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它的結果可能是集體訴訟,或者強制退市。

盡管爭議不斷,瑞幸咖啡依然像一列不斷提速的高速列車,終于在4月2日翻出了軌道。根據瑞幸咖啡公布的數據,涉嫌造假的業績高達22億,這個數字比瑞幸咖啡2019年一二季度的凈收入加起來還要多。經過1年多的燒錢式發展,瑞幸咖啡搭建了一個龐大的咖啡帝國,在中國擁有4500多家門店,但在業內看來,等待瑞幸咖啡的可能是集體訴訟,龐大的咖啡帝國前途未卜。
瑞幸咖啡突然暴雷
4月2日晚上,瑞幸咖啡突然公布公告稱,已經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內部業績造假問題,從2019年二季度開始,劉劍以及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參與了業績造假,同時某些成本和費用也因為虛假交易而大幅膨脹,公司正在對此進行內部調查,并評估虛構業績對整體財務數據的影響。不過公告并沒有具體透露虛構收入的細節,以及涉及的業務板塊,僅稱目前屬于調查初期。
在當天盤前,瑞幸咖啡的股價快速下跌,從前一日收盤價26.2美元一路向下跌至4.91美元開盤,下跌了81.26%
22億元人民幣是個巨大的數字,根據瑞幸公布的財報,瑞幸在2018年的凈收入為8.4億元人民幣,2019年前三季度的凈收入為4.8億元、9.091億元和15.42億元,四季度的業績尚未出爐,但造假22億元,意味著瑞幸咖啡的業績含金量打了很大的折扣。
而高速增長正是瑞幸咖啡此前最大的賣點之一,在2019年底,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披露,截至2019年年底,瑞幸直營門店數量達到了4507家,瑞幸咖啡超越此前排名第一的星巴克,正式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根據公告,虛構業績的主要人物是首席運營官劉劍,但此前劉劍在瑞幸咖啡的管理層中并不活躍,但同樣屬于神州優車系的高管,最近一次的公開活動是在2019年9月份的小鹿茶發布會上。
當天瑞幸并沒有公布調查業績造假的具體原因,公告中提及,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評估其先前發布的財務狀況和其他可能的調整,并將在適當時候發布有關內部調查的其他信息,并致力于采取適當措施來改善其內部控制。
截至記者發稿時瑞幸方面也沒有更多回應,而在瑞幸員工的朋友圈里,4月2日早前還在分享瑞幸新品的打折券。
記者了解到,由于事發突然,在投資者群中也都在猜測瑞幸咖啡“自爆”的原因,比較多的猜測認為,時間臨近四季度業績公布,或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瑞幸咖啡無法再遮掩下去。
神秘的做空報告
從2018年1月1日試運行,到2019年5月份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瑞幸咖啡可謂一路狂奔,業內對瑞幸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瑞幸是新零售咖啡的破局者,而另一種則認為瑞幸就是燒錢沒有未來,雖然雙方爭執不斷,但很少有人去考慮過瑞幸業績的真實度,直到2020年1月31日。
當天,渾水研究公布了一份并不是自己操作的報告,這份由89頁的關于瑞幸咖啡的匿名沽空報告,指責瑞幸咖啡業務數據造假和商業模式存在固有缺陷,沽空報告顯示,通過雇傭了92個全職和1418個兼職的調研員,對瑞幸咖啡4000多家門店中的981家進行統計,最終收集到2.5萬多張小票以及1萬多小時的錄像,而根據這些記錄,報告認為瑞幸的實際訂單數少于公布數據,指責瑞幸咖啡的平均每店業務在2019年三季度虛增了69%,四季度虛增了88%。
報告稱,收據所顯示的數據與瑞幸咖啡公布的數據相差較大,比如收據數據顯示的凈售價為9.97元人民幣,瑞幸咖啡三季報公布的凈售價為11.2元;瑞幸咖啡三季度財報顯示63%的產品售價超過50%,但收據顯示只有28.7%的商品是以超過50%的價格售出。
同時,報告認為瑞幸咖啡存在夸大廣告支出,并將夸大的廣告費用于粉飾收入和店面利潤,從而將門店損失隱藏在門店層面以下,并認為瑞幸的商業模式存在固有缺陷,指瑞幸的客戶對價格高度敏感,慷慨的價格推廣是留住他們的動力;瑞幸試圖降低折扣水平(即提高有效價格),同時增加同店銷售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受上述做空報告影響,瑞幸咖啡盤中一度大跌超過26%,但在2月3日,瑞幸咖啡對這一沽空報告的指控進行了全盤否認,并逐條批駁。
如今看來,這份報告或也是瑞幸“自爆”的誘因。
瑞幸何去何從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瑞幸咖啡,往往是從朋友圈里刷屏的“邀請好友,各自得一杯”開始,從2018年試運行開始,瑞幸咖啡通過大額補貼消費者,和瘋狂開店,迅速壯大,經過1年多的高速發展,瑞幸咖啡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咖啡帝國,包括截至到2019年底的4507家門店,還有數量未知的小鹿茶加盟店。
對于瑞幸咖啡而言,業績造假帶來的后果可能并不樂觀。
“在美國上市容易,但如果你沒說真話,就會被告,然后賠到底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等待瑞幸咖啡的結果可能是集體訴訟,甚至可能退市。
瑞幸咖啡本身的造血功能不強,發展到現在主要依靠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君聯資本等,以及部分銀行貸款,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前十大持股基金里,包括多家美國大型投資機構,其中大部分為新進或增持。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也認為,瑞幸咖啡存在業績造假的行為,等待它的結果一方面是集體訴訟,投資者包括二級市場的股東都會起訴瑞幸,而律師也喜歡打這樣的官司;同時相關責任人也會面臨刑事調查,也不排除像安然一樣被強制退市。
此前,高居《財富》世界500強第16位的美國能源巨頭安然公司,也曾因財務造假丑聞,一夜崩塌。
而業績造假無疑將讓瑞幸咖啡的前景變得暗淡。
在沈萌看來,目前瑞幸咖啡業績造假的影響暫時還不會影響到門店層面,但是如果最終面臨集體起訴,很有可能會被判決破產,咖啡帝國也將分崩離析,門店可能會關一部分賣一部分。
在業內看來,咖啡這條賽道瑞幸并沒有選錯,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過去幾年中,國內咖啡行業保持著15%~17%的增速,增長確實主要來自現磨咖啡。
但不難發現,瑞幸咖啡的模式更多還是從咖啡切入,希望在寡頭化的互聯網流量格局中贏得一席之地。
小藍杯上有句很有名的廣告詞:“所謂道理,你我都懂。但道理并不是答案。”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