在限定銷售周期中,“卷”出更多新花樣。
一年一“卷”,月餅拼起了“新鮮感”
月餅“卷”得非常直觀。
要健康,要亮眼,要新意,在較短的周期內,月餅得拼盡全力。這不是簡單的價格戰,而是誰能在同一個窗口期里創造出更多的新鮮感,讓消費者覺得“今年的月餅,就買它了”。
可藥食同源,也可低GI,月餅打出“健康牌”
2022年,廣州酒家就發布了低GI月餅,廣州酒家官網介紹稱,這是“全國首家獲GGU低GI食品認證月餅。甘油二酯含量達40%,升糖指數≤55%,有助于維持血糖穩定。”
無獨有偶,專注低糖低GI健康食品生產的信合味達,今年和浙江省溫州醫科大學附屬康寧醫院合作,推出了低GI“友好型”訂制月餅。溫州康寧醫院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款月餅采用藥食同源原料,主打低GI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組合號稱“腸道健康伴侶”的益生菌,對孩子、老年人和糖尿病人等群體十分友好。[1]
京東發布的月餅趨勢報告顯示,56%的受訪者關注月餅原料的健康化。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紹,低GI月餅和無糖月餅一樣不額外添加蔗糖,通常在餡料里添加一些抗性淀粉和膳食纖維,使餐后升血糖速度減緩。一般每100g月餅含膳食纖維10-15g,升糖指數一般不超過50,即便是糖尿病人群也可以適量吃。[2]
今年,多地中醫院也紛紛推出特色藥膳月餅。這些月餅多以茯苓、蓮子、薏仁等藥食同源材料為原料。
浙江省中醫院推出的“五行月餅”;揚州市中醫院針對中秋節氣,推出12款月餅產品;[3]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的文創月餅,則主打低糖低鹽低脂。
低糖、低卡,月餅變“輕”
低糖配方、粗糧輕養,這是山姆推出的低糖雜糧月餅禮盒的宣傳語。而低糖、粗糧,已是今年月餅宣傳時的高頻詞。
杭州百年餐飲品牌知味觀,以輕糖低負擔為念,推出了低糖/無蔗糖系列的低糖豆沙陳皮普洱茶廣式月餅、木糖醇金腿蘇式月餅等。知味觀還推出紅棗燕麥核桃、椰蓉芝士、乳酸菌草莓等口味的米月餅。
五芳齋以大米與糯米復配,打造了“輕甜米月系列”的米月餅,同時采用了黑米、阿膠、黑芝麻等藥食同源食材入餡,品牌宣傳也在強調軟糯、輕甜。
輕甜米月
圖片來源:五芳齋
新品牌為抓住機會,在低糖、低卡上做了不少嘗試。
低卡博士全麥蛋月燒寶寶月餅:包裝標注“一枚75大卡”,用全麥粉做餅皮、不添蔗糖,減少熱量,單枚月餅75卡,適配控熱量、控糖的節慶嘗鮮需求。
酮友世家生酮月餅則主打“0蔗糖、0面粉”,用低碳水粉類代面粉,代糖調味,適配糖尿病患者、生酮飲食者的特殊需求。
“傳統月餅屬于‘高油、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食品,但一年只有一次中秋節,人們并不把月餅作為日常大量攝入的食物,因此中秋節可以適當吃點月餅,不必過于糾結。”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吳佳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建議,成年人一天食用月餅盡量不超過50克,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超過30克。[4]
今天,月餅品牌們也開始改變傳統月餅,用低GI、全麥、無糖、0面粉、新材料做出“健康牌”月餅。
月餅不只是圓的,可兔可大閘蟹還可透明
月餅的“卷”還延伸到了形狀創新上。以往,月餅因形似圓月象征團圓,圓形是其經典造型,現在,為了吸引消費者目光,各大品牌在餅形上不斷突破。
游戲公司米哈游跨界做了一些新嘗試,其推出的2025中秋系列紀念禮盒,將月餅做成了旗下IP《星穹鐵道》中貓貓糕的形狀,月餅和游戲IP結合更緊密。
月餅界的“頂流”美心,也在傳統造型之外,推出了兔子形狀的月餅。這樣的兔子形狀,既和節慶日有了新關聯,也在餅形上有了新變化——有別于傳統的餅模,這款月餅是3D的兔子形狀。在美心的抖音直播間,主播介紹這是美心第一次為年輕消費者做的兔子造型月餅。
中秋前后,不缺關注關注度的月餅,也可以能用來“追熱點”。
今年夏天,“蘇超”的熱度持續高漲。于是,老字號與新品牌紛紛“搭車”,推出了一系列創意十足的“蘇超”主題月餅禮盒。
比如,稻香村推出了“散裝江蘇十三太保”禮盒,其中有14枚月餅,分別代表著13座參賽城市及1款“友誼第十四”。月餅造型和口味都在玩梗,大閘蟹造型的“蘇得起”、青蛙造型的“常墊底”、桃子造型的“無所謂”……
知味觀則在月餅外觀上做了新嘗試,做出了琉璃琺瑯月餅。
知味觀食品營銷管理中心負責人唐增祿對FBIF表示:“(琉璃月餅)在外觀上,餅皮如琉璃般通透,似浪漫“萬花筒”或古典花窗;色彩采用孔雀藍、芽綠、嫣紅等典雅色調;造型為橢圓、菱形等非傳統形狀;在工藝上,成功打造自動化點膠裱花流水線。”
知味觀唐增祿介紹,原先琉璃月餅人工點膠容易受人為因素影響,品質不穩定,用上AI智能點膠等技術后,產品精致度和生產效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有品牌為“顏值”花百萬
就連月餅“顏值”,也成了品牌“卷”起來的戰場。
今年,胖東來自營月餅包裝盒,由中國香港陳幼堅團隊設計。其中一款賞月禮盒系列的包裝盒,只要拉動禮盒,盒子上的兔子圖案就可以“動起來”,目前,這款自營月餅已全面斷貨。
據藍鯨新聞報道,有網友爆料胖東來今年自營月餅禮盒,包裝設計花費了上千萬元。胖東來對此回應稱,2025年中秋月餅禮盒9款設計費用372萬元,散餅包裝21款設計費用42萬元。[5]
茶、酒、奶、水果,統統加入月餅大家族
口味創新更是重頭戲。茶、酒、奶、水果等各類食材紛紛融入月餅,打破了傳統口味的局限。
杏花樓和英雄聯盟手游聯名的月餅有一款奶油椰蓉口味;泡泡瑪特月餅禮盒的5個味道都有創新:生巧流心、朗姆堅果、荔枝玫瑰、黑糖藜麥、奶黃芝士;餐飲品牌揚子江的楊枝甘露月餅、生椰拿鐵月餅,讓人分不清是在吃甜品,還是在喝咖啡;好利來Chiikawa系列糕點禮盒,也有米香紅豆青稞芝士、米香金橘芝士、米香菠蘿芝士口味、米香芋泥芝士口味、米香紅茶奇亞籽芝士口味;霸王茶姬月餅禮盒,口味也和其“主業”新茶飲密切相關,如桂花烏龍麻薯茶、武夷大紅袍麻薯茶、茉莉雪芽麻薯茶……
好利來Chiikawa系列糕點禮盒
圖片來源:小紅書@雅粹
原材料產地,精準定位到“村口”
如今,月餅的原材料產地愈發講究特色,甚至精準到“村口”。這與新茶飲強調原料的原產地和高質量的思路相似,許多地方已經成為優質食材的代名詞。
以知味觀為例,品牌在食材運用上會特別甄選江南地標性食材,力求呈現地域風味。
貴州省醫月餅則是另一個典型案例——今年在貴州一家大型超市的銷售榜上位居第一。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每年都會前往云南宣威挑選火腿,用當地宣威火腿制作月餅。[6]
其他品牌也在原料上深挖產地故事。日食記的黑松露云腿酥皮月餅,采用云南黑松露醬和發酵18個月以上的宣威老火腿;玫瑰云腿酥皮月餅則在火腿外加入云南安寧的重瓣玫瑰。云南知名烘焙品牌嘉華,今年推出的云腿雞樅月餅,則選用了宣威火腿搭配大理雞樅,將云南山野的鮮香帶入中秋餐桌。
榴芒一刻總經理鄭木章向FBIF表示,做月餅近10年,榴芒一刻也看到了消費習慣帶來的行業變化:“首先口味從傳統走向細分創新,如榴蓮、芝士、地方特產口味等,小眾口味不斷創新,月餅口味的邊界被不斷拓寬;同時年輕消費者更強調健康減糖和零食日?;怂投Y,月餅還要做到健康又好吃;營銷從則送禮轉向社交種草與顏值經濟。”
知味觀唐增祿則對FBIF表示,它們發現近幾年月餅市場正在從過去注重節日儀式感和豪華包裝,轉向更加關注產品本身的健康屬性、口味創新和文化內涵。“這一系列變化的核心,是品牌方們更加關注消費者的真實需求,無論是出于健康考慮,還是追求個性與新意,都能在當前的市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醫院、游戲公司、潮玩品牌都來做月餅
月餅,從一款節令食品,變成了一個承載品牌創意的容器。
艾媒咨詢的《2024-2025年中國月餅消費市場大盤點及趨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2019年至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門店連鎖率逐年上漲,到2023年已達到29.6%。[4]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的品牌化和連鎖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在月餅銷售旺季,連鎖店的規模效應能夠顯著提升月餅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美心、華美、稻香村、廣州酒家、錦華、五芳齋,都是中國月餅行業的典型企業。[4]
據FBIF不完全統計,烘焙品牌外,有數十個品牌均跨界推出了月餅產品,甚至包括醫院和文博文旅機構。
醫院、博物館也能成老字號,好吃是核心競爭力
在一眾做聯動、做包裝的跨界月餅中,貴州省醫月餅幾乎是“反其道而行”。
這款出自貴州省人民醫院食堂的月餅,沒有IP聯名,也沒有百萬設計預算。油紙一包、紅章一蓋,就是全部包裝。但就是這樣“樸素”的月餅,在貴陽成了頂流,甚至開啟了限購——每人限購十斤。[6]
這是一個從醫院食堂殺出來的老字號——2023年,省醫月餅品牌盛意被評為“貴州老字號品牌”。武漢商學院熊文杰教授表示,醫院背景讓消費者對食品衛生更加安心,能夠帶來品牌背書。[6]
中秋前,要是能拿到位于宛平南路600號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推月餅,也是值得好好發個朋友圈的事。
宛平南路600號,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所在地。每年中秋節前后,“600號月餅”都能成為熱搜話題,甚至一盒“600號月餅”在二級市場能夠賣出1000元。2023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甚至用6個口味,反映了6種不同的心理情緒,實現了一邊賣月餅,一邊做科普。
老字號、游戲公司、潮玩公司,都能在月餅里找到流量
不是所有月餅品牌方,都有一個名聲在外的醫院食堂,但每一個做月餅的品牌,都能在IP市場中,找到適配的IP。
一旦與熱門IP掛鉤,月餅就能變成“自帶熱度”的內容。
潮玩品牌泡泡瑪特今年將品牌IP融入月餅產品,其中IP“星星人”與中秋圓月符號適配度高。其推出的星夜奇境禮盒采用限定區域售賣模式,但即便有區域購買限制,仍吸引了眾多狂熱消費者。
游戲公司米哈游則把旗下游戲《崩壞:星穹鐵道》中的“貓貓糕”元素融入月餅設計,同時采用月餅與周邊產品一體化的搭配形式。盡管不少玩家吐槽產品價格偏高,但仍忍不住入手。
星穹鐵道月餅
圖片來源:米哈游
除此,老字號也學會了“蹭”一波年輕人的流量。
杏花樓攜手《英雄聯盟》手游推出聯名款中秋月餅禮盒;文化品牌吳山有美則選擇和海綿寶寶合作,推出中秋限定禮盒;金添動漫帶來小馬寶莉聯名月餅,精準擊中目標用戶;百年品牌新雅則在吃豆人45周年的節點,推出“新雅X吃豆人45周年歡度中秋聯名款月餅禮盒”。
知味觀唐增祿告訴FBIF,知味觀不斷在月餅上較勁創新的目標,就是老字號“煥新”,“通過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知味觀產品相結合,不斷煥發老字號產品的新活力與差異化。”他們通過市場調研發現,現代消費者不僅要產品“好吃”,還講究“好看”。“尤其是95后和00后年輕消費者,對傳統糕點的個性化需求和審美標準顯著提高,她們是新中式糕點的主要消費力量。”唐增祿補充表示。
這些月餅的吸引力不再局限于味道,話題+周邊+包裝,對不少IP的受眾來說,都有著吸引力。而限量禮盒、定制餅模、周邊玩偶、聯名周邊兌換碼……每一個細節都能成為曬單的動力。
一年一“卷”的月餅,集中創新
哪怕售賣周期較短,也擋不住大家在月餅上的奇思妙想。
如上文提到的琉璃琺瑯餅,甚至用上了AI技術。山西太原餐飲品牌天泰昌,則開始用數字建模、3D打印制作的模具,制作具有當地歷史文化、名勝古跡元素的文創月餅。
月餅,可能成為文創雪糕之后的又一個文創打卡產品。
十年前,榴芒一刻的冰皮月餅風靡一時——2015年,榴芒一刻推出了榴蓮冰皮月餅;2017年,榴芒一刻用戶量就突破百萬大關;CIC灼識對中國榴蓮冰皮月餅的行業研究顯示,榴芒一刻的榴蓮冰皮月餅,取得了2022年-2024年間銷量第一的成績。
十年后,從“開創性創新”的角度看,榴蓮冰皮月餅已經從一個“創新產品”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細分品類。“新奇特”常常是創新的最初吸睛點,但隨著市場的沉淀,這些“新奇特”中某個點逐漸與這個品類融合。
榴芒一刻冰皮月餅
圖片來源:榴芒一刻
月餅背后承載的是中秋的文化符號。
消費者買月餅,大多是為了節慶禮贈需求,這讓月餅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消費場景需求。同時,月餅本身高糖高脂的印象深入人心,原有的傳統口味也容易讓消費者有膩味、不宜多吃的印象。今年,有諸多品牌用低GI、輕卡、全麥的旗號,對月餅進行輕量化改造,但想要月餅突破90天的銷售周期,可能還需要做到“去節慶化”。
榴芒一刻鄭木章對FBIF表示,榴芒一刻每年冰皮月餅的銷售周期為中秋前90天,銷售高峰期則是中秋前30天。
知味觀唐增祿則對FBIF表示,品牌會提前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戰略規劃中秋月餅季的各類執行計劃。在唐增祿看來:“做月餅不難。難的是要做市面上沒有的月餅。”
唐增祿介紹,目前品牌分線上、線下兩條線走。在線上,各類旗艦店鋪擁有超百萬的粉絲量,中秋節前一個月持續的平臺活動,會促使銷量爆發;線下經銷商體系、大客戶體系及新零售體系則會相互協作,突破銷售目標。
為了讓月餅擁有更長的周期,品牌或許需要將月餅的節慶屬性進一步弱化,在名字上做些變化,例如流心月餅可以變為流心酥點,將冰皮月餅也可以叫冰皮甜品。當“月餅”能夠以常規烘焙單品的形態進入便利店,甜品、新茶飲融合的新“月餅”,或許能成為消費者的日常選擇。
參考來源:
[1]黃佳,醫企聯合研發 溫州康寧萬余份低GI月餅送健康,2025年9月5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康寧醫院
[2]糖尿病患者能吃月餅嗎?可以!但要牢記這幾點....,2024年9月14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3]王美華,藥膳月餅走俏,要不要嘗鮮?(微言),2025年9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4]王美華,月餅怎么吃才健康,2022年9月9日,人民日報
[5]胖東來否認月餅禮盒設計費一千萬,界面新聞
[6]方鳳嬌,“省醫月餅”成超市銷冠有何啟示,2025年9月25日,華夏時報
[7]艾媒咨詢 | 2024-2025年中國月餅消費市場大盤點及趨勢分析報告,2024年10月29日,艾媒咨詢
本文轉載自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已獲授權,版權歸FBIF食品飲料創新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