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的產品描述,通常缺少可以作為支撐的技術參數。

圖片來源:pixabay
1
學生時代總有幾樣宿命般的噩夢是逃脫不開的,曲一線的《5年高考3年模擬》、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讀》以及晨光文具。
用了這么多年晨光的文具產品,你有仔細看過它的產品描述嗎?
前兩天,我去它的官方旗艦店瞄了兩眼,感覺有些好笑呢。普普通通的兩三塊錢的筆,非要倔強的挖掘出產品賣點。
經典款Q7中性筆的官方描述,寫著“透明筆桿,可查看筆芯使用情況”。
如果不被特別提示,用戶確實很難發現,塑料材質的筆桿會是經過用心設計的產品賣點。
再看下Q7產品介紹中關于筆夾的描述:便于夾在筆記本或者書上。
實際情況是直款筆夾,夾的書本厚一點,會折斷,夾的薄一點,不穩固,極易松動。
另一款經典的GP1008中性筆。關于它的商品描述是手寫穩重,桿帽設計具有青春感,筆握的感嘆號裝飾有視覺設計。
關于產品使用性能層面的描述,晨光寫到優選油墨,不易斷墨。不易!那就是還會斷嘍。
櫻花季限定款產品,提到了產品使用性能的痛點——刮紙。晨光給出的依據是大傾角筆頭,不易刮紙。
嗯,又是不易!非常正確的廢話。
在晨光的產品描述中,通常可以看到“自相矛盾”的產品介紹。比如,關于筆夾的描述,無論是彎曲有弧度的還是直款,它們都便于夾在書本上。但事實上直款并無此優勢。
同時,它們又有能夠邏輯自恰的賣點。比如,子彈頭式的中性筆,賣點是可以用力書寫,更適合字體的成型,不易洇墨,但是卻沒有說它容易斷墨。而針管型的中性筆,賣點則是出墨均勻流暢,書寫順滑,不易斷墨,卻沒有講它們容易在紙張背面洇字。
晨光的產品各有自己的優勢,筆握處帶保護套的,握筆舒適。不帶保護套的,易握防滑??傊?,舒適的未必防滑,防滑的未必舒適。
雖然產品各有不同,但是它們之間有共同點:晨光的產品描述,通常缺少可以作為支撐的技術參數。它們不曾解釋過,為什么這些“筆”能做到這點,它們仿佛“天賦神力”,就像劉亦菲版的花木蘭,出生就自帶“氣”,天生優秀。
對比其他品牌的產品,能夠看到各品牌對筆的功用理解的不同。
在三菱K6型中性筆關于不刮紙的描述中,提到圓弧形筆尖,去除棱角,所以不掛紙。注意是不掛紙,而非不易掛紙。沒有修飾詞,透露出三菱對技術的自信。
百樂BL—P500款式,提到三點承托式筆尖,書寫流暢不洇墨。
而在百樂另一款果汁筆的描述中寫道,按動式按鍵,可按制一萬次以上;橡膠防滑筆握,小孔設計,提高摩擦力。
在ST筆尖款果汁筆中,提到ST筆尖,結合了三點承托式筆尖和子彈頭筆尖的優勢,出墨流暢、書寫順滑的同時增加了耐壓性。而且,金屬筆頭,降低筆身重心,適合長時間書寫。
這些品牌的產品,每一項功能的描述,都有具體依據作為描述支撐。不僅僅是形象概括化的表述。
一只筆的使命是什么?是書寫順滑、筆珠不易摔至脫落,不斷墨,不刮紙、不漏油。這些產品性能,在晨光的描述中是很模糊的,是需要用“不易”二字進行修飾的。
你看,晨光的產品明明那么普通,卻可以那么自信。
2
如果說哪款中性筆貫穿了晨光整個發展過程,那必然是K-35按動中性筆。
它是中國第一款按動式中性筆。
2002年7月19日,當時還叫中韓晨光的晨光文具,專門為這款筆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名稱為“筆(事務筆)”的外觀設計專利。
提到這款筆,中國一代代莘莘學子們絕不會陌生,學校門口文具店的貨架上,你一定見過它。
以現在的眼光看,它有些傻大黑粗,充斥著世紀初的過時審美。尤其是筆身中間的大Logo貼紙,入眼一種廉價感。
但是,當年它的創新還是有突破性的,在此之前,中國的中性筆是插拔款的。而按動式比插拔款使用起來方便。
晨光將屬于圓珠筆的按動式使用方式,移到了中性筆身上,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品類。這是晨光針對用戶使用需求做的調整、嘗試。
如果考古晨光的產品研發歷程,會發現它們很會針對用戶需要,進行應用層面的創新。它們也重視用戶需求,晨光內部有消費者研究中心,會發布用戶調查問卷,用來搜集學生一代的喜好。
一次晨光文具工業設計部門負責人殷榮,從調查報告中,發現學生通常會購買替芯,他們發掘出學生對大容量筆需求明顯。
2006年,晨光推出一款大容量中性筆“大白鯊”。在傳統筆的書寫400米的距離上,將書寫長度延長至1500米。
晨光不光洞察學生群體的消費心理,還洞察學生家長的消費心理。比如,晨光的孔廟祈福系列,主打考試用筆。
當年,晨光的老板陳湖雄還真的去山東曲阜的孔廟,為這款筆祈福。根據媒體描述的場面,陳湖雄身穿漢服、手捧幾支孔廟祈福系列中性筆,嘴里念念有詞。
這款筆,家長買的比學生多,有媒體點評,家長面對孩子考試的時候,感到無助,只能用這種方式求得心理安慰。
孔廟祈福系列也確實在考試用筆品類中長久屹立,十余年一直以考試“錦鯉”的形象示人。
晨光的另一款產品MG666,同樣主打考試用筆,在產品描述中直白的寫到“在精神層面賦予考生正能量文化”。
誰能想到一款筆的夢想是要成為精神鼓勵師。
當然,晨光研發的黑科技還有很多。2019年獲賽思獎的“小毛刷”中性筆。產品創意來自潔面儀,將潔面儀的硅膠軟毛刷設計用在了筆握處,防止握筆疲勞。
比如“高密度”中性筆,三倍密度,筆頸握在手里,手感剛剛好,也能夠防刮劃??蔀槭裁匆獎澮恢ЧP?
此外,還包括st筆頭中性筆以及速干墨等產品功能層面的創新。
作為陪伴中國一代又一代學生成長起來的企業,晨光的成功學秘訣之一是擁有能將想法轉化成工業制成品的能力 ,按壓式中性筆、大容量中性筆、替換芯等等,都是晨光將用戶的需求轉化成產品。
一定程度上,晨光模式代表中國消費品的成功經驗,利用本土企業了解、接近消費者的優勢,圍繞用戶痛點,開發產品,再以性價比優勢和渠道優勢鋪向市場。
但是,長久以來應用層面的創新,缺乏硬核技術突破,令晨光廣受詬病。知乎有一個提問:為什么國產文具發展停滯了?
高贊排名幾乎都將焦點對準了晨光,漏墨、斷墨、洇紙……學生時代種種經歷,呈現在用戶的回答中。很多人都有過,轉筆,啪的一聲,筆掉在地上,筆尖的鋼珠摔丟的經歷。
知乎熱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晨光的國民度,也說明用戶對晨光只換設計不優化書寫體驗的不滿意。
3
顏值是消費品吸引用戶的利器。
許多中國學生對晨光的米菲兔子,并不陌生,它的形象基本上在晨光文具的各產品線上有出現過。
在文具用品還經常采用黑、藍、紅、白四種顏色的外觀設計時,米菲兔子的設計,使晨光產品令人眼前一亮。
消費者怎么會拒絕一只可愛的兔子呢。
晨光嘗到了顏值經濟的甜頭,后續推出“冬己”、“Snoopy”等經典系列產品。晨光的成功學之二,跟流行的形象聯名,時刻包裝顏值。
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晨光依舊走聯名款路線,近期陸續推出櫻花季限定款、海賊王聯名、奈雪的茶聯名等等,挑選時下年輕人喜歡的“顏值形象”,繼續在產品設計上的更新換代。
就像一位流量明星,有顏值、有資源但缺少代表作,鞏固行業地位的最優方式就是保持顏值,晨光也是如此,用持續二十幾年的“換臉”操作,吸引一代代的年輕人。
微博上,晨光文具有兩重“副人格”,一個叫晨妹,主要負責發布優惠信息,包括直播優惠、互動抽獎;一個叫光哥,主要負責日常的詩意,每天發幾句雞湯。他們倆位“人格”是晨光想要擠進流量時代的嘗試。
今年,晨光發力線上銷售。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做內容種草,還帶著水洗彩色馬克筆,走進李佳琦的直播間。
流量是品牌崛起的重要前提,晨光崛起的歷史,也是占據了學校周圍一公里的有利流量位置。文具市場,在學校周邊占據的貨架數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市場占有率。
所以,晨光的成功學秘訣之三是找到優質流量,見縫插針的包圍式收割。剛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晨光系”零售終端在全國近8萬家。
從晨光文具的崛起途徑中可以看到,它沿襲了中國消費品牌的常用策略,保持顏值長期有吸引力,切中用戶需求以及尋找優質流量。
晨光的成功學是中國消費品草莽時代的經營縮影,產品創新追求靈活、實用,并未愿意在關鍵工藝花大力氣長期研發。但是中國消費者的審美變化了,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顏值也同樣在意成分,國譽、百樂、三菱、斑馬等書寫感更優的品牌,在中國最近幾年快速發展。
京東的2018年雙十一數據顯示,海外文具的銷售量是去年同期的11倍,銷售額是去年的8倍。
晨光有向高端突破的想法,推出“晨光優品”系列,主打書寫體驗,某些款式可以賣到單價10元左右。也選擇在購物中心開設的九木雜物社,晨光生活館等高端零售業態。
但是,文具產品并非簡單的從學校周圍的小店移到時尚購物中心的店鋪,產品質感和逼格就能夠自動升級。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升級,需要長期培養。況且,晨光高端產品線,還要面對海外產品的競爭,而后者的品牌和質量是經過全球市場檢驗的。
曾經晨光將“總有新創意”作為品牌的宣傳的Slogan,如今它需要面對“要有真技術”的競爭壓力。
畢竟,流量時代,最重要的不是流量,是口碑。
本文轉載自略大參考(ID:hyzibenlun),已獲授權,版權歸略大參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