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生蛆是海天味業多年來的輿論頑疾,每隔一段時間就發作一次。

圖片來源:pixabay
醬油界的“茅臺”——海天味業出事了,開瓶不到一周的醬油被爆出生蛆。一時間,海天味業被推到風口浪尖。與市值超越6500億不同的是,這次是壞消息。
再曝“生蛆” 海天查流程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有消費者前段時間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開瓶使用了幾次,不到一周后竟然發現瓶子內有活動的蛆蟲。”同時,相關視頻一同曝光。
對此,海天味業對外聲稱,不是公司品控問題,“公司正在走內部的核查流程。”
事實上,海天醬油生蛆是海天味業多年來的輿論頑疾,像是經年的頭疼,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作一次。
快消君發現,僅2017年,就爆發了6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2018年、2019年也至少爆出一次海天醬油生蛆的新聞。而此次“海天醬油生蛆”事件爆發之前,微博上就一直有消費者發圖文或者視頻反映海天醬油生蛆,僅今年8月份,就有7則相關發文。
“海天生蛆事件肯定會影響其品牌形象,這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樹大招風’,容易引發媒體的關注,這對海天的公關應對也是一個考驗。”上海至匯營銷咨詢首席顧問張戟向快消君分析道。
張戟認為,此次事件對海天接下來的發展不會有明顯的不利影響,經歷多次類似事件,海天必定會加強相應的改進和應對,同時這也并不意味著海天的管理體系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從目前來看,海天的戰略及核心能力還是非常清晰和突出的。
與此次生蛆事件相呼應的,還有海天味業近半月蒸發掉的1500多億的市值。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影響下“宅經濟”的紅利,海天味業半年營收同比增14.12%至115.95億元,其中醬油產品貢獻了66.25%;凈利同比增18.27%至32.53億元。
隨著中報報喜,海天的股價也一路攀升,在9月3日達到最高點,海天味業股價也攀升到每股203元,成為上市以來的股價最高點。市值也隨之再創新高,接連超過萬科、保利地產和中國石化,一度達到6500億元。
然而,繼9月3日大跌6.79%后,海天味業股價走勢一直萎靡不振。過去半個月,海天的股價已較最高點203元下跌超過20%。截至發稿,公司股價為158.22元,當前市值為5127億元,較最高點時縮水達到了1500多億元。
海天市值的蒸發更多還是資本端的動作,并不能反映海天在市場面的真實狀況。張戟預測,海天未來5年,其仍然會維持10%-15%的穩定增長速度。
海天無疑是一家好公司,不管是營收還是現金流、應收賬款等各項指標都是白馬股特征,不過近幾年“消費”概念炒作,資金有扎堆效應,海天也一直被認為估值過高。
天花板漸近,布局不斷
海天的業績真得好看,2014年以來凈潤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也是一家幾乎沒有應收賬款的公司。
海天在業內的優勢,主要是渠道和品牌。
醬油、醋等調味品行業,可替代性比較強,競爭中真正的優勢在于渠道。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天味業的一級經銷商數量已經達到6433家,較2019年底的5806家,凈增長627家。而海天味業對經銷商一直都采用“先款后貨”的結算方式。從而有效保證了海天味業的現金流。
此外,海天有一套詳細的、管理經銷商的模式。比如,在每個地區設置至少兩位經銷商,方便經銷商直接競爭。給經銷商“下達”的全年銷售目標,會細化到每個月,上半年每月完成全年目標的8%,下半年完成9%-10%,使得整個渠道網絡時時處于激活狀態。
與此同時,“海天”很注重品牌營銷,經常會出現在一些主流的綜藝節目中,比如《最強大腦》《極限挑戰》《跨界歌王》《吐槽大會》《奇葩說》等,海天都選擇成為它們的贊助商。
不過,任何一家公司都會面臨天花板。
在技術層面,海天醬油并沒有可形成壁壘的特別之處,醬油的可替代性也很強,消費者對于醬油的購買多來源于其品牌辨識度,不如老干媽辣醬具有明顯的口味特征。
另一方面,醬油行業趨于飽和。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年后,我國醬油產量一直維持在1000萬噸左右的水平。醬油產量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完結,我國醬油行業逐步進入產能穩定增長、產品結構升級、行業格局漸漸集中的發展時期,醬油行業的增速,將更多來源于提價。
事實上,海天在2010年—2017年,也有過4次提價,平均每次提價幅度為5%,提價原因是:黃豆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但醬油是高頻次日常消費品,可選品牌也很多,加之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提價并不能長久持續。
目前,海天味業大多數產品均使用海天商標,這也會對品牌發展帶來隱患。一旦任何一個產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都可能對海天品牌帶來傷害,影響品牌旗下其他產品的銷量。
當然,海天味業也早有覺悟。
在調味品行業做了多元布局。除了醬油,海天調味醬和耗油,也是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來源。2019年,海天調味醬占總營收12.21%,蠔油占總營收13.27%。
不僅如此,它還涉足了醋、腐乳等領域。
2014年,海天味業并購開平廣中皇食品有限公司,進軍腐乳之后;2017年2月,海天味業再次向醋行業發力,收購鎮江丹和醋業有限公司。最近,海天還推出了火鍋底料。從口味、包裝、宣傳等方面看,海天味業的火鍋底料是在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此前不久,海天味業董秘張欣也曾對外表示,公司一直以來專注于做調味品,在未來的幾年里,海天味業依然會在調味品行業里選擇其他的一些子品類發展。“比如,像醋,像料酒,像火鍋底料,像醬腌菜等等,這些在中國有比較大的市場群眾基礎,我們認為還是值得去做一做的。”
“海天目前對醬油、蠔油、調味醬之外的品類都還處于布局和穩定階段,并沒有發力,包括今年推出的火鍋底料也只是布局,未來在核心品類做深做透的前提下,會選擇具有足夠市場容量和增速的品類進行梯次發力,同時也會通過并購的方式來推進增長。”張戟說。
至于“真相”,就投向海天味業的諸多目光而言,遲早也會大白于天下。只是不希望這只白馬股被“生蛆”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擾。
本文轉載自快消(ID:fbc180),已獲授權,版權歸快消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