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做化妝品的思維做牙膏,是新銳牙膏品牌的共識。

圖片來源:pixabay
在現代牙膏剛傳入中國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刷牙”是文明人的象征之一。牙齒不好的魯迅,就曾在日記中多次記錄購買牙膏、牙粉的費用。
此后,經過幾十年的普及,刷牙已經成為國人最基礎、最有效、最必不可少的口腔護理方式。
而當新一代年輕人成為消費的主要人群,“顏值至上”“消費升級”“科技創新”成為了口腔護理領域新的關鍵詞,“刷牙”早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顏值與價格齊飛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顏值經濟”絕不是一個偽概念。他們會因為“好看”對任何一款產品產生購買沖動,大到一輛汽車,小到一支牙膏。
于是,牙膏品牌們紛紛開始在“顏值”上做文章。一個典型的現象是,很多新興品牌首先在外包裝上就區別于傳統牙膏,無論是配色的選擇還是擠壓的設計,都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
比如“參半”的益生菌牙膏,包裝更加短而圓,可以直立,更像護手霜或者洗面奶,便于攜帶;而參半燕窩牙膏,如果不看文字,很可能會被誤認為是防曬霜。
“小巨蛋”牙膏和“舒客”的慕斯牙膏則采用了護膚品常用的泵壓式設計,解決了傳統牙膏容易滋生細菌的問題,在美觀的同時兼具實用性。
參半創始人尹闊曾表示,在品牌創立初期,參半就提出了三個口號:一是把牙膏外觀化妝品化;二是做出不像牙膏的味道;三是做好產品的顏值,把顏值當成公域流量。
在顏值之后,新品牌們對牙膏的功能和體驗也下足了功夫。
傳統口腔產品主打清新、防敏、護齦等單一功效,且在口感上毫無體驗感可言。
而新興牙膏品牌在賣點上不斷顛覆傳統,比如參半在產品中加入了魚子醬、燕窩等成分,主打美容級口腔產品;以清新口氣為賣點的溶菌酶牙膏、益生菌牙膏,則強調對口腔菌群環境的平衡;過去一般常用在護膚品中的植物精油、蜂膠提取物、火山泥等成分,也都出現在了牙膏配方中。
“以前大家刷牙只要求刷得干凈,現在年輕人還追求牙膏的顏值、味道。”鄭穎是典型的90后消費者,因為是漫威粉絲而買過與漫威聯名的舒客牙膏,也曾種草BOP的植物精油牙膏。
從新生代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除了對牙膏本身顏值的追求外,他們對自身顏值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這直接體現在了牙膏功效上。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口腔行業報告數據,從我國各類型的牙膏細分市場來看,美白功能的牙膏占比高28%,原因在于大多數消費者首先考慮的是牙膏的美白效果,年輕消費者在這方面更甚。
再加上牙膏是每日生活必需品,使用頻率高,品牌忠誠度卻比較低,大部分消費者出于嘗鮮的目的,都愿意嘗試新產品。
這些特性,使得新興牙膏品牌選擇了與本土彩妝類似的市場打法——起家于線上平臺、產品迭代快、營銷模式互聯網化、跨界聯名都玩得很溜。也就是說,用做化妝品的思維做牙膏,成為了新銳牙膏品牌的共識。
推高顏值的同時,新型牙膏產品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動輒幾十甚至上百元,但在線上的銷量很可觀。
如創立于2019年的新品牌BOP,其乳香牙膏在天貓旗艦店的售價為60元/100g,月銷量為1萬+;usmile抗糖液體牙膏在天貓旗艦店的售價為60元/180g,月銷量也有1萬+;環亞集團旗下新銳牙膏品牌冰泉,其口香糖牙膏在天貓旗艦店的售價約為40元/100g,上線半年就登頂了天貓牙膏單品銷售TOP1。
從整個牙膏市場來看,也呈現出消費升級的趨勢。云南白藥牙膏在2014年跨界而來,從一開始就主打中高端消費人群,單支牙膏價格在20元以上,同期牙膏的主流價格在幾元到十幾元。
2019年,云南白藥牙膏以超20%的市場占有率,成功超越黑人,成為國貨第一牙膏品牌。
這背后,是中國牙膏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19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91億元,且牙膏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消費者對產品升級的訴求明顯,中高端產品逐漸成為新型消費趨勢。
牙膏再也回不到幾元錢的時代了。
真科技 or 智商稅?
這兩年,在微博有個傳說,判斷一個微博賬號是不是大V的標準是,有沒有接到電動牙刷的廣告。有人對此調侃:“如果你是一個自媒體大V,卻還未接到電動牙刷廣告,只能說明你做得還不夠大。”
不過,從今年的自媒體推廣來看,沖牙器廣告大有取而代之的勢頭。當然,二者都屬于口腔護理范疇,很多可能還出自同一品牌。
其實,電動牙刷或沖牙器廣告能成為自媒體大V的認證標準,也充分說明了這條賽道的蓬勃發展。
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口腔護理市場增速為6.6%,普及率僅3%左右的國內電動牙刷市場增速卻高達83.1%。
預計未來15年內,涵蓋口腔護理、預防及治療的中國口腔大健康市場有望超過5000億元,其中以電動牙刷、沖牙器等新興電子清潔產品為代表的增量市場,接下來會增長到300億~500億元左右的規模。
經過大V們的輪番教育,國內電動牙刷的滲透率目前已接近10%,不過相較于歐美市場的42%還是相去甚遠。
因此,這些新興電子清潔產品背后的品牌們,借助自媒體大V之口,希望將這一滲透率逐漸提升到與歐美市場齊平。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還有很大機會的快速增長風口。
新藍海市場,自然入局者眾。目前來看,國內電動牙刷及沖牙器市場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陣營:
第一陣營是頭部的外資品牌,如飛利浦和歐樂B,占據中高端市場;
第二陣營是初創企業,usmile、素士、貝醫生等,定位中端市場,已獲得一定融資;
第三陣營是傳統家電制造企業,如海爾、TCL、新寶、羅曼等,切入新興市場,意圖分一杯羹;
最后則是大量新進入的不知名品牌,僅在天貓上就有幾百個,這些品牌擅長模仿,主要以價格戰取勝,最低能賣到2.88元還包郵。
事實上,電動牙刷進入行業爆發期,關鍵因素在于生產成本的全面降低。
曾有媒體報道,一個包含牙刷、刷頭和充電線的電動牙刷標準套裝,成本在五六十元。市面上售價三四百元和千元級別的電動牙刷,生產成本上也僅僅相差四五十元。也就是說,在電動牙刷的研發生產上,并不存在太多的技術壁壘。
于是,在營銷上下功夫,用內容來教育用戶成為快速打開市場的手段,這也是為什么微博、微信公眾號乃至小紅書、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上,電動牙刷廣告無處不在的原因。
不同于牙膏市場中國品牌占主導的局面,在今年之前,電動牙刷市場中飛利浦和歐樂B還是雙寡頭,始終占據銷售量的前兩位。然而,2020年上半年,國產電動牙刷品牌usmile在天貓平臺的銷售額第一次超過歐樂B,排名僅次于飛利浦。
拋開產品研發技術,usmile取勝的一大因素其實與新興牙膏品牌們相似,就是在設計審美和產品定位上,更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其創始人陳建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飛利浦和歐樂B的設計是歐美功能性小家電的風格,顏色大多是普通的白、藍、綠。usmile就有意識地去做差異化設計,比如在業內率先推出的馬卡龍色、羅馬柱外形的防滑手柄等,也提出了“像護膚一樣護理口腔”的理念。
而對于“電動牙刷更好用嗎”這個致命問題,專業牙醫的回答是:無論怎么刷,方法更重要,且貴在堅持。
不管電動牙刷是真的比普通牙刷更好用,還是所謂的“智商稅”,至少這些產品的風靡讓人們了解了更多口腔護理的知識,對口腔健康也更加重視。
全場景的新玩法
如何正確地護理口腔?根據健康類自媒體的科普文章建議,三餐后應該先用漱口水清理食物殘渣,再用沖牙器沖洗牙齒縫隙;早晚刷牙兩次,睡前刷牙可配合使用牙線。
這一通操作下來,口腔護理不同的場景和功能也就出現了。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倒逼口腔護理企業不斷嘗試品類的突破和創新。
產品從單一走向多元和細分,使用場景廣泛,功效更加專業。除了傳統的牙膏、牙刷,牙線、漱口水、沖牙器等新品類都在蓬勃興起,牙粉、牙貼、口腔噴霧、口腔爆珠等小眾品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
使用漱口水的動作再簡單不過,而且大部分消費者都有飯后漱口的習慣。根據日化最前線統計的2019年阿里平臺口腔護理產品銷售額顯示,漱口水、牙粉等產品的銷售額較2018年上漲50%。
而疫情的爆發不僅使得消毒類個人護理產品需求旺盛,也催生了消費者在戴口罩時對清新口氣類產品的需求。根據網易嚴選發布的《2020春節疫情消費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具有99.9%抑菌率的口氣清新噴霧銷量暴漲500%。
后疫情時代,這一趨勢仍在延續,“安全”“健康”“便攜”成為消費需求中的關鍵詞,愈發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重視。
據天貓國際數據顯示,今年天貓國際6·18開售前30分鐘,英國專業口腔護理品牌DentylActive的星空漱口水銷售就達到日常的2.3倍;Brandfree日本蜂膠果凍漱口水在6·18開售首日的銷售甚至達到日常銷量的10倍。
此外,夜間口腔護理也成為品牌們挖掘增長點的進階方向,夜間護理漱口水、夜用護齦牙膏、“早晚分護”電動牙刷……這些產品抓住了目標消費者對清新口氣的精準需求,在兩年內夜間護理漱口水的消費復合增速就近600%。
資本的進入又為口腔護理市場的火爆添了一把火,今年上半年拿到融資的參半、貝醫生和BOP均是這兩年內才成立的新銳品牌,其中參半和BOP以中高端牙膏起家,參半推出了專業化的品牌口腔鯊魚(oralshark),BOP也正在開發漱口水、牙貼等細分品類。
而老牌的舒客、黑人等品牌也上線了漱口水、牙貼、口腔清新劑等新產品??梢灶A見,用更全面的產品、更專業的護理來全方位地解決口腔問題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不過,在漱口水、沖牙器等新品類上,主要消費群體仍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且以年輕消費者為主,占據絕對優勢的仍是國際品牌比如李施德林等,國內品牌還很難出頭。
由于更接近中國市場和消費者,能夠即時掌握市場動態和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如果能夠打造品牌并提升品質,可能會孕育新的市場機會。
本文轉載自新零售商業評論(ID: xinlingshou1001),已獲授權,版權歸新零售商業評論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