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一包的涪陵榨菜,對于不少縣級城市來說,定價不具有價格優勢。

圖片來源:pixabay
半年賺了4個億,源于這樣的利好,業績公告當天,涪陵榨菜股價漲停。歡喜之余,快消君更關心的是,涪陵榨菜同日披露的33億元募投項目。
共募資不超過33億元,投入“烏江涪陵榨菜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以及“烏江涪陵榨菜智能信息系統項目”。要知道,涪陵榨菜凈資產也不過30億,這是要拿全部身家去擴產?當然,錢不是自己出,可以不心疼。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業績首次下滑,且存在庫存積壓的榨菜一哥(年報披露),這33億擴張的底氣何來呢?
被疫情遮蓋的庫存
和少數食品企業一樣,疫情之下,榨菜的需求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拯救了公司的業績。
2019年,首次業績下滑的涪陵榨菜,在剛剛的半年報中翻身了。上半年實現營收11.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44%。
一方面,疫情期間貢獻了不少銷量,但從半年報來看,新增的8953萬利潤,一部分也是縮減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結果。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1.88億元、2598.3萬元,同比下降18.11%、13.36%。
另一方面,公司還有4108萬元的應收賬款。
從2018年期起,涪陵榨菜的應收賬款就大幅度增長,且沒有回落的意思。報告期末為 4108萬元,比期初增長10541.35%,這和公司新的銷售政策相關,涪陵榨菜解釋稱:為了增加空白市場和提高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力,對部分市場部分客戶采取滾動賒銷政策。同時,公司的預收賬款,也從2018年起就出現了大幅下降,今年因為疫情帶來的銷售,才增加了預收賬款。
這些均在說明,涪陵榨菜經銷商的拿貨意愿在下降。
與此同時,公司存貨也快速增長,從存貨數據看,2016年-2019年,涪陵榨菜存貨賬面價值從1.75億元增加至4.14億元。目前,這批存貨也因為疫情期間的消費刺激而解決,涪陵榨菜賬面存貨才恢復正常值。
疫情紅利過后,涪陵榨菜的業績能否繼續?以縮減銷售費用帶來的利潤增長背后,會不會影響后期的銷量?
最近幾年,涪陵榨菜一直在推進渠道下沉,試圖擴大空白市場的銷量。但是,擴張也同時導致了渠道存貨積壓,為了降低渠道存貨,涪陵榨菜從2019年起和經銷商一起想辦法去庫存,從而放緩出貨。
對于缺乏榨菜消費基礎的空白地帶,市場開拓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涪陵榨菜的廠家一直托我幫忙找代理,但是沒有人愿意接手,到現在也沒有找到經銷商。不知為什么,湖南這邊有個小縣城一個月十箱貨都賣不完,我朋友代理的。我把烏江榨菜介紹給另一個老板,那個老板想了想也沒有做。” 一位在零售界深耕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快消君。
在涪陵榨菜試圖布局的下沉縣城市場,消費者大多自己腌制醬腌菜。一位縣級地區消費者告訴快消君:“家里吃的榨菜,大多是從菜市場自己買腌制好的菜頭,1.5元一斤,一個可以切一大盤。”
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增加,但是銷量的體現并不明顯,甚至較2018年出現下滑。涪陵榨菜官方認為,報告期內,因公司產品銷售市場調整變化,傳統渠道銷量下滑,部分地區銷售失序所導致。
市場對于涪陵榨菜的另一個擔憂是,下沉市場是否買單?
涪陵榨菜10年提價12次,被媒體多次質疑的“漲價提升業績”的策略,也似乎遇到了到天花板,曾經0.5元一袋的烏江榨菜,目前在線下超市甚至已經賣到了3元一包,對于不少縣級城市,涪陵榨菜的定價不具有價格優勢。
另一方面,涪陵榨菜正在失去一、二線城市的優勢。
涪陵榨菜2019年半年報披露,公司發達城市的經銷商動銷變慢。公司給出的原因包括:
一是,不少在發達城市粗放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逐步退出市場,導致人口從發達城市回流到三四線縣城。而這些人原本是榨菜的重要消費群體。
二是,部分居家做飯的人轉移到外賣,而公司并沒有覆蓋這類渠道。
三是,隨著交通便利性的提升,傳統長時間乘坐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消費市場下降。
以上任何一點來看,影響都是長期的。疫情影響的消費刺激之后,涪陵榨菜是繼續利好,還是回到2019年的尷尬局面,還待市場檢驗。
不過,資深調味品營銷專家陳小龍認為,由于消費者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榨菜所在的醬腌菜品類,有相當一部分是個人用蔬菜自己腌制,安全性上,亞硝酸鹽不好控制,而品牌化醬腌菜利用大生產方式則控制得很好,并且口味口感都優于自己腌制。當縣級市場的消費者想要買袋裝榨菜時,口感有優勢的涪陵榨菜反而更有市場。
33億擴產理由何在?
“涪陵榨菜產品,由于其原材料生長在山區,菜質密實,產品鮮嫩爽脆,品質優于其他地區的榨菜產品,由于其產品差異化大,技術含量高,幾乎沒有同類型產品可同其比較。”陳小龍說。
其實,在榨菜這個小的細分市場,涪陵榨菜憑借自身多年的品牌積累,業績增長即使遇阻,在榨菜市場的老大地位還是杠杠的,短期內也不會出現大問題。
快消君更在意的是,此次33億擴產募投是否合理?
涪陵榨菜稱,計劃向包括涪陵國投及董事長周斌全在內的不超過三十五名特定對象進行非公開增發,共募資不超過33億元,投入“烏江涪陵榨菜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以及“烏江涪陵榨菜智能信息系統項目”。
項目建成后,公司榨菜窖池規模將從現有的27萬噸增加到64萬噸(募投項目之外,公司擬淘汰老化窖池3.7萬噸)。
33億,對于動輒百億項目的房地產、重工行業,確實不算大數字。不過,對于一百多億的小市場,33億的的項目確實算“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但是,涪陵榨菜真的這么急需擴大產能嗎?
截至目前,涪陵榨菜總產能是20萬噸,公司還在新建生產線,擴充產能。然而,該公司2019年銷售量不到14萬噸,本身產能都消耗不完。不在此次募資范圍的,還有正在建設的惠通年產5.3萬噸的榨菜生產線、年產1.6萬噸的脆口榨菜生產線。
再來看涪陵榨菜這些年的銷量。
2010年—2019年,涪陵榨菜年銷量從8.47萬噸上升至13.8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5.04%;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涪陵榨菜至少還需要7年時間,才可能消化掉目前20萬噸的產能容量,遑論還有兩個合計年產能近7萬噸的榨菜在建項目。
而公司的榨菜窖池規模,目前也有27萬噸,從去年13.85萬噸的銷量來看,公司的窖池規模,也只用了約一半。
多元化轉型“難產”
上市之后的涪陵榨菜,一直在尋求多元化的轉型和升級。
起初,公司試圖轉型到高端市場。那幾年,公司多次傳出2000多元的高端沉香榨菜,普通產品也屢次漲價。
這個“沉香”的操作,是不是讓人想起了同樣漲價的“茅臺”。
A股市場,用這招兒的還有東阿阿膠。東阿阿膠已經開始“涼”了,去年業績跳水,今年上半年繼續虧損8402萬元。茅臺和涪陵榨菜卻沒有可比性,茅臺因為產能限制,物以稀為貴,漲價除了源于供不應求的市場規律外,陳年茅臺還具有收藏價值,作為高端白酒又被賦予了社交文化屬性,特定消費群體的忠誠度很高。涪陵榨菜畢竟只是大眾消費品,榨菜產品一直沒有跳出整個產業低端化的模式。目前,網上還有店家售賣888元/600g的5年沉香涪陵榨菜,但也是0人購買。
早前,涪陵榨菜為了脫離低端身份、試圖走出榨菜不健康的市場形象,還和營銷大師葉茂中合作,打出了“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口號,但這波宣傳還不足以深入人心,改變不了榨菜低端消費的場景。
同時,涪陵榨菜又試圖多元化發展,曾一度要“將業務鎖定在以榨菜為基礎的佐餐開胃菜行業,生產榨菜、辣椒、豆腐干和工業化蔬菜等中高端產品。”
2014年,涪陵榨菜推出了海帶絲和蘿卜干等新產品,但是,新產品對于公司的營收貢獻十分有限;甚至還涉足了休閑零食市場,賣起了牛肉干、豆腐干,但也均草草收場。
近年來,市場不時傳出涪陵榨菜收購的消息,但也以“失敗”告終了。
2015年,涪陵榨菜1.3億元成功收購了四川惠通食業有限公司,向泡菜行業進軍。只是,做榨菜的涪陵,并不擅長做泡菜。
2016年,涪陵榨菜曾籌劃收購“國內某調味品生產企業90%以上股權”,籌備了兩個半月之后,卻終止收購了。這是涪陵榨菜第一次收購失敗。2017年,涪陵榨菜曾嘗試收購一家東北大醬企業,但也沒了后續,這是涪陵榨菜第二次收購失敗。
2018年,涪陵榨菜試圖收購四川恒星及四川味之濃食品有限公司,進軍豆瓣醬領域,但三個月之后,又一次“靜止”了。
僅從研發費用來看,涪陵榨菜對于多元化的準備或是不夠的。
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涪陵榨菜的研發費用都只有幾十萬元。2019年,意識到危機的涪陵榨菜開始加大研發投入;但是,短暫加大投入之后,今年中報的研發投入再次下降,只有165萬元。這個數字,與33億元的榨菜募投項目來說,真的是差些誠意。
本文轉載自快消(ID:fbc180),已獲授權,版權歸快消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